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基于 webpack 搭建前端工程解决方案探索

  • 2015-10-09
  • 本文字数:9868 字

    阅读完需:约 32 分钟

关于前端工程

下面是百科关于“软件工程”的名词解释:

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的、实用的和高质量的软件的学科。

其中,工程化是方法,是将软件研发的各个链路串接起来的工具。

对于软件“工程化”,个人以为至少应当有如下特点:

  • 有 IDE 的支持,负责初始化工程、工程结构组织、debug、编译、打包等工作
  • 有固定或者约定的工程结构,规定软件所依赖的不同类别的资源的存放路径甚至代码的写法等
  • 软件依赖的资源可能来自软件开发者,也有可能是第三方,工程化需要集成对资源的获取、打包、发布、版本管理等能力
  • 和其他系统的集成,如 CI 系统、运维系统、监控系统等

广泛意义上讲,前端也属于软件工程的范畴。

但前端没有 Eclipse、Visual Studio 等为特定语言量身打造的 IDE。因为前端不需要编译,即改即生效,在开发和调试时足够方便,只需要打开个浏览器即可完成,所以前端一般不会扯到“工程”这个概念。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前端很简单,比如下面简单的几行代码就能够成一个可运行前端应用:

复制代码
<span><span></span></span>
<span><span><</span><span><span><span>html</span></span></span><span>></span></span>
<span><span><</span><span><span><span>head</span></span></span><span>></span></span>
<span><span><</span><span><span><span>title</span></span></span><span>></span></span>webapp<span><span></</span><span><span><span>title</span></span></span><span>></span></span>
<span><span><</span><span><span><span>link</span></span></span><span> </span><span><span><span>rel</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tylesheet"</span></span></span><span> </span><span><span><span>href</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app.css"</span></span></span><span>></span></span>
<span><span></</span><span><span><span>head</span></span></span><span>></span></span>
<span><span><</span><span><span><span>body</span></span></span><span>></span></span>
<span><span><</span><span><span><span>h1</span></span></span><span>></span></span>app title<span><span></</span><span><span><span>h1</span></span></span><span>></span></span>
<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cript</span></span></span><span> </span><span><span><span>src</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app.js"</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cript</span></span></span><span>></span></span>
<span><span></</span><span><span><span>body</span></span></span><span>></span></span>
<span><span></</span><span><span><span>html</span></span></span><span>></span></span>

但随着 webapp 的复杂程度不断在增加,前端也在变得很庞大和复杂,按照传统的开发方式会让前端失控:代码庞大难以维护、性能优化难做、开发成本变高。

感谢 Node.js,使得 JavaScript 这门前端的主力语言突破了浏览器环境的限制可以独立运行在 OS 之上,这让 JavaScript 拥有了文件 IO、网络 IO 的能力,前端可以根据需要任意定制研发辅助工具。

一时间出现了以 Grunt、Gulp 为代表的一批前端构建工具,“前端工程”这个概念逐渐被强调和重视。但是由于前端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前端工程化一直很难做,构建工具有太多局限性。

诚如张云龙 @fouber 所言:

前端是一种特殊的 GUI 软件,它有两个特殊性:一是前端由三种编程语言组成,二是前端代码在用户端运行时增量安装。

html、css 和 js 的配合才能保证 webapp 的运行,增量安装是按需加载的需要。开发完成后输出三种以上不同格式的静态资源,静态资源之间有可能存在互相依赖关系,最终构成一个复杂的资源依赖树(甚至网)。

所以,前端工程,最起码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 提供开发所需的一整套运行环境,这和 IDE 作用类似
  • 资源管理,包括资源获取、依赖处理、实时更新、按需加载、公共模块管理等
  • 打通研发链路的各个环节,debug、mock、proxy、test、build、deploy 等

其中,资源管理是前端最需要也是最难做的一个环节。

注:个人以为,与前端工程化对应的另一个重要的领域是前端组件化,前者属于工具,解决研发效率问题,后者属于前端生态,解决代码复用的问题,本篇对于后者不做深入。

前端工程化的探索

前端工程化的建设,早前的做法是使用 Grunt、Gulp 等构建工具。但本质上它们只是一个任务调度器,将功能独立的任务拆解出来,按需组合运行任务。如果要完成前端工程化,这两者配置门槛很高,每一个任务都需要开发者自行使用插件解决,而且对于资源的依赖管理能力太弱。

