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5 月 24 日至 25 日,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举办,这是自 2018 年首届以来的第七次举办,致力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的重要部署。本届峰会以“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发布了多项数字化发展政策措施和研究报告,重点强调了深度挖掘数据要素潜在价值的重要性,并致力于全面推动数字化转型。
国家数据局发布《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3 年)》
会上,国家数据局会同相关部门发布了《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3 年)》,系统总结了 2023 年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进展和成效。报告显示,2023 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增加值已占到 GDP 的 10%,提前实现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设定的 2025 年目标。此外,数据基础设施的扩容和算力的提速显著,其中,全国算力总规模达到了 230EFLOPS,居全球第二。
此外,我国连续 11 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累计建成 62 家“灯塔工厂”,占全球总数的 40%。在数字政府服务方面,我国继续保持全球领先,92.5% 的省级行政许可事项实现了网上办理和“最多跑一次”。
《报告》还强调了数字社会的普惠性,数字阅读用户已达 5.7 亿,网民规模达到 10.92 亿。在数字医疗和教育领域,服务资源加速扩容下沉,提高了公众的接受度和满意度。此外,我国在绿色数据中心的建设上也取得显著成效,已建成 196 家,平均电能利用效率(PUE)达到 1.27。
数据安全制度体系方面,我国出台了全球首部规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规章——《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加强了数据安全和治理。在数字领域的国际舞台上,我国通过“一带一路”数字经济论坛等活动,加强与丝路电商伙伴国的合作,推动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到 2.38 万亿元。
2023 年我国数据生产总量达 32.85ZB
峰会期间,全国数据资源调查工作组亦发布了《全国数据资源调查报告(2023 年)》。根据报告,2023 年全国数据生产总量达到 32.85ZB,同比增长 22.44%。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非结构数据的爆发式增长,尤其是随着 5G 和 AI 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设备的广泛应用,内容创作和影像视听等领域的快速扩张。
报告还详细分析了数据存储和算力的现状。截至 2023 年底,全国数据存储总量为 1.73 泽字节,其中政府和行业重点企业的存储空间利用率大约为 70%,而整体的存储空间利用率为 59%。数据云存储的比例超过了 40%。此外,全国超过 2200 个算力中心的总算力规模同比增长约 30%,反映出大模型训练和多个行业如科学、政务、金融及工业的算力需求不断上升。
尽管取得了显著进展,报告也指出中国在数据资源管理和利用方面仍处于初级阶段,面临着数据供给不足、算力布局需进一步优化、数据流通模式多样化和数据价值未充分释放等挑战。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据了解,此项调查工作是由国家数据局与中央网信办等部门联合开展,从 2024 年 2 月 18 日至 3 月 5 日进行。
24 家数据交易机构发布互认互通倡议
为了进一步提高数据流通和交易效率,降低合规流通和交易成本,本次峰会上国家数据局推动了一项重要的倡议,24 家数据交易机构共同发布了《数据交易机构互认互通倡议》,以此激发数据要素市场的活力。
各数据交易机构将推进数据产品“一地上架,全国互认”;数据需求“一地提出,全国响应”;数据交易“一套标准,全国共通”;以及参与主体“一地注册,全国互信”。
具体来说,包括共同推动数据产品创新,构建和落实统一的数据产品合规标准,降低合规流通成本,以及提升数据交易的信息汇聚和交易渠道作用。此外,共同挖掘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需求,提高数据供需匹配效率和能力,加快对数据需求的反馈和响应速度,以更好地促成数据交易和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同时,国家数据局还发布了承担数据标注基地建设任务的城市名单,分别是:四川省成都市、辽宁省沈阳市、安徽省合肥市、湖南省长沙市、海南省海口市、河北省保定市、山西省大同市。这些城市将承担起推动数据资源汇聚、提升数据质量和盘活数据要素价值的重要任务。数据标注在促进人工智能和其他高科技领域的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这些城市的选定将根据其产业基础、人力资源优势、数字经济发展潜力和区域协调发展进行。
