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年 8 月份,InfoQ 中文站在北京举办了第四次 QClub 活动,邀请了天际网的首席技术官郭应寿共同研讨了关于开放平台与 OpenSocial 的相关话题。本次活动参会者 53 人,包括来自天际网、财帮子网、校内网、新浪、搜狐、百度等公司的研发负责人。活动以讨论为主,演讲为辅,持续时间约为 3 个小时。本文是对本次 QClub 活动内容的一个简短总结,希望对没有到现场参会的读者了解 OpenSocial 有所帮助,也希望能引起大家更多的讨论。
天际网 OpenSocial 相关开发经验分享
在演讲分享部分,郭应寿主要提出了 6 个话题:
- 什么样的平台是真正的开放平台?
- 国内外目前有哪些著名的开放平台?提供了什么样的开放服务?采用了什么样的技术?是如何实现的?
- 天际网 OpenSocial 相关开发经验分享。
- 要成为 OpenSocial Container Provider,如何开始?需要有什么样的的技术准备?
- OpenSocial 平台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 OpenSocial 规范及实现的现状以及展望
首先,郭应寿认为开放是一种必然,原因在于不管一个网站做得再好、技术再先进,用户都不可能只使用这一个网站,而是会使用不同公司的不同产品,并进行比较。只有开放才能使用户共享所有网站的精华,体验到各种网站的优势。之后,他介绍了要成为 OpenSocial Container Provider 需要的一些技术准备。本次演讲的重点放在了天际网 OpenSocial 相关开发经验分享的部分,详细介绍了天际网是如何走向 OpenSocial 技术路线的。
最开始天际网采用标准 J2EE 架构,即 Browser+Application Server+DataBase 这种模式。这种模式下的 SNS 应用在 20 万用户量级别以下时运行正常,但随着用户量的不断增长,尤其是用户关系表的膨胀,原有架构已无法满足新的需求,系统崩溃的情形频繁发生。因此,天际网采用了新的架构设计,如下图所示:
通过架构的调整,目前天际网的 SNS 应用已能满足互联网大用户量的存储和访问。接下来,郭应寿介绍了 Opensocial Container Provider 的实现机制。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浏览 PPT 和视频资料。
开放平台不适合开发企业级应用?
基于 OpenSocial SNS 这条主线,参会者分为 ABCD 四个小组进行了相关主题的自由讨论,每个组选出一名主持人,负责组织组员进行交流。这个环节是 QClub 的特色,通过自由的、互动的交流,参与者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四个组感兴趣的话题分别为:
- A 组:如何通过 OpenSocial 盈利;
- B 组:如何在 SNS 里添加自己开发的 APP(如何通过 APP 去增加好友之间的活跃度);
- C 组:如何在 SNS 中实现有价值的企业级应用;
- D 组:如何在 SNS 中开发有意思的 APP;
经过组员一段时间的交流,各组的主持人基于本组的话题阐述了各自的观点如下:
- A 组:OpenSocial 可以帮助网站带来流量,随着流量的提高,网站扩大盈利就成为可能,这是她最吸引人的一点。通过提供一些增值服务,一部分人,尤其是年轻人,可能会购买这些服务从而使网站的盈利渠道多元化。
- B 组:首先,在 SNS 的应用程序里,不论通过何种方式,用户都会通过线上的交流来增强线下的感情,好友之间的活跃度逐渐提高;其次,在 SNS 里,用户可以通过应用程序将各类圈子进行分类,从而将不同取向的人结合在一起,增强他们之间的联络程度;再次,SNS 应用程序在游戏领域有很大发展潜力;
- C 组:目前开放平台上的应用程序,大部分还是一些常识性的应用,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在于开放平台未来的不确定性,盈利模式不明朗,大多数项目都具有探索性,只有经过时间的检验开放平台应用才能不断完善、进步。另外,C 组的主持人认为,开放平台基本不适合开发企业级应用,这也是目前开放平台面临的一大瓶颈。但随着开放平台的逐渐进步,真正有价值的企业级应用会逐渐出现,Open API 会在这一领域取得突破。
- D 组:第一,要想在 SNS 上开发有意思的应用,必须有明确的、有价值的方向。第二,如何去挖掘好友关系这个资源,是 APP 取得成功的关键。 为什么中国互联网在开放平台领域无作为?
郭应寿在讨论开始时补充了一些想法,他认为最终人会成为网络中的一个结点。IT 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最早是一台台独立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互相没有沟通;然后出现了计算机网络,并逐渐发展成互联网,将异构的网络设备连接起来;将来的发展方向是以人为中心,就是人际网络。另外,搜狐 ChinaRen 的技术经理提出了 OpenSocial 能否提供数据回馈的问题,例如在游戏中,两个人进行了一轮游戏后,能否成为好友?在成为好友后,数据能不能导回来?来自百度的研发工程师分享了他的观念,他提到:
- 中国互联网一些巨头,像腾讯、百度、阿里巴巴,在开放平台这个领域为什么做得不是很好?首先他认为在这些网站中,用户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弱连接(例如新浪博客中的名人博客,上面的评论有很多,但和博主本人没有什么实际的联系),而 SNS 需要强连接;其次,由于这些网站做的很多产品都是独立的,所以要实行开放平台战略的话,就需要把以前的产品重新架构,这个存在很大的风险;
- 关于广告部分,虽然现在已经允许开发者通过 API 来投放广告,但中文广告的准确性问题仍是很大的困扰。
来自新浪音乐实验部的开发工程师继续补充了上面的观点,知名度很高的互联网公司的用户是经过多年积累才形成的,将自己的用户帐号信息全部公布给第三方,对于这些公司来说是不可接受的。目前这些公司只研发了一些专用的 API 供合作者使用,真正意义上的 Open API 对于他们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顺着 SNS APP 这个话题,来自校内网的产品推广负责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首先将 SNS APP 划分为三个大类:第一,SocialGame(社区游戏),这种类型的应用相对于传统的 Game 在设计和实现上是非常简单的,但是,通过人与人之间(即好友之间)的互动和广泛传播,这类 APP 最容易火爆起来,其生命力也是相对持久的;第二,带有工具性质的应用程序 (例如 Calendar 一类),这一类的最大特点是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用户群;第三,“昙花一现”式的应用程序(例如性格测试),这种类型应用的特点是:安装量非常大,但活跃度非常低,持续期也很短。
对于之前 A 组提出的“如何通过 OpenSocial 盈利”这个问题,他也有自己的看法。首先,广告是赢利的重要途径;其次,可以提供增值服务。如果这两种途径都能有效实现,那么在现阶段,主要是在 SNS APP 的设计、分析上做优化,扣除这方面的成本就能获利。对于一个好的平台,最终用户、开发者(创业者)和公司网站会实现共赢,各方合力把应用做大,从而产生良性循环,这是一种非常有竞争力的产业模式。
志愿参与 InfoQ 中文站内容建设,请邮件至 editors@cn.infoq.com 。也欢迎大家到 InfoQ 中文站用户讨论组参与我们的线上讨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