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Web 3.0 前瞻:基于区块链的下一代浏览器

  • 2020-03-18
  • 本文字数:7125 字

    阅读完需:约 23 分钟

Web 3.0前瞻:基于区块链的下一代浏览器

现在有很多人把区块链崛起成为明星技术的历程,与互联网商业发展的黎明时代相提并论。在 90 年代初期,许多人对待新鲜技术持谨慎态度,却很少有人真正预见到人类的创新活动将会在未来 20 年中拓展到多远的边界。如今几乎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网站,各种技术也在飞速发展。但是,万维网是否已经走到了进化的巅峰呢?


更快的数据传输和全球化趋势带来了许多全新的挑战。今天的网络已经化为一潭死水,各式各样的广告宣传涌入了混乱的信息海洋,占领了每一处角落。互联网已被在线商店、社交媒体和搜索引擎统治了。专家们将 Web 3.0 的概念视为下一轮进化,这种管理信息的全新方法将拉开以人为本的互联网时代的大幕。这将是数字时代的文艺复兴。


传统上,互联网浏览器仍然是用户访问 Web 的主要网关,但它们的地位能延续到未来吗?区块链技术将在这一过程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在本文中,ForkLog 研究了浏览器如何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变化,专家们如何看待 Web 3.0 的时代,以及哪些区块链和加密货币工具将出现在未来互联网的普通用户手中。

短暂的 90 年代:Web 1.0 的拨号时代

当万维网开始逐渐吸引用户时,接入互联网就像是去图书馆一样。彼时的网络是由一组静态站点组成的,网站上有文本和图像(如果你幸运的话)内容,但是没有任何交互提示。为了建立连接,用户必须使用调制解调器拨打电话。因此一家人里有谁喜欢上网冲浪,谁就会招人讨厌,因为他上网时别人就都不能打电话了。


那是 AOL 聊天室、MSN 即时通讯程序、AltaVista 和 Ask Jeeves 的时代。那时的网速实在太慢了。许多人都能回想起令人垂涎的 FTP 服务器和 DNS 信号的哀号。流视频或音乐?算了吧。下载一首歌曲可能需要一天以上的时间。


早期的互联网浏览器是个稀罕物。尽管它们笨重难用,但已为页面浏览进行了充分优化。


回顾一下历史:由 Tim Berners-lee 爵士注册的 WorldWideWeb(后来的 Nexus)成为了第一款流行的浏览器。它于 1990 年发布,五年后雄心勃勃的微软公司以其为“灵感”,为全新的 Windows 95 创建了著名的 Internet Explorer 浏览器,后者给大众带来了数不尽的痛苦和福祉。


IE 浏览器的主要竞争对手,也是该领域第一个成功的商业项目就是 Netscape Navigator,它从 1994 年开始进入市场。但是到了 2008 年,AOL 决定停止它的开发活动。

数据超载和内容生成:Web 2.0 的时代

毫无疑问,Web 2.0 彻底改变了互联网格局。接入速度的提升让流媒体和交互式内容的优势尽显。用户已经从单纯的内容消费者演变为内容生产者。在全球范围共享信息的能力催生了社交媒体的时代。


如今,社交媒体市场已经被 Facebook(全球)、Vkontakte(俄罗斯)、微信(中国)和 Telegram(全球)等巨头瓜分。社交媒体上的出版物已变得司空见惯,新内容只需一秒钟就能诞生。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和其他小配件让我们摆脱了固定式 PC 的束缚。但是,既然 Web 2.0 如此出色,那么问题又出在哪里呢?


听起来很矛盾,但从本质上讲 Web 2.0 与 Web 1.0 几乎没有什么不同。从网络设计来看,它的最大缺点之一是基于客户端-服务器结构的架构。


根据联合国的数据,从 2005 年到 2018 年,互联网用户数量已从 7.38 亿增加到了 39 亿。互联网上的站点都是交互式的,足以吸引用户,但它们都是单体结构,需要不断修复错误,还要维护大量服务器,并要做很多修理工作。为了适应搜索算法和机器人,SEO 专家对文本做了针对性的修饰。此外,政府可以打造网络的隔离地带,阻止国民进入全球网络。


尽管 Web 2.0 让许多机构向民主化转变,但互联网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垄断的。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社交媒体行业,也适用于在线零售(亚马逊、阿里巴巴)、搜索引擎(谷歌、百度、Yandex)、浏览器(谷歌 Chrome)、操作系统(Windows、Android、iOS)和小工具(苹果、谷歌、三星)等领域。用户被迫允许一些公司拿走自己的个人信息当作抵押,以换取各种服务和安全保护的幻梦。