在国内,百度出品的 fis 也是一种不错的工程化工具的选择,fis 内部也解决了资源依赖管理的问题。因笔者没有在项目中实践过 fis,所以不进行更多的评价。

webpack 以一种非常优雅的方式解决了前端资源依赖管理的问题,它在内部已经集成了许多资源依赖处理的细节,但是对于使用者而言只需要做少量的配置,再结合构建工具,很容易搭建一套前端工程解决方案。

基于 webpack 的前端自动化工具,可以自由组合各种开源技术栈(Koa/Express/ 其他 web 框架、webpack、Sass/Less/Stylus、Gulp/Grunt 等),没有复杂的资源依赖配置,工程结构也相对简单和灵活。

在此以开发一个多页面型 webapp 为例,给出上面所提出的问题的解决方案。

前端开发环境搭建

主要目录结构

复制代码
- webapp/ # webapp 根目录
- src/ # 开发目录
+ css/ # sass 生成的 css 资源目录
+ img/ # webapp 图片资源目录
- js/ # webapp js&jsx 资源目录
- components/ # 标准组件存放目录
- foo/ # 组件 foo
+ css/ # 组件 foo 的样式
+ js/ # 组件 foo 的逻辑
+ tmpl/ # 组件 foo 的模板
index.js # 组件 foo 的入口
+ bar/ # 组件 bar
+ lib/ # 第三方纯 js 库
... # 根据项目需要任意添加的代码目录
+ tmpl/ # webapp 前端模板资源目录
a.html # webapp 入口文件 a
b.html # webapp 入口文件 b
- assets/ # 编译输出目录,即发布目录
+ js/ # 编译输出的 js 目录
+ img/ # 编译输出的图片目录
+ css/ # 编译输出的 css 目录
a.html # 编译输出的入口 a
b.html # 编译处理后的入口 b
+ mock/ # 假数据目录
app.js # 本地 server 入口
routes.js # 本地路由配置
webpack.config.js # webpack 配置文件
gulpfile.js # gulp 任务配置
package.json # 项目配置
README.md # 项目说明

这是个经典的前端项目目录结构,项目目结构在一定程度上约定了开发规范。业务开发的同学只需关注src目录即可,开发时尽可能最小化模块粒度,这是异步加载的需要。assets是整个工程的产出,无需关注里边的内容是什么,至于怎么打包和解决资源依赖的,往下看。

本地开发环境

我们使用开源 web 框架搭建一个 webserver,便于本地开发和调试,以及灵活地处理前端路由,以koa为例,主要代码如下:

复制代码
<span><span>var</span></span> http = <span><span>require</span></span>(<span><span>'http'</span></span>);
<span><span>var</span></span> koa = <span><span>require</span></span>(<span><span>'koa'</span></span>);
<span><span>var</span></span> serve = <span><span>require</span></span>(<span><span>'koa-static'</span></span>);
<span><span>var</span></span> app = koa();
<span><span>var</span></span> debug = process.env.NODE_ENV !== <span><span>'production'</span></span>;
<span><span>var</span></span> viewDir = debug ? <span><span>'src'</span></span> : <span><span>'assets'</span></span>;
app.use(serve(path.resolve(__dirname, viewDir), {
maxage: <span><span>0</span></span>
}));
app = http.createServer(app.callback());
app.listen(<span><span>3005</span></span>, <span><span>'0.0.0.0'</span></span>, <span><span><span><span>functio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 {</span></span>
console.log(<span><span>'app listen success.'</span></span>);
});

运行node app启动本地 server,浏览器输入http://localhost:8080/a.html即可看到页面内容,最基本的环境就算搭建完成。

如果只是处理静态资源请求,可以有很多的替代方案,如 Fiddler 替换文件、本地起 Nginx 服务器等等。搭建一个 Web 服务器,它能够非常灵活地配置路由和处理动态请求,可以任意定制开发环境的个性化需求用于提升开发效率,总之 local webserver 拥有无限的可能。

定制动态请求

我们的 local server 是localhost域,在 ajax 请求时为了突破前端同源策略的限制,本地 server 需支持代理其他域下的 api 的功能,即 proxy。同时还要支持对未完成的 api 进行 mock 的功能。

