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生产力局)近日公布《香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研究》主要数据,集中研究香港人工智能(AI)产业发展的现况、海内外竞争及实际企业运用,并提供九大建议以推动香港发展为“国际 AI 及数据产业发展枢纽”。
作为 2023 年度施政报告的重点之一,香港特区政府将“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列为其中一个三大新型工业发展产业,于数年前获立法会通过拨款后成功建立了 14 个跨行业的 AI 研究实验室,并有三间大学进入 U.S. News 2023 全球 AI 顶尖高级院校前 30 名。
政府也将设立“数字政策办公室”及加速建设超算中心,预计 2024-2025 年建成,并已逐步在公共服务系统中应用 AI 技术。
为打造香港成为“国际 AI 及数据产业发展枢纽”,企业及政府该如何部署?有见及此,生产力局与香港大学经管学院香港经济及商业策略研究所(港大经管学院)合作,于 2023 年年中进行《香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研究》,探讨香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需求、挑战及机遇,以问卷成功访问 216 间 AI 相关企业,以了解香港 AI 产业概况,研究结果重点如下:
香港 AI 产业发展概况 49%受访 AI 企业表示有技术人才招聘困难
受访的 AI 企业中,25%为大型企业,75%为中小型企业(中小企),其中 17%企业表示同时在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全面发展,22%企业表示未来有意拓展其产业链至其他层面,更有 55%企业预计将开拓国际及本地市场,也有 14%和 11% 企业分别选择于香港和内地拓展业务。
在财政概况方面:
大型企业中有 51%表示有盈利,整体企业则有 31%能达致盈利
资金来源:43%企业表示包括香港政府资助基金,而 19%则包括创业投资/天使基金
累计投资金额:49%企业投资少于 100 万港元,21%企业投资 100 至 500 万港元,6%企业投资 500 至 1000 万港元,5%企业投资 1000 万至 1 亿港元,4%企业投资超过 1 亿港元
在产业发展概况方面:
48%企业只针对一个行业发展 AI,16%企业针对两个行业,15%企业同时针对三个行业
主要针对行业:29%为电讯及信息科技服务,24%为医疗/诊所及健康器械、保健品、药品,23%为教育、培训/训练,22%为制造,21%为政府机构
主要收入来源地:63%来自本港、19%来自内地、15%来自海外
行业最大挑战 – 算力及数据不足、难以招聘技术人才:
算力不足:有 44%企业表示正面对“算力不足”的挑战。 为解决算力不足的问题,有 71%正使用云计算服务,有 31%选用内地的超算中心,26%则选用海外超算中心
数据不足:有 44%企业表示难以收集数据,16%表示需要长时间才能收集数据,而 8%表示没有相关数据
招聘困难:49%受访企业表示遇到技术人才招聘困难,更有企业减少香港技术人才职位,77%企业表示因为香港的营运成本较高,41%表示因为香港缺乏相关的技术人才。 尽管如此,仍有 45%企业打算增加聘用香港技术人才
海内外 AI 产业发展概况 各地政府推动 AI 产业发展
内地政府大力推动 AI 发展,已形成产业规模。 上海市 AI 公共算力服务平台和深圳鹏城云脑 II 的算力均已达到世界顶尖水平。
上海与深圳均已颁布促进 AI 产业发展的法规和政策措施,全方位涵盖关键发展要素,包括人才、算力、数据、算法、基础研究、应用场景、产业链、产业园区服务体系、基金群等。 在产业应用方面,上海聚焦制造、金融、航运等行业;而深圳则聚焦公共服务、城市治理等领域,由政府带头应用 AI。
海外方面,新加坡于 2019 年便推出“国家人工智能战略”,聚焦政产学研互动、人才、数据等方面,并将资源集中投放于金融、政府、医疗、物流等领域。 新加坡特别注重培养本地人才和支持中小企,例如 AI 学徒计划为本地人才提供技能培训和项目实践的机会,并配有不俗的每月津贴。而新加坡政府也为中小企提供 AI 就绪指数测评服务、配对资金项目、平台工程团队、高性能云集群等,以推动其应用 AI。
美国纽约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为 AI 企业提供一流的融资空间,并聚集众多 AI 科技巨头的研发中心。 纽约市政府也致力构建一个健康的 AI 生态系统,在推动公共部门应用 AI 的同时,保障市民的数字权利。 而瑞士政府对研发及教育的大力支持,为当地 AI 发展提供了一流的创新土壤。 瑞士培育出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等世界级创新型大学,孕育出大量本地 AI 企业,以及吸引众多外国顶尖科技企业落户当地。 这些一流的公私营机构合作紧密,为瑞士的 AI 基础研究和科研成果产业化作出重要贡献。
综观各地情况,各地政府均致力为 AI 的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反映 AI 已列入各地政府的重要议程。
香港企业应用 AI 概况 41%香港企业正在或将会应用 AI
为了解香港企业使用 AI 概况,是次研究同时访问 267 间企业,当中 81%为中小企,19%为大型企业,涵盖多个行业,当中零售及膳食、个人、专业服务业等。 受访企业中,有 41%香港企业正在或将会应用 AI,32%已在多个层面如市场营销(58%)、营运(44%)、内部营运管理(%)上应用 AI,平均累计投资额更达到 83 万港元,而其他准备将 AI 技术投入业务营运上的余下 9%企业,则平均预算将投资约 14 万港元。