Web 3.0 Cyb 浏览器的产品经理 Sergey Sadov 指出,即使在区块链问世后,这一问题也无法彻底解决。但是由于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和大量节点的特性,用户起码能保留至少一部分数据的控制权。


由于顶尖开发人员之间的军备竞赛,浏览器已演变为附带大量工具的多用途程序。得益于 W3C(万维网联盟,开发万维网标准的组织)的国际标准化运动,不同的浏览器品牌开发出了互相兼容的软件。这样以来,无论浏览器使用哪种技术,用户都能获得相同的内容消费体验。但是开发人员也不再追求创新了,而只是从用户体验中挖掘商业价值。


由此来看,我们就能总结出现有网络的主要缺陷了:


  • 网络的速度相对较慢,且网络覆盖范围不对称(例如,互联网在加拿大的可访问性水平与孟加拉国就不一样)。

  • 垄断、审查和安全问题。

  • 未经用户同意的隐私和个人数据收集问题。

  • 中心化和故障点集中。

  • 无需更改链接即可更改页面内容的能力——无法保证链接指向的目标一直不变。

  • 复制粘贴和非唯一内容的问题。

新秩序:P2P 网络与隐私权战争

用户数据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有价值的资产之一。我们经常能看到关于个人数据泄漏和盗用的新闻。人们很容易回想起 Facebook 爆出的一系列重大丑闻,事件中有数百万用户的数据惨遭泄露。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新一代互联网背后的理念,就是为人们提供对自有数据和数字身份的完全控制权。


新时代的起源是cypherpunk newsletters,从中诞生了去中心化的理念,而比特币成为了实现它的一种手段。加密货币旨在维护用户的匿名性和财务独立性,并用实际行动创造出某种形式的数字化民主体制。所有这些都构成了 Web 3.0 的基础,而 Web 3.0 的设计目标就是解决现有网络的诸多问题。


与此同时,人们并没有就互联网这种未来的具体形态取得一致的看法。Web 3.0 是一个颇具争议的术语。它一般被定义为一种语义网络,预计会取代社交媒体。这些概念最早是在 80 年代由万维网络的发明者,前文提到的的 Tim Berners-Lee 爵士提出的。


这种网络应该能更加透明和公平,让所有参与者都不必担心隐私和数据安全问题。专家们希望看到有一种系统能够通过一些灵活的工具、语义数据处理手段和智能搜索引擎,来更好地了解人们的需求并执行日常任务。


语义分析使机器能确定各种概念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样在理解查询请求时就能比上下文处理方法更加灵活。为了做到这一点必须结合多种技术:包括区块链、人工智能(AI)、机器学习、物联网(IoT)和网状网络等。Web 3.0 时代的基础将是各种相互关联的去中心化应用程序(dApps),而不是无数网站组成的网络。


根据 Sergei Sadov 的说法,Web 3.0 不太可能让人们摆脱广告和收集个人数据的公司。但至少它可以让用户在贡献个人数据以供分析时确保自己的隐私安全,并帮助他们通过数据的代币化来从中获利。


由此来看,下一代互联网的主要特性可能包含如下内容:


  • 应用去中心化网络和账簿:区块链,DAG。

  • 支持 dApp 和去中心化组织。

  • 共识计算和验证系统。

  • 支持网状网络。

  • 内容聚合。

  • 数据代币化和加密经济学,独特的数字产品。

  • 增强的隐私保护、匿名性和安全性。

  • 高速和纯净的数据流。


这位专家还指出,要与 Web 3.0 网络交互,我们将需要一个与去中心化网络的理念相匹配的浏览器。由此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如果未来的互联网世界中,各自独立的去中心化应用程序将代替搜索引擎和网站网络,那么我们还是否需要通常意义上的浏览器?


根据 Sergei Sadov 的说法,将 Web 3.0 浏览器视为一种新型软件会更合乎逻辑。比如说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机器助理——带领用户走进新一代互联网的大门。


“如果我们将 Web 3.0 设想为三大网络元素的组合:代理、提供者和应用程序,那么这里的浏览器将充当一座沟通的桥梁,以及这些元素之间的一种交互方式。浏览器应帮助整个系统执行自己的功能:拥有密钥的代理必须能够签署交易,并从 Web 3.0 提供商处接收网络的当前状态。”——Sergei Sadov

Web 3.0 从哪里诞生?