复制代码
// app.js
var router = require('koa-router')();
var routes = require('./routes');
routes(router, app);
app.use(router.routes());
复制代码
// routes.js
var proxy = require('koa-proxy');
var list = require('./mock/list');
module.exports = function(router, app) {
// mock api
// 可以根据需要任意定制接口的返回
router.get('/api/list', function*() {
var query = this.query || {};
var offset = query.offset || 0;
var limit = query.limit || 10;
var diff = limit - list.length;
if(diff <= 0) {
this.body = {code: 0, data: list.slice(0, limit)};
} else {
var arr = list.slice(0, list.length);
var i = 0;
while(diff--) arr.push(arr[i++]);
this.body = {code: 0, data: arr};
}
});
// proxy api
router.get('/api/foo/bar', proxy({url: 'http://foo.bar.com'}));
}

webpack 资源管理

资源的获取

ECMAScript 6 之前,前端的模块化一直没有统一的标准,仅前端包管理系统就有好几个。所以任何一个库实现的 loader 都不得不去兼容基于多种模块化标准开发的模块。

webpack 同时提供了对 CommonJS、AMD 和 ES6 模块化标准的支持,对于非前三种标准开发的模块,webpack 提供了 shimming modules 的功能。

受 Node.js 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前端开发者开始采用 CommonJS 作为模块开发标准,npm已经逐渐成为前端模块的托管平台,这大大降低了前后端模块复用的难度。

在 webpack 配置项里,可以把 node_modules 路径添加到 resolve search root 列表里边,这样就可以直接 load npm 模块了:

复制代码
// webpack.config.js
resolve: {
root: [process.cwd() + '/src', process.cwd() + '/node_modules'],
alias: {},
extensions: ['', '.js', '.css', '.scss', '.ejs', '.png', '.jpg']
},
<div class="se-preview-section-delimiter"></div>
$ npm install jquery react --save
<div class="se-preview-section-delimiter"></div>
// page-x.js
import $ from 'jquery';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资源引用

根据 webpack 的设计理念,所有资源都是“模块”,webpack 内部实现了一套资源加载机制,这与 Requirejs、Sea.js、Browserify 等实现有所不同,除了借助插件体系加载不同类型的资源文件之外,webpack 还对输出结果提供了非常精细的控制能力,开发者只需要根据需要调整参数即可:

复制代码
// webpack.config.js
// webpack loaders 的配置示例
...
loaders: [
{
test: /\.(jpe?g|png|gif|svg)$/i,
loaders: [
'image?{bypassOnDebug: true, progressive:true, \
optimizationLevel: 3, pngquant:{quality: "65-80"}}',
'url?limit=10000&name=img/[hash:8].[name].[ext]',
]
},
{
test: /\.(woff|eot|ttf)$/i,
loader: 'url?limit=10000&name=fonts/[hash:8].[name].[ext]'
},
{test: /\.(tpl|ejs)$/, loader: 'ejs'},
{test: /\.js$/, loader: 'jsx'},
{test: /\.css$/, loader: 'style!css'},
{test: /\.scss$/, loader: 'style!css!scss'},
]
...

简单解释下上面的代码,test项表示匹配的资源类型,loaderloaders项表示用来加载这种类型的资源的 loader,loader 的使用可以参考 using loaders ,更多的 loader 可以参考 list of loaders

对于开发者来说,使用 loader 很简单,最好先配置好特定类型的资源对应的 loaders,在业务代码直接使用 webpack 提供的require(source path)接口即可:

复制代码
// a.js
// 加载 css 资源
require('../css/a.css');
// 加载其他 js 资源
var foo = require('./widgets/foo');
var bar = require('./widgets/bar');
// 加载图片资源
var loadingImg = require('../img/loading.png');
var img = document.createElement('img');
img.src = loadingImg;

注意,require()还支持在资源 path 前面指定 loader,即require(![loaders list]![source path])形式:

复制代码
require("!style!css!less!bootstrap/less/bootstrap.less");
// “bootstrap.less”这个资源会先被 "less-loader" 处理,
// 其结果又会被 "css-loader" 处理,接着是 "style-loader"
// 可类比 pipe 操作

require() 时指定的 loader 会覆盖配置文件里对应的 loader 配置项。

资源依赖处理

通过 loader 机制,可以不需要做额外的转换即可加载浏览器不直接支持的资源类型,如.scss.less.json.ejs等。

但是对于 css、js 和图片,采用 webpack 加载和直接采用标签引用加载,有何不同呢?

