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React Native 探索(一):背景、规划和风险

  • 2015-04-22
  • 本文字数:2354 字

    阅读完需:约 8 分钟

摘要:本文作者为天猫前端负责人徐凯(花名鬼道),天猫前端是国内最早接触 React Native 并将其用于实践的团队之一,本系列文章中他们将分享使用 React Native 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本文为第一篇,介绍 React Native 的技术背景、规划和风险。

Facebook 在 3.26 F8 大会上开源了 React Native ,本文是对 React Native 的技术背景、规划和风险的概述。

组里的同学于 4.2 完成了天猫 iPad 客户端“猜你喜欢”业务的 React Native 改造(4 月中发版)。本周开始陆续放出性能 / 体验、稳定性、扩展性、开发效率等评估结果


图 1 - 4.2 已完成 React Native 改造的业务

背景

为什么需要 React Native

What we really want is the user experience of the native mobile platforms, combined with the**developer experience** we have when building with React on the web.

摘自 3.26 React Native 的发布稿,加粗的关键字传达了 React Native 的设计理念:既拥有 Native 的用户体验、又保留 React 的开发效率。这个理念似乎迎合了业界普片存在的痛点,开源不到 1 周 github star 破万,目前是 11000+。


图 1 - React Native github

React Native 项目成员 Tom Occhino 发表的 React Native: Bringing modern web techniques to mobile 详细描述了 React Native 的设计理念。Occhino 认为尽管 Native 开发成本更高,但现阶段 Native 仍然是必须的,因为 Web 的用户体验仍无法超越 Native:

  1. Native 的原生控件有更好的体验;
  2. Native 有更好的手势识别;
  3. Native 有更合适的线程模型,尽管 Web Worker 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但如图像解码、文本渲染仍无法多线程渲染,这影响了 Web 的流畅性。

Occhino 没提到的还有 Native 能实现更丰富细腻的动画效果,归根结底是现阶段 Native 具有更好的人机交互体验。笔者认为这些例子是有说服力的,也是 React Native 出现的直接原因


图 2 - Occhino 在 F8 分享了 React Native(Keynote)

“Learn once, write anywhere”

Learn once, write anywhere”同样出自 Occhino 的文章。因为不同 Native 平台上的用户体验是不同的,React Native 不强求一份原生代码支持多个平台,所以不提“Write once, run anywhere”(Java),提出了“Learn once, write anywhere”。


图 3 - “Learn once, write anywhere”

这张图是笔者根据理解画的一张示意图,自下而上依次是:

  1. React:不同平台上编写基于 React 的代码,“Learn once, write anywhere”。
  2. Virtual DOM:相对 Browser 环境下的 DOM(文档对象模型)而言,Virtual DOM 是 DOM 在内存中的一种轻量级表达方式(原话是 lightweight representation of the document ),可以通过不同的渲染引擎生成不同平台下的 UI, JS 和 Native 之间通过 Bridge 通信
  3. Web/iOS/Android:已实现了 Web 和 iOS 平台, Android 平台预计将于 2015 年 10 月实现

前文多处提到的 React 是 Facebook 2013 年开源的 Web 开发框架,笔者在翻阅其 2013 年发布稿时,发现这么一段:


图 4 - 摘自 React 发布稿(2013)

  1. 加亮文字显示 2013 年已经在开发 React Native 的原型,现在也算是厚积薄发了。
  2. 最近另一个比较火的项目是 Flipboard React Canvas (详见 @rank ),渲染层使用了 Web Canvas 来提升交互流畅性,这和上图第一个尝试类似。

React 本身也是个庞大的话题不再展开,详见 React wiki

笔者认为“Write once, run anywhere”对提升效率仍然是必要的,并且和“Learn once, write anywhere”也没有冲突,我们内部正在改造已有的组件库和 HybridAPI,让其适配(补齐)React Native 的组件,从而写一份代码可以运行在 iOS 和 Web 上,待成熟后开源出来。

规划

下图展示了业务和技术为 React Native 所做的改造:


图 5 - 业务和技术改造

自下而上:

  1. React Node:React 支持服务端渲染,通常用于首屏服务端渲染;典型场景是多页列表,首屏服务端渲染翻页客户端渲染,避免首次请求页面时发起 2 次 http 请求。
  2. React Native 基础环境:
  3. Framework 集成:尽管 React Native 放出了 Integration with Existing App文档,集成到现有复杂 App 中仍然会遇到很多细节问题,比如集成到天猫 iPad 客户端就花了组里 iOS 同学 2 天的时间。
  4. Networking 改造:主要是重新建立 session,而 session 通常存放于 http header cookie 中,React Native 提供的网络 IO fetch 和 XMLHttpRequest 不支持改写 cookie。所以要不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实现 fetch 的扩展,要么由 native 负责网络 IO(已有 session 机制)再通过 HybridAPI 由 JS 调用,暂时选择了后者。
  5. 缓存 / 打包方案:只要有资源从服务器端加载就避免不了这个话题,React Native 也是如此,缓存用于解决资源二次访问时的加载性能,打包解决的是资源首次访问时的加载性能。
  6. MUI 是一套组件库,目前会采用向 React Native 组件补齐的思路进行改造。
  7. HybridAPI 是阿里一组 Hybrid API,此前也在多个公开场合分享过不再累述, React Native 建立了自己的通信机制 @bang ),看起来更高效(未验证),改造成本不大。
  8. 最快的一个业务将于 4 月中上线,通过最初几个业务改造推动整体系统的改造,如果效果如预期则会启动更大规模的业务改造。