尽管新一代网络的愿景和理念似乎都非常清晰明了,但在具体的实现上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的麻烦在于,这样的 Web 3.0 现在依旧处于模糊的理论阶段,因此所有致力于创建它的知名项目都在以某种方式运行在 Web 2.0 环境中。它们的实现都不完整,不客气地说只是基于一些对美好未来的愿景而已。驶向没有边界的互联网全新时代的轮船却被一大堆问题困在了航道上,而且这些问题在区块链社区已经存在很久了。


由于去中心化系统存在难以扩展的问题,人们很难想象出一个没有边界的网络会是怎样的形态。我们会回想起许多雄心勃勃的区块链初创公司,他们都承诺自己的方案每秒可处理数百万个交易。不幸的是,谁都没有在实践中证明自己的说法。此外还有一个一直存在的事实,那就是现有区块链的匿名性和隐私保护能力依旧不是无懈可击的。


甚至新一代网络的圣杯——也就是去中心化的理念也没能摆脱批评。规模最大的那些区块链并不像我们希望的那样去中心化。由于去中心化的优势中并没有互操作性这一条,因此想要将多个区块链连接起来已经变得极为困难了。这就会让整个系统变得非常冗杂,并会剥夺用户的选择权。


Sergei Sadov 指出,新一代互联网的理念太过基础化和全球化了,所以指望现有系统很快就被替代是不现实的。总的来看,域名系统、URL、http、HTML 和 WWW 不太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走进历史。


但也是有好消息的。这一领域的加密技术正在蓬勃发展。其中一个例子是 IPFS 项目,字面意思是星际文件系统。这是最早由 Juan Benet 引入的新型开源去中心化文件共享网络。它的网络是一种内容可寻址的点对点超媒体通信协议。众多 IPFS 网络节点形成了一个去中心化文件系统。这样的系统可以使用一种更灵活的方法来在网络上存储和传输数据。还有另一个项目,名为 DAT 点对点协议(dat://),它支持运行去中心化的应用程序,还能连接各个节点,总体而言可以帮助实现去中心化的数据同步。这种协议被用在了像 Beaker 区块链浏览器这样的产品中。


另一个问题是新技术的大规模采用。Sadov 认为,许多人并不想操心数据安全问题,也不在乎自己在网络上有没有私人空间。实践证明,普通用户并不想尝试加密密钥和去中心化的应用程序,因为直观易用的界面才是最优先的需求


Sergei Sadov 指出了另一个要点。Metamask 项目是去中心化互联网的一种支柱。据他介绍,如果你深入研究当下闻名的那些区块链浏览器,就能找到这一解决方案的踪迹。


Metamask 是浏览器的一个插件扩展,允许用户使用以去中心化以太坊为基础的应用程序、代币和 ETH 节点。这一技术是 Brave 区块链浏览器的基础,也可以在 Chrome 和 Opera 浏览器中安装为扩展。不过 Metamask Web3 的提供商是 Infura,这是一家中心化的公司。

区块链浏览器概述:Opera、Brave、Beaker

现在我们已经很清楚未来的 Web 3.0 将要给互联网带来怎样的变化,所以我们终于可以来评估一些现在就可供下载的浏览器了。

Opera:飞舞在加密技术风口

令人惊讶的是,世界上第一个内置加密货币钱包的浏览器是 Opera,这款浏览器是在 1994 年由一批挪威研究人员发明的。Opera Reborn 3 更新于 2019 年 4 月上旬发布,其工具库中有一些符合互联网 Web 3.0 精神的工具。


这款应用程序的移动版本中提供了一个支持 ERC-20 代币存储和传输的加密钱包。此外,用户可以访问以太坊网络上的 dApps 存储。如前所述,浏览器的区块链组件是基于类似 Metamask 的解决方案。它也可以安装在 Google Chrome 中,让两款浏览器都实现区块链化。有选择是一件好事,但它并不像更新发布时宣传的那样强大。


开发人员还引入了其他一些有助于改善用户体验的特性:包括 turbo 模式(通过压缩数据来提升访问速度)、广告拦截器、双重身份验证和使用指纹进行交易确认等。


用户还可以直接在地址栏中输入区块链应用程序的地址来查看这些应用。加密钱包可以作为扩展使用,但桌面版本上需要单独下载。桌面版本的加密扩展钱包需要用户在另一台设备上安装了该应用程序的 Android 版本,且链接了加密钱包帐户才能用。


总的来说,Opera Reborn 3 提供了良好的用户体验。这一更新采用了简约的无框设计,直观易懂。在它的推动下,加密货币和区块链的理念就能在 Opera 过去四分之一世纪中积累的庞大用户群(根据 2018 年的数据,有 1.82 亿用户)中逐渐普及开来。

