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公司地平线 10 月 24 日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募资总额达 54.07 亿港元(约 49.61 亿元人民币),成为港股今年最大的科技 IPO。
上市首日,地平线机器人 -W 开盘价报 5.12 港元,大涨 28.2%。但下午股价冲高后回落,收盘较开盘跌 20%。
招股书显示,地平线 2021 年、2022 年、2023 年分别录得收入约 4.67 亿元、9.06 亿元、15.52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82.3%;2024 年上半年收入约 9.35 亿元,同比增长 151.6%。
地平线成立以来,曾获得多次投资,投资方包括上汽、广汽、长城、比亚迪、一汽,英特尔、云锋基金、五源资本、红杉资本、高瓴、黑石、SK Hynix、宁德时代、立讯精密、星宇股份、韦尔股份、舜宇光学等股东,累计融资超 34 亿美元(当前约 239.7 亿元人民币)。
官方资料显示,地平线的市场定位是「乘用车高级辅助驾驶(ADAS)和高阶自动驾驶(AD)解决方案供应商」, 地平线软硬一体解决方案目前已获得 27 家 OEM(42 个 OEM 品牌)采用,已应用于 290 款 车型 ,且中国十大 OEM 均已选择地平线的智驾解决方案。
从 AIoT 到智能驾驶,战略重新聚焦的九年征程
地平线成立于 2015 年,其创始人余凯博士是国际知名的机器学习专家,曾于 2012 年 4 月至 2015 年 6 月担任百度研究院副院长,负责推动百度在 AI 领域的基础架构建设,并成功邀请吴恩达加盟,共同打造了百度的人工智能体系。他还曾在 NEC 美国研究院担任实验室主任,是全球最早从事深度神经网络研发的学者之一。
地平线在创业初期同时布局了 智能驾驶和 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两大业务方向。AIoT 业务为公司带来了可观的收入,2019 年接近两亿元。然而,余凯意识到,尽管 AIoT 市场广阔,但其碎片化严重,各个垂直领域难以实现规模化,资源投入与回报不成正比。
彼时,正值新能源汽车行业陷入寒冬,蔚来、小鹏、理想等“新势力”车企纷纷面临融资困境。在此背景下,余凯却做出了一个异常大胆的决定——全面裁撤 AIoT 业务,聚焦智能驾驶领域。这一战略决策意味着公司需要重新定义目标和核心资源的分配,虽然当时地平线的资金储备充足,业务稳步推进,但为了聚焦未来的增长点,余凯依然坚持推动公司专注于更具战略价值的智能驾驶。
商业化落地与市场挑战
发展至今,地平线已经推出了多个版本的智能驾驶芯片,覆盖从 L2 辅助驾驶到 L4 高阶自动驾驶。2017 年发布的征程 1,是公司推出的首款智能芯片;2019 年,地平线发布了中国首款车规级智能芯片征程 2;2021 年,推出了集成自动驾驶和智能交互的全场景整车智能中央计算芯片征程 5;2024 年,最新的征程 6 系列也已面世,可覆盖不同的智能驾驶场景,提供灵活的计算方案。
截至 2024 年 10 月,征程系列芯片累计出货量超过 600 万套,成为市场份额仅次于英伟达的汽车计算平台供应商。然而,面对英伟达、Mobileye、特斯拉等全球竞争对手,以及华为、黑芝麻智能、Momenta 等国内厂商的快速崛起,地平线的市场地位并非无懈可击。
地平线的市场策略与友商有所不同,其产品定位更加开放,采用“芯片 + 算法参考 + 工具链”的模式,积极与国内外多家车企展开合作。2022 年,地平线与奇瑞、大众等车企达成战略合作,这些合作让地平线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得以快速应用于多个车型。但未来,随着车企自研芯片的趋势加深,比如蔚来、小鹏等企业可能选择自研芯片,地平线的客户依赖度也将受到挑战。
写在最后
余凯常被问及“科学家是否适合创业”的问题,他在创立地平线后亦不断探索如何平衡科学家与企业家这两种身份。对于这个话题,余凯认为,科学家创业的最大挑战在于如何实现商业化,许多失败的公司并不是输在技术上,而是没能打造出高效的商业运营。他强调,地平线的成功在于客户导向的文化,而不是一味追求技术创新。
智能汽车转型是大势所趋,正在重塑汽车、出行和道路运输行业,有统计显示,这些行业 2023 年全球规模估计达 13 万亿美元。得益于近年技术高速发展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自动驾驶 / 智能驾驶功能在当下的汽车中变得越来越普遍。
不过,于地平线而言,成功上市只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阶段,其未来发展仍充满着挑战,能否在技术与市场的竞赛中持续保持领先地位,还有待时间验证。
参考链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