下一步,国家数据局将从技术创新、行业赋能、生态培育、标准应用、人才就业、数据安全等六个方面推进数据标注基地建设。
首批 20 个“数据要素×”典型案例发布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峰会还发布了首批 20 个“数据要素×”典型案例,这些案例精选自工业制造、现代农业、商贸流通等十二个不同行业,展示了数据要素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和显著的乘数效应。每个案例都具体说明了数据如何被创新利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提升产业效率,并推动新业态的发展。
以下是首批 20 个“数据要素×”典型案例:
01 科技创新领域
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
联合打造超 50PB 规模的高质量科学数据资源,有效支撑数据驱动科研创新。
合肥机数量子科技有限公司
融合 9000 万化合物、1100 万化学反应路径的庞大材料数据,打造材料研发新模式,加速科研范式变革。
02 交通运输领域
浙江四港联动发展有限公司
打造智慧物流云平台,汇集海运、空运、陆运、口岸各类物流数据,提升多式联运承载能力和衔接水平。
03 城市治理领域
烟台市大数据中心
整合市、县、乡、村四级共 15 大类、1300 多万条数据,实现报表自由定制、数据自动复用、结果实时统计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04 金融服务领域
浙江网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融合农田遥感、农业生产、农户授权数据,优化授信评估模型,有力提升农村普惠金融服务水平。
05 现代农业领域
江苏省互联网农业发展中心
融合农情、植保、气象、基础空间等数据,提供历史病害、监测分析、预警发布等服务,助力农业生产数智化。
06 气象服务领域
四川省修复防治院
四川省气象台
通过推动发挥地质、气象等数据的协同效应,显著提升风险预警的实时性、精确度与实用性。
台州市气象局
探索“买保险送气象服务”合作模式,为风电企业提供定制化气象预测,助力企业预防灾害、顺利施工、高效运营。
07 工业制造领域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汇聚铁路多种运输装备运行,故障、维修等数据,有效推进装备产品设计和功能优化,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
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打通测试、生产、库存、应付账款供应商资信等数据,推进产业链上下游信息共享,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协同效率。
08 商贸流通领域
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融合小商品城企业数据,为 3.3 万余户小微企业融资提供应链融资服务。
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汇聚大宗商品生产、供应及销售、价格等数据,融合遥感卫星数据,为国内外现货和衍生品市场提供结算基准和定价参考。
09 医疗健康领域
讯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融合疾病、检验、药物等数据训练智慧 AI 模型,累计提供 7.7 亿次辅助诊疗,大幅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北京市计算中心有限公司
通过多渠道、合规收集海量药物的研发关键数据,进行智能化分析和数据挖掘,为我国创新药自主研发探索新路径。
10 应急管理领域
广东省应急管理厅
整合 1171 类气象、水利、林业等跨部门监测数据和危化、矿山等企业感知数据,提高应急管理部门预测预警和协同处置能力。
福建省电子政务建设运营有限公司
融合 59.8 亿条气象预报、应急物资救援队伍等应急数据,以及 2.41 亿条危险化学品、工贸、矿山等企业数据,提升安全隐患智能预警和快速响应水平。
11 文化旅游领域
湖南省博物院
汇聚 103 万条文物、11 万张图片、2000 余个三维模型等数据创新展现形式,推动文物和艺术跨领域融合创新。
武汉理工数字传播工程有限公司
整合图书出版标签、发行渠道、读者评价等数据,为出版单位提供数据专业分析服务,助力文化市场繁荣。
12 绿色低碳领域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融合 807 家新能源场站的 5.7 亿条运行数据、8497 万余条云图数据,为新能源项目建设、并网运行、动态消纳等提供决策依据。
合肥市生态环境局
融合 11 亿条蓝藻治理相关数据,精准预测巢湖蓝藻发生情况,提前介入管控,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案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