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前哨导读:每年 InfoQ 均会策划年终技术盘点系列文章,希望能够给读者清晰地梳理出技术领域在这一年的发展变化,回顾过去,继续前行。今年与去年不同的是,我们增加了区块链领域的盘点。区块链从烈火烹油到如坠冰窟,仅经过了半年。年初它被传是“颠覆互联网的技术”,年尾被科普“区块链只是一种新型数据库”;第一季度大佬称之为“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伟大技术革命”,到第三季度开始纷纷跑路,泡沫破灭似乎是刹那间的事情。“区块链”是过去式了吗?2019 年我们还需要“拥抱区块链”吗?希望这篇梳理性的文章能给你些许启发。
2018 年,大家依旧期待区块链出现“杀手级”应用,然而到了年关,终究还是没有。既然没有出现,只能认为“神功”尚未练成,但是这一年也没有虚度,让大家再一次领教了这个领域的跌宕起伏。
一、币圈的忧愁与欢喜
自去年比特币冲击 2 万美元历史高点,这一浪彻底带飞了一波“空气币”,各种假项目纷纷开始快种快收的“割韭菜”行动。2018 年 1 月 8 日进行众筹的 ARTS,后来几乎被定性成为“金融诈骗”,联合创始人蒋杰二月份被警方控制,成为国内首位因“艾西欧”被抓的创业者。据普华永道统计,2018 年 1 到 5 月,全球“艾西欧”规模是 2017 年全年的两倍,达 137 亿美元。一度,代币开盘涨 5 到 10 倍,稀松平常,涨 2 到 3 倍会被认为是垃圾项目。
然而这种肆意践踏区块链精神与价值的行为,最终引发的是全球监管收紧,虽然不少政府对区块链技术仍持开明态度,但是对“艾西欧”基本上都从严处置,“骗钱”必然是全世界都不会允许的。币圈“凉凉”后,7 月全球“艾西欧”规模仅为 1.07 亿美元,比 1 月份减少 92.97%。
下半年,蒸发的已经不仅是“空气币”了,连有“数字货币黄金”之称的比特币也是飞流直下,11 月 25 日跌破 4000 美元关口,比之 2 万美元,跌去近 80%。以太坊跌的连第二把交椅都让给了 XRP,一时间以太坊归零的论调也是甚嚣尘上。据称,曾经比较红的 Steemit 也已经裁员 70%。棱镜主角爱德华·斯诺登今年接受采访时,谈起了“区块链是数据库,比特币终会消失”的观点。
除了 “空气币”骗子外,今年的交易所倒是实实在在过了个“肥年”。币安 2018 年 1 季度的利润就达到了 2 亿美元,与纳斯达克不相上下,全年预计超过 5 亿美元。要知道,彼时的币安成立不过 8 个月,员工才 200 人。上半年,币安日均收入 348 万美元,位居全球交易所首席;排名第二的 UPbit 是家韩国交易所,日均收入 342 万美元;火币排名第三,日均收入 229 万美元。V 神虽然毫不客气地诅咒“中心化交易所应该去死”,但是,他们还是“漂亮”地蹭了区块链的便车。
二、联盟链密云不雨
联盟链今年表现还是挺积极的,尤其是与币圈先热后冷、齐唱“凉凉”相比。
今年国内大厂先后发布了区块链应用或者平台。比如金链盟主推的 FISCO BCOS 平台,该平台有微众银行大力参与,虽然推出时间不长,但是案例迅速增加到过百,通过 Meetup、举办开发大赛、参加新加坡科技展会等活动,活跃度和影响力在持续上升,并且其仲裁链案例颇具社会影响力。
阿里今年先后发布了跨境支付和产品溯源两个应用,前者实际上借助了阿里自己的账户体系实现跨境操作,后者则参加今年的“双 11”,业务数据快速升级至上亿条,阿里也推出了自己的区块链平台,设计上较多研究了 Hyperledger Fabric。
百度今年发布了“超级链”,宣称单链 TPS 可以过万,而且融合了跨连、侧链等技术,底层还有 DAG 加持,目前正在举行类似“黑客松”的开发者大赛,不过百度的应用目前主要是其图片溯源的“图腾”和一些区块链游戏。
京东在区块链研发方面也一直很积极,应用重点是围绕其电商生态的供应链建设,当然,也包括大家都念念不忘的溯源。
国外方面,IBM 今年营销攻势依然不减,其生态伙伴也多有表现,比如沃尔玛号称要对部分商品强制使用区块链溯源技术。IBM 与哥伦比亚大学还合作推出了区块链加速器计划,将分别支持 10 家创业公司,孵化区块链应用程序。
摩根大通基于 Quorum 的 IIN(银行间信息交换)平台,今年 9 月,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到了 75 家合作银行,这个对 SWIFT(银行间跨境支付信息的主要交换系统)有较大冲击的平台正在慢慢成长。跨境支付的另一个大玩家是 Ripple,最近 Ripple 刚刚与马来西亚银行集团 CIMB 签署协议,后者加入了 RippleNet,Ripple 的合作伙伴应该有上百家金融机构了。
联盟链今年的活跃跟币圈年初的狂热不能说完全无关,但是,联盟链厂商和用户相对更着力于技术本身,很多联盟链的都是没有“币”的。除了主力厂商之外,还有很多小的应用难以一一道来,“密云”是绝对没说错的,各类联盟链的应用少说也覆盖了十几个行业,落地实践也不少,说是“不雨”稍稍有点儿过分,“不雨”的含义其实还是指“杀手级”应用,缺少让人眼前一亮的应用,以至于万向的肖总公开说区块链不会有“杀手级”应用出现。
