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AWS(Amazon Web Service) 开始于 2006 年 3 月 14 日 Amazon S3 的发布,距今已经有十年的时间了。云计算改变了企业对数据的存储、处理和分析的过程,开启了云计算时代的到来,形成了极其火爆的技术生态圈,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
在 2016 年云计算十岁生日之际,InfoQ 策划了云计算十年热点系列文章,为大家梳理云计算这十年的变化,技术圈的生态状况,从历史、背景、格局、趋势、机会这 5 个角度来看云计算时代,回顾以前,激励以后。本文是概述篇。
业务的变迁带动了 IT 的创新
从亚马逊开始提供云计算服务到亚马逊 AWS 服务正式成为盈利的业务,云计算从探索观望阶段进入实质发力阶段。回顾这十年,云计算在国内国外经历了各种风浪,最终形成了现在的格局。
十年前的企业 IT 环境,是一个相当稳定的格局。国外 IBM、EMC、Cisco、Intel 等大厂牢牢地占据了企业 IT 的硬件基础设施提供者的龙头位置;在传统企业中间件领域,国外各个大厂通过收购及产品方案组合,将 Total Solution 完全把握在手里。围绕着这些大厂的 Total Solution,有众多生态链上的小公司,为这个 Total Solution 填补空缺。
(点击放大图像)
图1 传统IT 向云IT 的转型
以IBM 为例,如图1 左侧所示,IBM 作为企业IT 的实际领导者,通过对“五朵金花”的收购以及后期对于HPC 和Big Data 领域的收购,构成了自己软件服务部SWG 的基本格局,将Web 中间件(WebSphere)、数据库服务(DB2)、办公软件(Lotus)、IT 流程(Tivoli)、和企业软件开发能力(Rational),还有后期对Platform Computing 的收购,有机地通过技术服务(GTS)和业务咨询(GBS)整合打包在一起,将完整的方法论和企业IT 模型灌输给企业IT 的实践者们。
如果在10 年前我们作为IT 毕业生找工作,我们有90% 的可能性是加入一家IT 行业内的垄断企业,作为一个细分领域的实践者和螺丝钉。
作为云计算的先行者,AWS 打破了这个平衡。亚马逊是从卖书做电商做起,首先给小企业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在同等的服务平台上和原有的行业垄断企业竞争。AWS 平台将众多个人和小商家聚集在一起,让他们和大的商家平等地一起面对同样的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用户在网上,比线下的店面有更多的选择。在业务的推动下,这些小企业的IT 需求也蓬勃发展起来:他们不需要笨重的独立软件,不需要昂贵的专家服务,不需要高大上的咨询,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能用、可靠并且灵巧的IT 环境。AWS 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商机,针对这个客户群体首先推出了S3 和EC2 的服务,满足这类客户群体最基础的机器、存储、网络和最基本的安全的需求。
在美国,IDC 托管业务相当成熟,为了避免在业务初始阶段和成熟的产业形态发生激烈竞争,亚马逊关注于增量业务,将弹性需求作为首要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虚拟化技术降低单位资源的价格,通过弹性提供增量服务的能力。弹性作为区别于传统IT 托管的主要特性,广受追捧。Netflix 视频播放,Zenga 游戏等弹性特征明显的应用,作为早期典型的云应用,塑造了云计算的基本应用场景,在现在国内的乐视云和金山云上都有这种思路的影子。
当大量中小企业得到发展的机会,IT 层面的创新也到来了。传统笨重的IT 流程架构不再适应创业创新型的中小企业的环境,云计算作为IT 架构的抽象重塑,反向又带来了新的业务创新的机会。在这样的一个一个周期的迭代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亚马逊的成熟壮大,也看到了大量硅谷创新创业企业的高速发展。
与这个趋势对应,就是大量开源软件的兴起。如图1 右侧所示,对应于传统的层次划分,开源的OpenStack+Linux+KVM 等对应于传统的基础资源、Apache 中间件、Hadoop 大数据平台、MongoDB 和MySQL 非关系型数据库、Jenkins 等开源开发工具,在整个创新型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大量的SaaS 拉低了服务的门槛,但为得到同样的企业服务品质,依然需要付出相应的费用,只不过以支付服务的方式(按需付费)代替了买断的方式。
在这个趋势上,传统的软件License 售卖的方式被软件服务的方式所替代;传统的企业基础架构、中间件、及应用的模式,被IaaS、PaaS、以及SaaS 所替代;传统的开发、测试、实施的标准企业IT 搭建流程,也被新兴的DevOps 的方式所替代;开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系统工程师的角色渐渐模糊,出现了所谓全栈工程师的称谓;一个传统6 个月的发布周期,缩短为2 个星期就有的一个迭代。
这里面有个误区,就是VMware 带动了云的生态。但在实际上,VMware 只是一种降低传统IT 成本的手段。在整个IT 领域,一直都在进行着IT 优化,各种流程简化及效率提升的创新通过VMware 的技术完美地体现出来,但VMware 在核心逻辑上,还是严格遵从传统企业IT 流程的思路,在业务层面的创新不多,虽然在技术层面创新不少。
