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rsvg 似乎已经到了这样的一个地步:直接将 C 语言开发的部分改用 Rust 要比继续使用 C 语言来得更加容易。更何况,它越来越多的代码已经使用了 Rust。
近来,我在 C 语言和 Rust 之间来回切换。在我看来,C 语言似乎变得更像老古董。
C 语言挽歌
我大概在 24 年前就爱上了 C 语言。当时,我通过一本西班牙语版的“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第二版,作者是 Brian Kernighan 和 Dennis Ritchie,所以有时候也用 K&R 来称呼这本书)来学习 C 语言。在这之前,我用过 Turbo Pascal,它也有指针,也需要手动管理内存,而 C 语言在当时是新生事物,但十分强大。
K&R 因其独特的文风和简洁明了的代码风格而闻名。它甚至还教你如何自己实现简单的 malloc() 和 free() 函数,这实在太有意思了。而且,这门语言本身的一些特性也可以通过自身来实现。
在接下来的几年,我一直使用 C 语言。它是一门轻巧的编程语言,使用差不多 2 万行代码实现了 Unix 内核。
GIMP 和 GTK+ 让我学会了如何使用 C 语言来实现面向对象编程,GNOME 让我学会了如何使用 C 语言维护大型的软件项目。一个 2 万行代码的项目,一个人花上几周就可以完全读懂。
但现在的代码库规模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我们的软件对编程语言的标准库有了更高的期望。
C 语言的一些好的体验
第一次通过阅读 POV-Ray 源代码学会如何在 C 语言中实现面向对象编程。
通过阅读 GTK+ 源代码了解 C 语言代码的清晰、干净和可维护性。
通过阅读 SIOD 和 Guile 的源代码,知道如何使用 C 语言实现 Scheme 解析器。
使用 C 语言写出 GNOME Eye 的初始版本,并对 MicroTile 渲染进行调优。
C 语言的一些不好的体验
在 Evolution 团队时,很多东西老是崩溃。那个时候还没有 Valgrind,为了得到 Purify 这个软件,需要购买一台 Solaris 机器。
调试 gnome-vfs 线程死锁问题。
调试 Mesa,却无果。
接手 Nautilus-share 的初始版本,却发现代码里面居然没有使用 free()。
想要重构代码,却不知道该如何管理好内存。
想要打包代码,却发现到处是全局变量,而且没有静态函数。
但不管怎样,还是来说说那些 Rust 里有但 C 语言里没有的东西吧。
自动资源管理
我读过的第一篇关于 Rust 的文章是“Rust means never having to close a socket”( http://blog.skylight.io/rust-means-never-having-to-close-a-socket/ )。Rust 从 C++ 那里借鉴了一些想法,如 RAII(Resource Acquisition Is Initialization,资源获取即初始化)和智能指针,并加入了值的单一所有权原则,还提供了自动化的决策性资源管理机制。
- 自动化:不需要手动调用 free()。内存使用完后会自动释放,文件使用完后会自动关闭,互斥锁在作用域之外会自动释放。如果要封装外部资源,基本上只要实现 Drop 这个 trait 就可以了。封装过的资源就像是编程语言的一部分,因为你不需要去管理它的生命周期。
- 决策性:资源被创建(内存分配、初始化、打开文件等),然后在作用域之外被销毁。根本不存在垃圾收集这回事:代码执行完就都结束了。程序数据的生命周期看起来就像是函数调用树。
如果在写代码时老是忘记调用这些方法(free/close/destroy),或者发现以前写的代码已经忘记调用,甚至错误地调用,那么以后我再也不想使用这些方法了。
泛型
Vec
在 C 语言里需要些很多代码才能实现类似的功能,所以我不想再这么干了。
trait 不只是 interface
Rust 并不是一门类似 Java 那样的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它有 trait,看起来就像是 Java 里的 interface——可以用来实现动态绑定。如果一个对象实现了 Drawable,那么就可以肯定该对象带有 draw() 方法。
不过不管怎样,trait 的威力可不止这些。
关联类型
trait 里可以包含关联类型,以 Rust 的 Iterator 这个 trait 为例:
pub trait Iterator { type Item; fn next(&mut self) -> Option<Self::Item>; }
也就是说,在实现 Iterator 时,必须同时指定一个 Item 类型。在调用 next() 方法时,如果还有更多元素,会得到一个 Some(用户定义的元素类型)。如果元素迭代完毕,会返回 None。
关联类型可以引用其他 trait。
例如,在 Rust 里,for 循环可以用于遍历任何一个实现了 IntoIterator 的对象。
pub trait IntoIterator { /// 被遍历元素的类型 type Item; type IntoIter: Iterator<Item=Self::Item>; fn into_iter(self) -> Self::IntoIter; }
在实现这个 trait 时,必须同时提供 Item 类型和 IntoIter 类型,IntoIter 必须实现 Iterator,用于维护迭代器状态。
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建立起类型网络,类型之间相互引用。
字符串切割
我之前发表了一篇有关 C 语言缺少字符串切割特性的文章( https://people.gnome.org/~federico/blog/rant-on-string-slices.html ),解释了 C 语言的这个痛点。