运行 webpack 的打包命令,可以得到a.js的输出的结果:

复制代码
webpackJsonp([0], {
/***/0:
/***/function(module, exports, __webpack_require__) {
__webpack_require__(6);
var foo = __webpack_require__(25);
var bar = __webpack_require__(26);
var loadingImg = __webpack_require__(24);
var img = document.createElement('img');
img.src = loadingImg;
},
/***/6:
/***/function(module, exports, __webpack_require__) {
...
},
/***/7:
/***/function(module, exports, __webpack_require__) {
...
},
/***/24:
/***/function(module, exports) {
...
},
/***/25:
/***/function(module, exports) {
...
},
/***/26:
/***/function(module, exports) {
...
}
});

从输出结果可以看到,webpack 内部实现了一个全局的webpackJsonp()用于加载处理后的资源,并且 webpack 把资源进行重新编号,每一个资源成为一个模块,对应一个 id,后边是模块的内部实现,而这些操作都是 webpack 内部处理的,使用者无需关心内部细节甚至输出结果。

上面的输出代码,因篇幅限制删除了其他模块的内部实现细节,完整的输出请看 a.out.js ,来看看图片的输出:

复制代码
/***/24:
/***/function(module, exports) {
module.exports = "data:image/png;base64,...";
/***/
}

注意到图片资源的 loader 配置:

复制代码
{
test: /\.(jpe?g|png|gif|svg)$/i,
loaders: [
'image?...',
'url?limit=10000&name=img/[hash:8].[name].[ext]',
]
}

意思是,图片资源在加载时先压缩,然后当内容 size 小于~10KB 时,会自动转成 base64 的方式内嵌进去,这样可以减少一个 HTTP 的请求。当图片大于 10KB 时,则会在img/下生成压缩后的图片,命名是[hash:8].[name].[ext]的形式。hash:8的意思是取图片内容 hushsum 值的前 8 位,这样做能够保证引用的是图片资源的最新修改版本,保证浏览器端能够即时更新。

对于 css 文件,默认情况下 webpack 会把 css content 内嵌到 js 里边,运行时会使用style标签内联。如果希望将 css 使用link标签引入,可以使用ExtractTextPlugin插件进行提取。

资源的编译输出

webpack 的三个概念:模块(module)、入口文件(entry)、分块(chunk)。

其中,module 指各种资源文件,如 js、css、图片、svg、scss、less 等等,一切资源皆被当做模块。

webpack 编译输出的文件包括以下 2 种:

  • entry:入口,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资源合并而成,由 html 通过 script 标签引入
  • chunk:被 entry 所依赖的额外的代码块,同样可以包含一个或者多个文件

下面是一段 entry 和 output 项的配置示例:

复制代码
entry: {
a: './src/js/a.js'
},
output: {
path: path.resolve(debug ? '__build' : './assets/'),
filename: debug ? '[name].js' : 'js/[chunkhash:8].[name].min.js',
chunkFilename: debug ? '[chunkhash:8].chunk.js' : 'js/[chunkhash:8].chunk.min.js',
publicPath: debug ? '/__build/' : ''
}

其中entry项是入口文件路径映射表,output项是对输出文件路径和名称的配置,占位符如[id][chunkhash][name]等分别代表编译后的模块 id、chunk 的 hashnum 值、chunk 名等,可以任意组合决定最终输出的资源格式。hashnum 的做法,基本上弱化了版本号的概念,版本迭代的时候 chunk 是否更新只取决于 chnuk 的内容是否发生变化。

细心的同学可能会有疑问,entry 表示入口文件,需要手动指定,那么 chunk 到底是什么,chunk 是怎么生成的?

在开发 webapp 时,总会有一些功能是使用过程中才会用到的,出于性能优化的需要,对于这部分资源我们希望做成异步加载,所以这部分的代码一般不用打包到入口文件里边。

对于这一点,webpack 提供了非常好的支持,即 code splitting ,即使用require.ensure()作为代码分割的标识。

例如某个需求场景,根据 url 参数,加载不同的两个 UI 组件,示例代码如下:

复制代码
var component = getUrlQuery('component');
if('dialog' === component) {
require.ensure([], function(require) {
var dialog = require('./components/dialog');
// todo ...
});
}
if('toast' === component) {
require.ensure([], function(require) {
var toast = require('./components/toast');
// todo ...
});
}

url 分别输入不同的参数后得到瀑布图:

webpack 将require.ensure()包裹的部分单独打包了,即图中看到的[hash].chunk.js,既解决了异步加载的问题,又保证了加载到的是最新的 chunk 的内容。

假设 app 还有一个入口页面b.html,那麽就需要相应的再增加一个入口文件b.js,直接在entry项配置即可。多个入口文件之间可能公用一个模块,可以使用CommonsChunkPlugin插件对指定的 chunks 进行公共模块的提取,下面代码示例演示提取所有入口文件公用的模块,将其独立打包:

