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发展,全球开源项目数量呈指数级增长。GitHub 年度报告显示,截止 2019 年 GitHub 的托管仓库有 1.4 亿量,2012 年新增仓库 4400 万个,预计 2026 年数量会超过 3 亿。
截止 2021 年,GitHub 上来自中国的开发人数达到了 755 万。开源正在向各行业渗透,其中占比最多的行业分别是互联网、网络安全、制造业、工业与机器人行业。但综合企业参与度、开发者投入、社区成熟度、开源法制建设的完善程度等方面来看,我国开源软件处于起步阶段。
因此,九合创投与「清华五道口全球创业者项目」近期联合举办了线上私享会,共同探讨了开源带来的创新和商业机会。
在分享会上,身处 AI 领域的一流科技 OneFlow 创始人袁进辉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表示,目前人工智能行业的基础设施软件基本是大公司主导。国外是谷歌的 TensorFlow,获得了开源社区认可,击败了微软和亚马逊,却又因为同样的原因被 Facebook 的 Pytorch 后来者居上。在国内,则有百度、华为、旷视和一流科技 OneFlow 相继开源了自己的项目。
袁进辉认为,国内已经有了一些深度学习框架的解决方案,但是市场竞争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在全球范围内,主流框架还是 Facebook 和谷歌的,国内框架要在市场上‘杀’出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过去几年,国内绝大部分公司的定位是做 AI 算法供应商,即凭借自己在某些 AI 算法上的优势提供技术和服务。但这种方式在近两年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其中突出的就是可能公司上市后仍没有解决的商业盈利问题。
由于算法涉及大量的领域知识,需要定制开发,所以很多企业会选择外包模式。但 AI 技术是通用技术,越来越普惠化,特别是开源打破了很多技术壁垒。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基础设施层面蕴藏着巨大的商机,AI 产业也不外如是。
基础设施的壁垒足够大,而且越往底层标准化程度越高,意味着开发一套基础设施软件就能服务各种场景和地域的用户。
但在袁进辉看来,新项目如果没有创新就一点机会都没有。比如在 TensorFlow 存在的前提下,做一个和 TensorFlow 类似的开源产品,投入巨大不说,可能也不会成功。其次,微小的创新是不够的。比如,某项目仅在某一点上做得比 TensorFlow 好不足以扭转生态局势,因为生态强大的 TensorFlow 很容易学会这个微小的创新,其他人也会将其拷贝到 TensorFlow 上。
要获得机会,需要颠覆式创新。“在 PyTorch 崛起之前,大部分人都觉得这就是谷歌的市场了,但 PyTorch 还是用自己颠覆式的创新证明了市场还没有收敛,终态还没有出现。只要更有创新、前瞻性、突出性,还是能够打败像谷歌这么强大的对手的。”
基于以上思考,袁进辉认为,OneFlow 的未来在分布式,而其在分布式上最大杀手锏就是通过技术创新彻底解决深度学习框架的效率问题。
评论 2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