尽管联盟链诸君都很努力,11 月底,V 神还是不常见地出来泼了盆冷水,称一些不适合的行业对区块链技术的误用就是“浪费时间”,认为加密货币和跨境支付是最适合区块链技术的行业,这相当于对经典的回归,他还对 IBM 的做法表示了质疑。
联盟链需要思考的问题很多,有点儿像是在“信任”和“不信任”之间挣扎,设计初衷就是为了实现高吞吐量的企业级应用,因而要改变公链上基于无需互相了解和信任的设计基础,采用审核上链、注入信任的方式,包括 Coco 这种将节点武装成“可信执行环境”的做法。但是,这种设计就会逐渐增加各种联盟管理机制,而这些管理机制其实与传统的平台设计非常接近,以至于很多人会拷问联盟链的核心价值究竟在哪里。
其实联盟链的核心价值是建立可信基础,基于互相可以信任的数据去降低摩擦、提升效率,而可以信任的基础是其防篡改性,无“币”的区块链就是这样,除此以外的其他目的都非区块链的独特价值,包括数据共享。如果应用环境无法保证或者体现出可信基础,那基本上也就没有真正用到区块链的关键价值。联盟链就是基于数据可信,提升参与方在多中心、弱信任环境中的效率,虽然仅此而已,但是,已经足够。
三、稳定币带来新看点
区块链是在质疑中前进的行业,今年又有两个话题升温了:稳定币和 STO。
稳定币其实不是新概念,在 V 神写以太坊白皮书时就提到了稳定币的思路,可见,以太坊诞生之前就已经有人琢磨过这个问题,毕竟,比特币早就已经表演过“上串下跳”了。但是今年这个话题再度兴起,则是因为出现了两个获得监管通过的稳定币项目,一个是 Gemini 交易所的 GUSD,另一个是 Paxos 公司的 PAX,二者都是锚定美元的,同时获得了美国纽约金融服务局的批准。不同于其他稳定币,二者都受到美国政府监管,每月都要进行账户审计,如果执法部门觉得有问题,可以冻结账户。
这两款稳定币可以说是区块链拥抱监管的典范,对于区块链的发展而言,这是好事。没有监管体系的支持和管理,完全靠自治显然管理不好当前纷繁复杂的应用,“空气币”的乱象对区块链伤害之深是有目共睹的。
稳定币的核心价值,我认为还是在于承担从当前货币形态向数字货币形态过渡的职能,严格监管并由银行发行的稳定币是一个安全的沙盒,毕竟,目前各国对于法定数字货币的设计都是基于监管和银行一方的视角,而缺少普罗大众的视角,没有充足的证据用于判断人们究竟会如何使用数字货币,会对经济行为、经济结构产生何种影响,而这种数据只能来源于实践,所以,稳定币这种“进可攻、退可守”的试验机制对于发行法定数字货币而言,是非常有益的。历史上货币形态的重大变化几乎都影响了经济体制的变化,也都经历过反复,而数字货币极有可能是目前人类社会可以采用的货币形态中,最难以预测和控制的,但却是数字化进程的必然结果,未来必来,所以,通过稳定币探索法定数字货币,是值得考虑的。
STO 的热议其实也跟监管分不开。在美国,目前已成功发行的 STO 是根据 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私募发行条例 Ragulation D605(c)发行的,这是一种事前宽松、无审核的豁免条例,SEC 并不介入,发行后 15 天内填表报备,股东人数限制在 2000 名以内,所以,严格说并非监管审核通过的,但是它符合监管发布的条例。与之相对,有 SEC 审核的,适用 Ragulation A,Ragulation A 有被称作“迷你 IPO”,目前还没有 STO 项目通过该项审核。STO 本身也是很适合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因为它跟加密货币有异曲同工之处,而且有助于提升资产证券化的效率,目前国内资产证券化多数环节还处在线下操作水平,区块链技术本身就有助于提升效能,如果将稳定币与 ABS 或者 STO 方式结合使用,有可能产生更有利于资产数字化的应用,而且这并非空想,因为这个领域不是高并发的领域,区块链现有的吞吐量已经足够好。不过到了年底,画风有变,先是北京金融服务局,继而央行也表态称其在中国是有违监管规定或原则的。
四、监管和军方的新动向
经过快一年的起伏跌宕,年底时,国内有来自监管层面的“利好”消息传来,先是 11 月 6 日,人民银行的一篇题为《区块链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的工作论文让大家心有所动,该文由央行研究局局长徐忠和副研究员邹传伟撰写,非常可观地分析了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形态,对 Token 应用范式进行了详细阐述,虽然文中指出区块链物理性能较低、经济功能较弱,不应夸大其颠覆作用,但并非全面否定 Token 的价值。
