
1、什么是断言
断言(assert),是编程术语,表示为一些布尔表达式, 程序员相信在程序中的某个特定点该表达式值为真,可以在任何时候启用和禁用断言验证,因此可以在测试时启用断言而在部署时禁用断言。
断言的使用通常在单元测试中,使用断言可以创建更稳定,品质更好且不易于出错的代码。
2、断言特性:
前置条件断言:代码执行之前必须具备的特性
后置条件断言:代码执行之后必须具备的特性
前后不变断言:代码执行前后不能变化的特性
3、前置条件断言
程序的业务逻辑处理,一般是有必须满足的条件,才能进行对应的处理,否则就不能正确的执行。而 代码开发中,如果不在业务处理前,对其所需的条件进行判定,则在后续中,就会出现各种隐患。
在 PRD 中,对于业务逻辑,也是有一定满足条件才能执行的。
在敏捷开发中,TDD 是其一项核心实践。
在测试用例中,对于测试场景来说,也是应有前置条件的约束的。
那么,综上所诉,是不是在写业务功能之前,进行断言判断呢?
答案是肯定的, 进行前置条件断言,不仅符合业务实际,也对代码规范进行了约束,同时,也会避免大量的不必要的隐患。
在项目中,我们通过在应用接口层进行对外交互。那么对应的,条件断言,也应在这里进行。我们假设,进行断言,如果不通过,则抛异常码,并且显示在返回结果中。
那么,首先,应定义全局异常码,在项目中,每个码都应唯一并且有确定的含义。在全局异常码,可以根据业务,进一步分为 错误码,转向提示码。
错误码,很容易理解,他的信息可以由用户或上游调用方显示看到。
转向提示码,则是需要根据码,可以进行一些对应业务处理,比如,用户登录信息 session 超时,可以使用转向提示码,通知上游,直接转向登录页面。
4、断言执行流程

接下来,我们可以简单的尝试一下做个断言工具类 AssertUtils。
ExceptionUtils 是自定义异常 Utils,里面对异常进行了封装,并且对 code 进行了配置注册。
在使用上,我们可以这样来使用:
就对 a1 和 a2 进行了相等的断言,不符合,则抛出 1401 的异常码。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宜信技术学院(ID:CE_TECH)。
原文链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