依赖管理
以前实现依赖管理需要:
- 手动调用或通过自动化工具宏来调用 pkg-config。
- 指定头文件和库文件路径。
- 基本上需要人为确保安装了正确版本的库文件。
而在 Rust 里,只需要编写一个 Cargo.toml 文件,然后在文件里指明依赖库的版本。这些依赖库会被自动下载下来,或者从某个指定的地方获取。
测试
C 语言的单元测试非常困难,原因如下:
- 内部函数通常都是静态的。也就是说,它们无法被外部文件调用。测试程序需要使用#include 指令把源文件包含进来,或者使用#ifdefs 在测试过程中移除这些静态函数。
- 需要编写 Makefile 文件将测试程序链接到其中的部分依赖库或部分代码。
- 需要使用测试框架,并把测试用例注册到框架上,还要学会如何使用这些框架。
而在 Rust 里,可以在任何地方写这样的代码:
#[test] fn test_that_foo_works() { assert!(foo() == expected_result); }
然后运行 cargo test 运行单元测试。这些代码只会被链接到测试文件中,不需要手动编译任何东西,不需要编写 Makefile 文件或抽取内部函数用于测试。
对我来说,这个功能简直就是杀手锏。
包含测试的文档
在 Rust 中,可以将使用 Markdown 语法编写的注释生成文档。注释里的测试代码会被作为测试用例执行。也就是说,你可以在解释如何使用一个函数的同时对它进行单元测试:
/// Multiples the specified number by two /// /// ``` /// assert_eq!(multiply_by_two(5), 10); /// ``` fn multiply_by_two(x: i32) -> i32 { x * 2 }
注释中的示例代码被作为测试用例执行,以确保文档与实际代码保持同步。
卫生宏(Hygienic Macro)
Rust 的卫生宏避免了 C 语言宏可能存在的问题,比如宏中的一些东西会掩盖掉代码里的标识符。Rust 并不要求宏中所有的符号都必须使用括号,比如 max(5 + 3, 4)。
没有自动转型
在 C 语言里,很多 bug 都是因为在无意中将 int 转成 short 或 char 而导致,而在 Rust 里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它要求显示转型。
不会出现整型溢出
这个就不用再多作解释了。
在安全模式下,Rust 里几乎不存在未定义的行为
在 Rust 的“安全”模式下编写的代码(unsafe{}代码块之外的代码)如果出现了未定义行为,可以直接把它当成是一个 bug 来处理。比如,将一个负整数右移,这样做是完全可以的。
模式匹配
在对一个枚举类型进行 switch 操作时,如果没有处理所有的值,gcc 编译器就会给出警告。
Rust 提供了模式匹配,可以在 match 表达式里处理枚举类型,并从单个函数返回多个值。
impl f64 { pub fn sin_cos(self) -> (f64, f64); } let angle: f64 = 42.0; let (sin_angle, cos_angle) = angle.sin_cos();
match 表达式也可以用在字符串上。是的,字符串。
let color = "green"; match color { "red" => println!("it's red"), "green" => println!("it's green"), _ => println!("it's something else"), }
你是不是很难猜出下面这个函数是干什么用的?
my_func(true, false, false)
但如果在函数的参数上使用模式匹配,那么事情就会变得不一样:
pub struct Fubarize(pub bool); pub struct Frobnify(pub bool); pub struct Bazificate(pub bool); fn my_func(Fubarize(fub): Fubarize, Frobnify(frob): Frobnify, Bazificate(baz): Bazificate) { if fub { ...; } if frob && baz { ...; } } ... my_func(Fubarize(true), Frobnify(false), Bazificate(true));
标准的错误处理
在 Rust 里,不再只是简单地返回一个布尔值表示出错与否,也不再简单粗暴地忽略错误,也不再通过非本地跳转来处理异常。
#[derive(Debug)]
在创建新类型时(比如创建一个包含大量字段的 struct),可以使用#[derive(Debug)],Rust 会自动打印该类型的内容用于调试,不需要再手动编写函数去获取类型的信息。
闭包
不再需要使用函数指针了。
结论
在多线程环境里,Rust 的并发控制机制可以防止出现数据竟态条件。我想,对于那些经常写多线程并发代码的人来说,这会是个好消息。
C 语言是一门古老的语言,用它来编写单处理器的 Unix 内核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对于现今的软件来说,它算不上好语言。
Rust 有一定的学习曲线,但我觉得完全值得一学。它之所以不好学,是因为它要求开发者对自己所写的代码必须有充分的了解。我想,Rust 是一门这样的语言:它可以让你变成更好的开发者,而且它会成为你解决问题的利器。
查看英文原文: https://people.gnome.org/~federico/blog/rust-things-i-miss-in-c.html
感谢郭蕾对本文的策划和审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