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先生 11 月 18 日在第九届财新峰会上表示,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的发展或有多种方案并行,并在竞争中发展前行,这对中央银行和监管部门提出挑战,即未来可能是不确定的,“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不需要对立起来,其目的都是为达到支付体系的高效率、低成本和安全可靠,因此要鼓励多渠道研发和竞争”,并且一语中的地指出,“在技术开发方面需要有一定的公共性觉悟”。同时,他也指出,“在金融科技的发展中,监管要防止出现过分压制新兴科技涌现的现象”。
中证登总经理、前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主任姚前 11 月下旬撰写了《数字货币:缘起、发展与未来》一文,在论述数字货币形态时,也指出数字货币需要央行信用,但“并不意味着央行数字货币可以不经考验即可顺利推出。大浪淘沙,法定数字货币也不可能例外!官督商办,自古有之。私人数字货币就一定不能转正吗?”。虽然以上这些论述不能直接等同于国家政策,但至少“同人”越来越多吧。
以前有位朋友曾经提出过一个有趣的观点,说看区块链是不是真的有价值,要看军方用不用。想想也有道理,很多尖端技术都是先出现在军方,之后在“军转民”的,互联网也是这么产生的。2 月 2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区块链研究院在深圳揭牌。今年在《解放军报》上也陆续出现多篇探讨区块链的文章。
从公开信息来源看,美国国防部先进研究项目局(DAPRA)动手要更早些,在 2016 年就宣布要建立一种“安全的消息系统”,该系统将会使用一种分布式账本以一种透明的方式促进加密机密的传播。今年 11 月 19 日,又宣布要在 2019 年 2 月于弗吉尼亚州阿灵顿举行的研讨会,以便研究分布式共识的技术,“DARPA 特别感兴趣的是所谓的无币区块链”。 DARPA 是很有名创新机构,诞生了互联网的 ARPANET 就是他们的项目。
除了美军外,今年据俄罗斯媒体 Izvestia 报道,俄罗斯联邦国防部正在 ERA 技术园区建立一个独特的研究实验室,以开发区块链技术,并将技术应用于加强网络安全和打击针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网络攻击。专家认为,区块链将帮助军队追踪黑客攻击的来源,并提高其数据库的安全性。
有这些伙伴,也许区块链真的能够“利涉大川”吧。
展望 2019
尽管磕磕绊绊,日子还得向前走,不妨大胆展望下即将到来的 2019 年可能练成哪些招式吧。
稳定币是我比较看好的应用方向,作为展望,不妨将其范围再放宽些,称其为 “锚定法币且符合监管要求的价值链应用”更好些,可以基于稳定币具有“内在价值”这一点,充分尝试超越信息链的价值链应用,“稳定币+跨境支付”、“稳定币+ABS”、“稳定币+支付”等等,总之,只要把它当成数字货币去尝试都可以,没有这方面的尝试,恐怕就难有合适的基于区块链的法定数字货币实验,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稳定币+”没有独立价值。
联盟链厂商大战愈演愈烈,虽然有 V 神泼冷水,但是群雄意兴未减,其实各家看重的也许是区块链在 B 端的价值。C 端要求太高,公链应用还远远无法满足要求,而以往的电商在 C 端发育充分,视图对其应用进行改进有很高的技术门槛,但是 B 端仍有空间可以开发。B 端相对并发要求要低于 C 端,而且一直缺少好的平台体系,供应链是喊了多年都没有被很好解决的话题。区块链在多中心、弱信任环境下的作用,为供应链问题破冰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如果 Token 在一定条件获得放行,那么,价值联盟链的兴起可能会带动厂商们新的军备竞赛。联盟链是真的有可能填补小微金融的缺失、甚至重绘电商版图的“核武器”,当然,现有联盟链这种重型平台的设计思路必须调整为轻型接入的设计思路。
今年是武侠世界的悲伤之年,东方武侠巨匠金庸先生和西方超级英雄之父斯坦·李先生先后辞世,巨星陨落,江湖犹在,“神功”还在流传,还在被人们津津乐道。区块链也一样,尽管项目多如流星般划过,但是,对区块链技术的理解与追求、技术的实用主义和浪漫主义仍在,虽然今年我们未见到全套的“降龙十八掌”,但故事还在继续,希望明年能多看到几个新招式,比如“震惊百里”,比如“时乘六龙”,而拥抱监管也是区块链能够走向正途的必经历程,自由永远都是法律体系内的自由,区块链可以追求法律的进步,但不是急于实现对法律的“超越”。凡事贵在坚持、贵在探索,区块链的路上更不能忘记秉持一个充满好奇的“初心”。
作者介绍:付晓岩,原国有大行资深业务架构师,负责业务架构设计、项目管理,热衷新技术探索与实践,具有丰富的银行业务经验和企业级项目业务架构设计经验,曾主导客户关系、金融市场、同业、资管、养老金等多个领域核心系统的业务架构设计。公众号:晓谈岩说。
发表过的区块链技术文章:
评论 1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