复制代码
var chunks = Object.keys(entries);
plugins: [
new CommonsChunkPlugin({
name: 'vendors', // 将公共模块提取,生成名为`vendors`的 chunk
chunks: chunks,
minChunks: chunks.length // 提取所有 entry 共同依赖的模块
})
],

资源的实时更新

引用模块,webpack 提供了require() API(也可以通过添加 bable 插件来支持 ES6 的import语法)。但是在开发阶段不可能改一次编译一次,webpack 提供了强大的热更新支持,即 HMR(hot module replace)

HMR 简单说就是 webpack 启动一个本地 webserver(webpack-dev-server),负责处理由 webpack 生成的静态资源请求。注意 webpack-dev-server 是把所有资源存储在内存的,所以你会发现在本地没有生成对应的 chunk 访问却正常。

下面这张来自 webpack 官网的图片,可以很清晰地说明moduleentrychunk三者的关系以及 webpack 如何实现热更新的:

enter0 表示入口文件,chunk1~4 分别是提取公共模块所生成的资源块,当模块 4 和 9 发生改变时,因为模块 4 被打包在 chunk1 中,模块 9 打包在 chunk3 中,所以 HMR runtime 会将变更部分同步到 chunk1 和 chunk3 中对应的模块,从而达到 hot replace。

webpack-dev-server 的启动很简单,配置完成之后可以通过 cli 启动,然后在页面引入入口文件时添加 webpack-dev-server 的 host 即可将 HMR 集成到已有服务器:

复制代码
...
<body>
...
<script src="http://localhost:8080/__build/vendors.js"></script>
<script src="http://localhost:8080/__build/a.js"></script>
</body>
...

因为我们的 local server 就是基于 Node.js 的 webserver,这里可以更进一步,将 webpack 开发服务器以中间件的形式集成到 local webserver,不需要 cli 方式启动(少开一个 cmd tab):

复制代码
// app.js
var webpackDevMiddleware = require('koa-webpack-dev-middleware');
var webpack = require('webpack');
var webpackConf = require('./webpack.config');
app.use(webpackDevMiddleware(webpack(webpackConf), {
contentBase: webpackConf.output.path,
publicPath: webpackConf.output.publicPath,
hot: true,
stats: webpackConf.devServer.stats
}));

启动 HMR 之后,每次保存都会重新编译生成新的 chnuk,通过控制台的 log,可以很直观地看到这一过程:

公用代码的处理:封装组件

webpack 解决了资源依赖的问题,这使得封装组件变得很容易,例如:

复制代码
// js/components/component-x.js
require('./component-x.css');
// @see https://github.com/okonet/ejs-loader
var template = require('./component-x.ejs');
var str = template({foo: 'bar'});
function someMethod() {}
exports.someMethod = someMethod;

使用:

复制代码
// js/a.js
import {someMethod} from "./components/component-x";
someMethod();

正如开头所说,将三种语言、多种资源合并成 js 来管理,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

对于新开发的组件或 library,建议推送到npm仓库进行共享。如果需要支持其他加载方式(如 RequireJS 或标签直接引入),可以参考 webpack 提供的 externals 项。

资源路径切换

由于入口文件是手动使用 script 引入的,在 webpack 编译之后入口文件的名称和路径一般会改变,即开发环境和生产环境引用的路径不同:

复制代码
// 开发环境
// a.html
<script src="/__build/vendors.js"></script>
<script src="/__build/a.js"></script>
// 生产环境
// a.html
<script src="http://cdn.site.com/js/460de4b8.vendors.min.js"></script>
<script src="http://cdn.site.com/js/e7d20340.a.min.js"></script>

webpack 提供了HtmlWebpackPlugin插件来解决这个问题,HtmlWebpackPlugin 支持从模板生成 html 文件,生成的 html 里边可以正确解决 js 打包之后的路径、文件名问题,配置示例:

复制代码
// webpack.config.js
plugins: [
new HtmlWebpackPlugin({
template: './src/a.html',
filename: 'a',
inject: 'body',
chunks: ['vendors', 'a']
})
]

这里资源根路径的配置在output项:

复制代码
// webpack.config.js
output: {
...
publicPath: debug ? '/__build/' : 'http://cdn.site.com/'
}