Brave:你看广告,它给你钱

正如我们的专家 Sergey Sadov 所说,Brave 区块链浏览器是当下 Web 3.0 领域中最快、最先进的解决方案之一。这款浏览器拥有数量众多的面向加密技术的特性。它由 Mozilla Project Corporation 的联合创始人和 JavaScript Brendan Eich 的创始人于 2015 年推出,基于谷歌的 Chromium 引擎,并且其源代码是完全开放的。


Brave 是厌恶在线广告的人们的福音。这款浏览器不仅能移除烦人的广告横幅并阻止弹出窗口(这是它的拿手好戏),而且还提供了更多选项。它集成了一个用户奖励系统,使用原生的"基本关注代币"BAT,奖励用户观看通过浏览器测试的“已认可”广告的行为。为此,Brave 集成了一个支持 BAT 的加密钱包。另外如果用户希望完全摆脱广告的困扰,则需要向开发人员按月支付费用来使用这个功能。


像你想的一样,这种方法给创作者带来了一连串的批评。反对者认为,这款浏览器正在善意的牌坊下面利用天真的用户来开展广告业务。美国 17 家最有影响力的媒体给这款浏览器写了一封愤怒的联名信,称其政策“严重违法”。值得一提的是,这场争论尚未平息。同时,Brave 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流行。


根据其开发人员的说法,早在 2019 年 1 月,Brave 的用户数量就已超过 550 万人。创作者巧妙地利用了社会工程学。例如,浏览器用户可以直接奖励他们喜欢的 YouTuber。针对 Twitter 还有一个小额支付小费系统。HTC 还在其 Exodus 1 区块链智能手机中预装了 Brave 浏览器。


该程序为 iOS 和 Android 提供了稳定版移动应用程序,也有 Windows、macOS 和 Linux 的版本。除了加密钱包之外,这款浏览器还有内置的 VPN 服务、集成的 Tor 浏览器、比特币微支付系统、端到端数据加密、主页上的高级分析和一个奖励系统。


谈到缺点,它在同步书签和其他数据时会出现一些问题。另外浏览器会在使用中不断膨胀,在使用一个月后就会增长到 3GB。还有,用来播放 Flash 的编解码器和 iOS 的移动版本经常会出错。


此外,BAT 代币形式的用户奖励在某些地区不可用,并且尚不清楚用户可以在何处使用这些代币。


ForkLog 的一位编辑 Andrei Asmakov 是 Brave 者的早期采用者。他是这样描述他的用户体验的:


“我几乎是在初版发布后立即开始测试 Brave 的。一开始,这款产品看上去相当粗糙且虚弱。不过挑选浏览器向来是个麻烦事:最受欢迎的浏览器要么消耗过多的内存,拖慢计算机的整体运行速度(例如 Google Chrome),要么就太难用了。”


就在几个月前,Andrei 又捡起来了 Brave,决定再给它一次机会,结果被其表现惊艳了。他指出,开发人员出色地完成了产品改进工作。


“我最喜欢的是从其他浏览器快速导入数据的功能、简洁高效的设计、以及经过重大改进,现在与 Chrome 浏览器非常相似的界面。这节省了很多时间,因为我用不着重新适应,不用疯狂地寻找所需按钮的位置了。

对于 Brave 提出的使用 BAT 代币的变现模型,我目前还没有确定的结论。但是开发人员提到,我们也可以接受单纯象征性的奖励。所以我现在最喜欢这款浏览器的就是它的一大堆功能。”

Beaker:浏览器中的美国梦

2018 年,来自纽约的 Blue Link Labs 项目中三位区块链爱好者组成的团队(前文所述 DAT 协议的创建者)也决定发布自己的区块链浏览器。该项目的原型代号为 Beaker,于 2016 年推出。创作者称他们做的是一款实验性的点对点浏览器,能将浏览互联网变成一项简单而有趣的活动。这款浏览器的主要特性是使用了 dat://系统。它是一种点对点协议,允许站点访问者直接相互连接、上传文件并共享它们。


在 Beaker 中使用 dat://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这一功能能让用户只点一下鼠标就创建一个网站。你可以使用空白模板或下载自定义布局。任何人只要有 URL 链接就可以查看你的网站。该项目的主页上提供了这类用户站点的一些链接精选


此外,用户可以直接在浏览器中编辑文件。点击修改按钮后,你可以立即更新页面的 HTML 代码。你还可以 fork 和复制创建好的站点,就像 GitHub 那样。这款浏览器还能让你使用 Hashbase 云服务,其支持对本地副本不可用的 DAT 站点的持续访问。