谁在大力推广云计算
在国内国外,推广公有云计算的包含三类厂商,如图2 所示。运营商系、互联网系和IDC 系。IDC 由于本身的技术体系特质以及合作伙伴特质,往往在分类中会并入互联网系或者运营商。为了简化分类,这里将两类对象做了简单的比较。
(点击放大图像)
图2 中国市场公有云服务能力综合指数
IDC 厂商,国内的代表就是世纪互联、光环新网等,国外就是 Rackspace 等传统托管厂商。云计算帮助这些厂商提高单机架的主机容量,提升单位机架的价值。
运营商,国内的代表就是三大运营商,国外就是德意志电信、美国 AT&T。这些厂商有机房优势和带宽优势,尤其是带宽优势。在国内,运营商在带宽领域的垄断以及通过垄断所带来的带宽超额利润,可以在不收机房价钱的情况下,通过带宽的持续流水实现收益。因此更精细化的网络管理使用,是运营商的核心诉求。
互联网企业,国外就是 AWS 为代表,国内就是阿里京东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他们通过自己在云计算领域的实践,淘宝天猫商城及京东商城的实践,以云应用(SaaS)的角度切入,将自己的技术体系连同业务经验同时输出给外面的公司。
这三类公司的客户体系也大有不同:在国内,IDC 公司以传统企业客户托管业务为主;运营商以政企背景客户为主;互联网云公司以互联网和自己生态中的公司为主。
推广私有云的公司,基本都源于之前的 IT 运维技术服务公司,以及 IT 外包托管公司。比如在国内的华为、浪潮、和曙光,以及本地化的各个外企,比如 IBM 和 HP。私有云作为 IT 重构的一个主要方向,衍生出了软件定义环境(SDE)的概念,将软件和硬件进行解耦,将应用和软件功能模块解耦、和服务和软件应用解耦。
这里大概就能看出两种云形态及企业诉求的不同。私有云关注 IT 的效率,而在公有云里,IDC 和运营商不仅关注 IT 的效率,同时也关注在互联网云公司 IT 流程的简化。
混合云作为一种过渡形态连接了私有云和公有云。对于那些对私有云成本有担心,但又对公有云不放心的客户,通过使用混合云得到了两种架构的好处,并避免了其中任何一种架构所带来的隐患。
在公有云和私有云的演进过程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在网络领域清晰的层次结构,类似于 TCP/IP 协议的分栈结构。而 IaaS 技术,在整个云平台的分栈结构中,类似于网络领域关键的 TCP/IP 层协议。这也是我们看到类似于 OpenStack 开放平台的成功,以及 Docker 容器化技术的兴起。
谁在使用云计算
创业创新企业无疑是云计算的第一批试水客户。诉求相对简单,对成本敏感,以及对于快速迭代的要求,都是塑造了第一批云计算的技术特性。政府作为云计算的重要推手,对于云计算所带来的资源消耗成本降低和运维体系效率的提升有着明确的需求。然后,中国政府对于安全、政策和数据的保守,导致很多云计算项目有始无终,雷声大雨点小。相反,看国外对于政策法规的连续性,以及技术体系的严密性,使得云计算很快就突破了行业里的标准渗透率,云计算很快地被传统企业所接受进入非 IT 领域的传统业务优质的客户群体。国内云计算的市场占有率和产生的实际价值迟迟没有达到预期,之前及现在很多云计算项目不成功,起到了相反的示范效果。
在公有云的需求上不去的情况下,私有云依然停留在做项目的阶段。自主安全可控作为国家策略,经常会被用作为云而云的借口。在业务场景不清晰的情况下,单纯无目的的做云也是我们在国内看到的实际状况。
如果我们广泛分析在现在的任何公有云上,都有大量的自服务账号,对云资源消耗量大,但是对于收入贡献却很小。这也是中国做云的一个实际问题。在国外,中小企业对于收入贡献是巨大的,但是国内,为吸引这些中小企业客户所花费的成本,甚至超过了这些中小企业所带来的收益。此外,公有云服务厂商承担了大量由于客户不规范导致的法律问题,也影响了公有云服务厂商对这些中小企业更好的服务。
云计算的发展方向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云计算?我们需要云计算吸引什么样的客户?阿里在推钉钉,腾讯在推广企业微信,Slack 成功融资,微软成功地将单机版 office 转化成了 office365。毫无疑问,企业是云计算行业最重要的客户来源。企业入口,以及能够吸引企业客户的应用,将是未来需要争夺的一个高点。在云计算平台领域,从地板到应用,更完整的产业链,以及基于自身品牌背景形成的闭环,无疑是各个云公司所关注的重点方向。
云计算打通 IT 之间的孤岛,而在云计算之上的大数据,打通的是企业信息之间的孤岛。未来的 IT 是一个彼此联通的云 IT,企业的大同指日可待!
作者简介
杨海明博士, 2015 年 9 月加入京东云,全面负责京东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技术方向。在加入京东云前,他曾担任 IBM 大中华区首席云计算及 OpenStack 技术架构师,负责 IBM 在中国 OpenStack 技术的研发和 IBM 云平台 IaaS,IaaS+,以及与业务集成的端到端技术落地。在此之前他在美国思科工作 5 年,负责思科全球数据中心的资源统一管理平台研发运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得本科和硕士学位,之后在美国 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RPI 获得电子工程博士学位。
感谢陈兴璐对本文的审校。
给InfoQ 中文站投稿或者参与内容翻译工作,请邮件至 editors@cn.infoq.com 。也欢迎大家通过新浪微博( @InfoQ , @丁晓昀),微信(微信号: InfoQChina )关注我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