其他入口 html 文件采用类似处理方式。

辅助工具集成

local server 解决本地开发环境的问题,webpack 解决开发和生产环境资源依赖管理的问题。在项目开发中,可能会有许多额外的任务需要完成,比如对于使用 compass 生成 sprites 的项目,因目前 webpack 还不直接支持 sprites,所以还需要 compass watch,再比如工程的远程部署等,所以需要使用一些构建工具或者脚本的配合,打通研发的链路。

因为每个团队在部署代码、单元测试、自动化测试、发布等方面做法都不同,前端需要遵循公司的标准进行自动化的整合,这部分不深入了。

附上笔者根据本篇的理论所完成的一个前端自动化解决方案项目模板:
webpack-bootstrap

(完)。

参考文章


感谢徐川对本文的审校。

给InfoQ 中文站投稿或者参与内容翻译工作,请邮件至 editors@cn.infoq.com 。也欢迎大家通过新浪微博( @InfoQ @丁晓昀),微信(微信号: InfoQChina )关注我们,并与我们的编辑和其他读者朋友交流(欢迎加入 InfoQ 读者交流群)。

2015-10-09 07:2921234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发现更多内容

【论文速读】| CHEMFUZZ: 大语言模型辅助模糊测试用于量子化学软件缺陷检测

云起无垠

国内低代码哪家强?深入探讨低代码选型关键指标和评估模型

牛刀专业低代码

低代码开发平台 国内低代码 低代码选择 低代码平台比较 低代码排名

如何在云电脑串流中实现多屏操作

青椒云云电脑

云电脑 云电脑平台

Ubuntu22.04.1上mosquitto安装及mosquitto-auth-plug认证插件配置

百度搜索:蓝易云

Linux ubuntu 运维 云服务器 mosquitto

基于istio实现多集群流量治理

华为云开发者联盟

istio 华为云 华为云开发者联盟 多集群 企业号2024年4月PK榜

智能制造与AI大模型

百度开发者中心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大模型 智能制造

【精选】发布应用到应用商店的基本介绍

大模型工程化落地,足够细分的优质数据是关键

澳鹏Appen

AI工程化 数据标注 训练数据 大模型 LLM

电脑配置差卡顿?试试云电脑

青椒云云电脑

云桌面 云电脑平台

一键生成视频!用 PAI-EAS 部署 AI 视频生成模型 SVD 工作流

阿里云大数据AI技术

人工智能

直观易用的大模型开发框架LangChain,你会了没?

京东科技开发者

新质生产力与数字化转型:驱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双引擎

天津汇柏科技有限公司

数字化转型 新质生产力

青椒云桌面玩转AIGC应用部署

青椒云云电脑

云桌面 AIGC

户外LED电子广告屏市场

Dylan

技术 广告 应用 LED LED显示屏

从零开始搭建云呼叫中心之FreeSwitch实战

京东科技开发者

华为云发布CodeArts API,为API护航

华为云开发者联盟

API 华为云 华为云开发者联盟 华为云CodeArts 企业号2024年4月PK榜

大模型分布式训练并行技术

百度开发者中心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大模型

企业架构设计原则之品质均衡性(二)

凌晞

企业架构 架构设计 架构设计原则

Meta Earth:模块化公链的技术革新与市场潜力解析

股市老人

聚焦工业边缘需求,英特尔与阿普奇携手发布创新解决方案

E科讯

ubuntu22.04搭建verilator仿真环境

百度搜索:蓝易云

c++ Linux ubuntu 云服务器 Verilator

Linux CentOS7 awk的反转功能

百度搜索:蓝易云

云计算 Linux 运维 云服务器 awk

Meta Earth:模块化公链的技术革新与市场潜力解析

股市老人

SQL事前巡检插件

京东科技开发者

从商品图到海报生成 京东广告AIGC创意技术应用

京东零售技术

广告 AIGC 企业号 4 月 PK 榜

获取体育视频源数据与搭建自主体育直播平台源码的作用

软件开发-梦幻运营部

企业架构设计原则之品质均衡性(三)

凌晞

企业架构 架构设计

云桌面厂商哪一个更好?

青椒云云电脑

云桌面 云桌面厂家

几个编程、创新和AI领域的网站

算AI

人工智能 编程 创新

laravel报错误信息Carbon\Exceptions\InvalidFormatException

百度搜索:蓝易云

php laravel Linux 运维 云服务器

Unity中pivot和center的区别

百度搜索:蓝易云

Linux 游戏 Unity 云服务器 搭建网站

基于webpack搭建前端工程解决方案探索_架构/框架_杨德模_InfoQ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