值得一提的是,Beaker 是建立在 Electron 系统上的,并且像 Brave 一样使用 Chromium 引擎。这使浏览器支持大多数 Chrome 扩展程序。它还提供了专门为自己设计的一些专属模块。这些模块可以帮助用户启动节点并处理去中心化的应用程序。开发人员还承诺浏览器不会收集个人用户数据。


谈谈几个缺点,Beaker 确实有些粗糙和不成熟:有时软件会出错或卡死,在打开包含许多元素的站点之前往往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来处理。Beaker 也没有内置的 VPN。添加书签的按钮偶尔会失效。


话虽这么说,这款浏览器的使用体验总的来说还是很扎实的。它的界面是极简设计,并具有顶级主流浏览器的几乎所有基本功能。


Beaker 可用于 macOS、Windows 和 Linux,但不支持移动操作系统。总体而言,该项目实际上可以称为实验项目,因为开发人员还在不断添加新的模块和功能

Web 3.0 浏览器的美好未来

新的互联网时代有望大大改变用户体验。然而现在还有许多未知变量:


  •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将如何影响互联网。

  • 向去中心化数据存储和处理的转变会是怎样的历程。

  • 节点是否可以充分支持流量巨大的网络。

  • dApps 结构的形态,以及浏览器在所有这些过程中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如今,所谓 Web 3.0 的浏览器都是基于人们熟悉的软件的混合体,但是增加了对去中心化应用程序的支持和加密钱包的扩展。


区块链的可扩展性和互操作性的问题仍未解决,因而拖慢了互联网“第三波浪潮”的步伐。


原文链接:


https://forklog.media/on-the-verge-of-web-3-0-next-generation-blockchain-browsers/


2020-03-18 09:003580

评论 1 条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发现更多内容

研发知识:MDD、MDF是什么?

paraboy1

数据线索梳理

顿晓

数据 5月日更

DICOM图像中灰度理解

Lazy

脑科学 脑科学软件工程 脑影像

在FL Studio中如何混音你的鼓组采样与旋律采样

奈奈的杂社

经验分享 知识分享

阿里技术官最新总结12W字JAVA面试宝典,吊打面试官的硬核法宝!

Java架构之路

Java 程序员 架构 面试 编程语言

这份Github下载量高达76.9W次的《Java系列面试宝典》,足以吊打各个大厂面试官!

Java架构之路

Java 程序员 架构 面试 编程语言

Flutter Tab

Geek_7e907c

Docker网络学习第五篇-基础网络模式

Lazy

Docker

开源十问, 社区新人快速上手指南

DT极客

容器Pod语系修改

ilinux

从一线城市回到三四线城市的第一个月

布衣骇客

生活,随想 个人总结

阿里内网流传的9w字图解网络(全彩版)GitHub现已下载量过百万

Java架构之路

Java 程序员 架构 面试 编程语言

低代码行业涌出大量玩家,企业该如何做出选择?

优秀

低代码

【得物技术】浅谈本地缓存与分布式缓存

得物技术

缓存 测试 质量 本地缓存 分布式缓存

谈谈企业的成本

石云升

创业 职场经验 5月日更

cornerstone 基础概念篇(二)

Lazy

大前端 脑科学 脑科学软件工程 脑影像

Java岗面试攻略分享,阿里的offer真的不难拿

Java架构师迁哥

Webrtc 屏幕共享

融云 RongCloud

【TcaplusDBx王者荣耀】五五开黑节背后的数据存储挑战

tcaplus

数据库

cornerstone 基础概念篇(一)

Lazy

cornerstone 脑科学 脑科学软件工程 脑影像

Flutter

Geek_7e907c

C++ & Linux 后端:进BAT的学习路线

赖猫

c++ Linux 后端 服务器端开发

2021 前端监控-技术分享稿

xgqfrms

大前端 技术分享

如何设计高效的HBase数据模型

Jowin

HBase

浪潮云“1231”业务战略正式发布 “分布式云+”行动计划首次亮相

浪潮云

云计算

飞书悄然开辟新战线,协同办公之外另有新动作?

ToB行业头条

飞书 协同办公

5G Capital一年,“首都标准”初现

脑极体

中国信创生态系列报道|融云CEO韩迎:坚持双轮驱动,信创未来大有可为

融云 RongCloud

记一次java读取matlab数据方式

Lazy

Java 后端 matlab 脑科学软件工程

看完了蚂蚁金服年薪180万的大佬扔给我的“Java成长笔记”,差距不止一点点

Java 程序员 架构 面试 计算机

打字员为什么要去看商业模式

ES_her0

5月日更

Web 3.0前瞻:基于区块链的下一代浏览器_语言 & 开发_Nadia Osmokesku_InfoQ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