在扩充使用 AI 的计划上,有 59%正在应用 AI 的企业表示会进一步拓展其 AI 应用,当中有 61%的企业预计拓展 30 万港元投资额,平均预计投资额高达 122 万港元。
生产力局首席数码总监黎少斌先生表示:“生产力局作为一个科研机构,拥有强大的 AI 应用并有研发 AI 的实战能力,一直致力推动 AI 产业发展,成功研发 AI 技术并协助企业升级转型。 而根据最新数据,在已应用 AI 的企业方面,有 49%认为其效果符合预期,有 14%更指出其技术效果比预期更理想,也有少部分表示其 AI 运用效果有待改善。通过本数据研究,生产力局希望进一步推动 AI 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帮助企业优化业务及生产流程、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并推动 AI 产业在香港发展及提供实用建议。”
港大经管学院副院长邓希炜教授总结研究报告时表示:“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发展,为经济带来庞大的增长潜力。 本次报告检视新加坡、纽约、瑞士、上海和深圳五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工智能政策及发展情况,发现各地均已推出政策措施,为人工智能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其中,深圳更主动提出与香港合作,打造人工智能算力赋能中心。”
“此外,报告还反映出部分香港企业有意进一步发展人工智能业务或应用人工智能。 香港政府可参考其他地区的经验,结合本地企业目前面临的挑战,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激励措施,确保香港能够抓住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实现产业升级,为疫后经济和数字经济的发展注入新动力。 作为教育界的重要一员,香港大学近年来积极开办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学士和硕士学位课程,涵盖了人工智能的理论、技术、产业应用以及伦理等面向。 同时,港大经管学院也有推出针对大数据分析的课程。我们相信,这些课程将为社会培养出具有才华和能力的人才,为推动香港数字经济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生产力局在研发 AI 和推动 AI 产业发展已有显著的成果,黎少斌先生续称:“香港特区政府重点发展的世界级创新研发平台’AIR@InnoHK’为香港创科旗舰项目,而生产力局在香港科学园建立的香港工业人工智能及机械人研发中心(FLAIR)正是其中一员。 FLAIR 结合技术专长、网络、创新研发和专利等优势,以 AI 驱动生产力。 本局作为唯一创办机构,与合作者德国 RWTH Aachen Campus 共同营运 FLAIR。 ”
经过多年努力,FLAIR 不但与国际研究机构、领先企业等进行合作,更是开发了’天工开物:工业人工智能应用平台’,通过数据储存、模型储存和代码生成的功能,让业界人士可访问和使用涉及领域的资料,协助训练、开发和使用各种 AI 技术,协助企业实践 AI 应用,切实支持香港发展成为国际创科中心。
生产力局将继续促进香港创科和新型工业化发展,推动香港成为’国际 AI 及数据产业发展枢纽’,并提出三大核心、九大建议,有望能完善基础设施、加快产业化和壮大人才库。
九大建议推动香港发展为“国际 AI 及数据产业发展枢纽”
完善基础设施
建立亚洲领先超算中心:政府投资建立“公共”超算中心,并与其他公共超算资源联网(例如大学),同时推出优惠政策吸引本地及境外企业来港建设“私营”超算中心,吸引企业来港进行 AI 研发。
构建“国际大数据枢纽”:通过“数字政策办公室”制定数据政策,例如数据“去隐私”规定,以便涉及个人私隐(例如医疗)大数据的流通,推动政府部门、公营及公用事业机构提供“去隐私”大数据及 API,与内地及海外城市协商及实施数据流通。
制定 AI 技术发展及应用监管政策及指引:在推动 AI 行业发展与维护公众利益之间达至平衡,增强业界及公众对应用 AI 的信心。 参考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与做法,保持与内地及海外接轨。
加强与大湾区及国际合作来完善 AI 及数据产业链,香港聚焦发展优势领域:AI 芯片设计、算法、AI 框架、AI 应用软件等。
加快产业化
政府带头推广大规模 AI 应用:配合智慧城市及智慧政府的发展愿景,推出大规模 AI 应用场景,引领 AI 产业发展及吸引 AI 企业来港发展。
以 AI 赋能香港行业升级转型:行业商会与 AI 业界合作,分享 AI 应用成功案例,发掘新应用场景,运用政府资助向员工提供 AI 培训,利用 AI 帮助传统行业升级转型,加快新兴行业发展,并为 AI 产业创造商机。
发展“AI 企业国际融资中心”:政府与相关公、私营机构合作,向外宣传港交所新推出的机制,即允许无收入、无盈利的特专科技公司来港上市,及未来创业板上市规则的改革,吸引更多 AI 企业来港上市及更多风险投资基金来港。
壮大人才库
普及 AI 教育,加快培养跨学科“AI+人才”:大学及专业院校把 AI 纳入更多学科的必修课,中学分阶段开设 AI 学科。
迈向“国际 AI 人才宜居城市”:政府向外宣传香港 AI 产业发展计划及国际城市生活便利,制定政策鼓励 AI 企业把非本地 AI 技术员工迁移到香港,吸引全球 AI 人才来港发展。
《香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研究》主要数据报告,请按此浏览。完整调查报告将于稍后正式公布,届时可于生产力局及港大经管学院相关网页下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