更多详细规划和进展,以及性能、稳定性、扩展性的数据随后放出。

风险

  1. 尽管 Facebook 有 3 款 App(Groups、Ads Manager、F8) 使用了 React Native,随着 React Native 大规模应用,Appstore 的政策是否有变不得而知,我们只能往前走一步。
  2. React Native Android 预计 2015 年 10 月才发布,这对希望三端(Web/iOS/Android)架构一致的用户而言也算个风险。
  3. iOS6 JavascriptCore 为私有 API ,如在 iOS6 上使用有拒审风险。
  4. ListView 性能问题需要持续关注(react-native github issue)

React Native 相对于 Webview 和 Native 的优势和劣势 @berg 也给出了较详细的描述,可以相互参照。

2015-04-22 00:4725121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发现更多内容

openGemini v0.2.0版本正式发布:5大特性全面增强

华为云开发者联盟

数据库 后端 华为云 12 月 PK 榜

云原生 AI 的资源调度和 AI 工作流引擎设计分享

Baidu AICLOUD

AI工程化 异构计算 云原生AI 百度百舸

上海靠谱的前端培训机构有没有推荐

小谷哥

几种数据库jar包获取方式

华为云开发者联盟

数据库 华为云 12 月 PK 榜 jar包

大数据培训工作就业前景怎么样

小谷哥

cdr2023断网离线激活下载教程

茶色酒

cdr2023

guitar pro2023下载官方版app

茶色酒

Guitar Pro guitar pro2023

骨灰级精品,京东百万架构师亲码的MySQL内部笔记太硬核了

小小怪下士

Java MySQL 程序员

聚焦技术,锐意创新,GaussDB给世界一个更优选择

华为云开发者联盟

数据库 后端 华为云 12 月 PK 榜

哪篇论文宣布了 HTAP 数据库的诞生?解读《A Common Database Approach for OLTP and OLAP Using an In-Memory Column DataBase》

StoneDB

MySQL HTAP 数据库· StoneDB 12 月 PK 榜

如何合并Excel文档

Geek_249eec

C# Excel VB.NET

AngularJS进阶(三十九)基于项目实战解析ng启动加载过程

No Silver Bullet

项目实战 AngularJS 12月月更 启动加载

大数据培训出来就业前景如何

小谷哥

华为云12·12直播EI专场即将开始,满足电商行业全场景搜索需求

科技怪授

华为云

java自学好还是培训好?

小谷哥

浪潮 KaiwuDB 陈磊:布局数字能源,创新助力 “双碳”

KaiwuDB

震惊,WSL2居然可以挂载USB

吴脑的键客

WSL2 usb

【计算讲谈社】第十五讲|云端即时渲染:下一代互联网的算力基座?

大咖说

数字人 云游戏

喜报 | Bonree ONE 2.0荣获信通院“2022IT新治理年度明星产品”

博睿数据

可观测性 博睿数据 荣誉 ONE平台

一文带你快速上手云日志服务

云计算 运维 日志管理

AlibabaP8,耗时182天肝出来1015页分布式全栈手册

程序知音

Java 分布式 后端 java架构

直播继续!华为云Solution as Code一键高效上云,解决方案开箱即用

科技怪授

华为云

关于K8s集群环境工作组隔离配置多集群切换的一些笔记

山河已无恙

k8s管理 K8s 多集群管理 12月月更

系统的混乱并非业务本身之复杂,我们并不擅长处理『简单』

阿里技术

软件工程 复杂度

PreSTU:一个专门为场景文本理解而设计的简单预训练模型

华为云开发者联盟

人工智能 华为云 OCR 12 月 PK 榜

Sovit3D引擎快速构建智慧变电站三维可视化系统

2D3D前端可视化开发

物联网 智慧变电站 智能变电站 数字孪生变电站 变电站可视化

AngularJS进阶(四十一)AngularJS中使用Chart.js制折线图与饼图实例

No Silver Bullet

AngularJS 12月月更 Chart.js 折线图与饼图

面了40+岁的大叔,没有录用,并不是因为年龄

产品运营心经

工作经历 面试‘ 职场发展 大龄求职

AngularJS进阶(四十)创建模块、服务

No Silver Bullet

服务 模块 AngularJS 12月月更

什么样的web前端培训靠谱?

小谷哥

终于被我发现了这个推特视频下载的方法!超级简单!支持苹果安卓双系统!

frank

推特视频下载

React Native探索(一):背景、规划和风险_移动_徐凯_InfoQ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