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中,持续学习为敏捷的采用提供了支持。实现并支持持续的学习需要改变文化氛围。经理们和敏捷教练们可以做一些事情来建立和培育持续学习的文化。
在 Dr.Dobb’s 网站中有一篇名为在敏捷中从哪里学习的文章, Pollyanna Pixton 解释了为什么持续学习对敏捷团队很重要。
没有一个学习的文化氛围,流程上的控制就是让我们远离责任 – 这个句子隐含的意思就是:“我没有失败,是敏捷方法不奏效。”我已经多次听过这样类似的句子。其实,如果一个特定的流程不奏效,敏捷团队必须学习的是,为了获取成功我们需要做出什么改变,并且用集体的力量发生改变。
经理和敏捷教练们应该在企业文化上和现状上做出努力,从而让团队可以开展学习,就像 Pollyanna 所说:
对于自组织的团队,敏捷爱好者(agilistas )们有时候觉得不再需要领导了。但我的经验告诉我这并非事实,我们需要领导帮助创建一个学习、信任和自主的文化氛围。敏捷依赖于从失败中学习,承担风险让顾客满意,并且理解软件带给客户和商业上的价值。
咨询顾问确实是有帮助的,他们能够帮助团队快速启动敏捷方法。但是教练们也应该教他们如何去学习和适应,从而帮助团队变成自给自足的团队。
Daniel Mezick 发表了一篇名为敏捷教练价值观讲解的博客,描述了敏捷教练的四个价值观和八大支持原则。其中提到的一个教练价值观是“倡导学习胜于规避风险”:
持续学习的观点是对现有文化的一种冲击。对长期存在的现状提出质疑并进行学习,对于倾向于保持稳定的组织来说是一种挑战。敏捷教练的价值在于,为他们所服务的机构建立一种持续学习的能力。这包括鼓励客户识别、预判和管理真正的组织学习中可能遇到的诸多风险。
创建持续的学习文化很重要,就如 Paul Boston 在一篇名为你是培育卓越能力的领导者吗的博客中解释的:
鼓励正式的或者非正式的学习文化极大地提高了员工的敬业度和他们的绩效。在追求人员绩效的组织里,作为一名领导重要的是,培育卓越的团队,通过学习转化成最终的成效。
Stephen Gill 在博客中发表了学习文化的关键要素,他提出了对学习文化的定义:
“学习文化”是一个社区,通过新知识,新技能和应用新的知识技能,让员工共同地、持续不断地寻求能力提升,并实现组织的目标。学习文化是一种探寻文化,在这样一种环境中,员工们可以放心地对于他们正在为客户、自己或其他干系人所开发的产品的质量和目的提出尖锐的问题。
Stephen 提供了学习文化至关重要的社会要素列表:
- 建立信任
- 鼓励承担风险
- 沟通
- 让干系人参与
- 允许反馈和反思
- 提供社会学习
Jeff Plummer 在 InfoQ 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创建学习和创新的文化,他提供了在工程师企业文化中自下而上的,自发的培训与教育的一个学习案例:
想法很简单。我们要求员工给其他的人分享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一些概念。想让业务总监批准几千美元的专业培训费,并且让员工放下为公司盈利的商业项目去参加培训,这一直是一件很困难的任务(…)。不过,如果让一位具有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知识背景的工程师,在“便当”会议上给大家分享相似性分类(similarity classifiers)的相关话题就不是什么问题。公司的员工已经掌握了大量的知识,他们只是需要分享而已。
培训可以采用两种方式:便当午餐研讨会或者深入探讨。Jeff 描述了培训大牛们如何帮助组织进行持续学习,使持续学习成为组织文化的一部分。
一些大牛是这样的人,把这个持续学习的概念完整的带进来,并且为了保持向前推动的势头,愿意在最后一刻快速组织一个便当午餐研讨会。有的大牛们还会出去鼓励同伴分享话题,并且推动其他人保持这种自发培训的能动性。正是这些人使公司的文化发生了转变。
Allison Pollard 写了一篇创建学习型组织开放空间研讨会的总结。她解释了当公司想采用敏捷时为什么学习是很重要的。
组织的学习能力越强,公司倒闭的可能性就越小。考虑到业务变化的增长率,想要保持领先的竞争优势,学习则是必须的。
对于学习型组织如何创建安全的环境,她提出了如下想法:
- 提供“选择项”— 对下一步要做的事情提出几种选择进行头脑风暴。保持现状不变也是一种选择。
- 提到它的“试验”性质— 强调决策不是永久性的。我们将从一段时间的试验中和评估中学习。
- 成立学习小组— 组织实践社团或者读书俱乐部,强调大家共同学习。
- 庆祝失败(Celebrate failure)— 让错误也成为学习的一部分,并且意识到错误的发生也是非常重要的。
- 收集数据 — 观察和分析当前的状态。理解现状是非常重要的,从而可以决定在哪些方面需要做出改变或在哪些方面需要提高。
- 表现出对于探索研究活动的支持— 组织编程马拉松,介绍 Google 的 20% 时间政策或者介绍 FedEx 日,从而促进员工的创新思考。
你是如何建立和培育持续学习的文化呢?
查看原文链接: http://www.infoq.com/news/2014/07/nurture-culture-learning
感谢邵思华对本文的审校。
给InfoQ 中文站投稿或者参与内容翻译工作,请邮件至 editors@cn.infoq.com 。也欢迎大家通过新浪微博( @InfoQ )或者腾讯微博( @InfoQ )关注我们,并与我们的编辑和其他读者朋友交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