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了 17 篇内容
共 45213字, 被阅读 9388次
获得了 74 次赞同
获得了 18次喜欢, 获得了 56 次收藏
参与了 8 次互动
互动包含发布评论、点赞评论、参与投票等
BFF 治理与优化实践
BFF (Backends For Frontends)是为前端设计的后端,不可图一时之方便而越俎代庖,将大部分该由后端服务提供的能力据为己有,而更应该关注在前端的体验优化上,做好前后端的隔离,让前后端能够各司其职,合理高效协作。
软件架构治理与混沌工程
在软件架构治理的过程中,一个难点是当系统复杂度高到超出个体认知上限时,就很难看清系统问题全貌,很多不可预测的问题经常发生。混沌工程以实验的方式帮助开发团队快速找到系统弱点,提升对系统的认知,进而提升软件架构治理的效率。
软件架构治理 之 架构优化方向
软件架构治理的方向可以从四个方向展开:代码实现、组件设计、架构设计和基础设施。然而,实际落地过程中,还要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以及开发的投入产出比作为辅助信息来协助优先级排序。
软件架构治理 之 如何识别和定位架构问题
面对腐化的、复杂的、不健康的软件系统,可以采用一些技术手段快速识别软件架构的组件和组件之间存在的问题。就像名医扁鹊的望、闻、问、切一样,识别根本病因,对症施药,才能药到病除。
软件架构治理 之 架构混沌之谜
软件系统就像一个有人居住的房子,随着需求的增加,会变得复杂和混乱,这个趋势无法避免,这种混沌的状态会直接影响到系统的使用者和维护者。当我们意识到了让系统变复杂的因素,采取措施或者利用这些因素采取逆向手段,就可以让系统更长久地保持健康状态。
技术债的前世今生
技术债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很多技术债短期不会表现出明显的问题,但在产品长期开发过程中,技术债的增加会使软件系统的可维护性直线下降,质量下滑,线上故障频发。产品研发团队要对技术债有正确的理解,技术的构建不是一劳永逸的,是需要不断维护的。
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三大技术误区
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转型,但必须以技术转型为依托。在落地过程中要避免三大误区,首先关注企业真正的问题,对症下药,切忌盲目跟风大量技术投资。其次保持企业持续战力,切不可只顾业务忽略技术。最后,数据要纳入企业的战略核心,支撑企业的发展和决策。
分层架构:一个经典却得不到优的难题
软件系统的腐败背后似乎有一双非常有力的手在推动着,即便是简单容易理解的分层架构。在业务需求和技术都快速变更的大背景下,也很难在相对长的时间内做到“优”的水平。作为架构师,应该保持时刻应对变化的心态,带领团队披荆斩棘,解决架构演进路上的问题。
如何帮助一个新人快速融入团队
为帮助新人快速融入团队,首先必须让 TA 理解团队的期望和团队崇尚的文化和价值观,帮助 TA 快速的获得工作中需要的技能和知识,然后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保持持续关注,以公正的态度给出评价,以积极而关切的心态来进行反馈沟通,让认知反馈环转起来。
消灭微服务的坏味道 之 共享库
微服务一直强调独立自治,滥用共享库让微服务之间的耦合变的紧密,微服务的优势也就不复存在。对于稳定通用且和业务无关的功能模块,可以分别放到独立的共享库中;对于业务相关的代码,不要共享,这部分的冗余是可接受的。
BFF (Backend for frontend)避坑指南
BFF 在前后端分离的架构模式下隔离了前端和后端的关注点,特别是在多个前端或第三方的情况下,BFF 都是非常好的选择。然而在实际实现过程中,仍然要时刻警惕,明确 BFF 设计的初衷,避免因引入 BFF 而带来了更多的问题。
消灭微服务的坏味道 之 循环依赖
微服务间的循环依赖是一个非常容易发生的坏味道,对系统的健康具有巨大危害。可视化的方式可以帮忙找到系统中的循环依赖问题,比如通过链路追踪系统(如 Zipkin)可视化服务间依赖关系,也可以将有问题的流程时序图画出来,然后对症下药,消灭坏味道。
最新评论
软件架构治理 之 如何识别和定位架构问题
分层架构:一个经典却得不到优的难题
为什么每个微服务要有自己独立的数据库?
为什么每个微服务要有自己独立的数据库?
为什么每个微服务要有自己独立的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