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我国“十四五”时期信息化发展作出部署安排。《规划》提出,到 2025 年,数字中国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信息化发展水平大幅跃升。数字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完备,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形成,数字经济发展质量效益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数字社会建设稳步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水平全面提升,数字民生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数字化发展环境日臻完善。
《规划》要求到 2025 年数字中国发展指数从 2020 年的 85 提高到 95,并明确数字设施、创新能力、产业转型、政务服务等 4 个方面和 17 个量化指标。
其中“数字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完备”主要包括 5G 网络普及应用,明确第六代移动通信(6G)技术愿景需求。北斗系统、卫星通信网络商业应用不断拓展。IPv6 与 5G、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领域融合创新发展,电网、铁路、公路、水运、民航、水利、物流等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数据中心形成布局合理、绿色集约的一体化格局。以 5G、物联网、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数字基础设施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形成”具体来看有以下事项: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集成电路、基础软件、装备材料、核心元器件等短板取得重大突破。网信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生态体系基本形成,自由灵活创新市场机制有效建立,国家级共性基础技术平台初步建成,开源社区生态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信息化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基本形成,人才培育引进和激励保障机制更加健全。
整体来看,《规划》围绕确定的发展目标从 8 个方面部署了 10 项重大任务,这里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其中一项是强化关键信息技术创新,具体内容是:完善信息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创新顶层设计,实行“揭榜挂帅”等制度,深化创新链与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相互融合支撑,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统筹通信技术、先进计算、安全技术等领域的产业布局。强化市场化和产业化引导,加强重点领域核心技术短板重点突破和集中攻关。
数字化建设也是重大任务之一,《规划》提出要建设物联数通的新型感知基础设施。加快公共安全、交通、城管、民生、生态环保、农业、水利、能源等领域公共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推动将行业物联网纳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加快制定跨部门、跨厂商、跨行业的统一平台规范。
同时,围绕落实重大任务,《规划》设立了 5G 创新应用工程、“智能网联”设施建设和应用推广工程、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建设工程、空天地海立体化网络建设和应用示范工程、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工程、大数据应用提升工程、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工程、信息技术知识产权与标准化创新工程、信息技术产业生态培育工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程、信息消费扩容提质工程、智慧公安建设提升工程、人工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工程、应急管理现代化能力提升工程、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提升工程、数字公共服务优化升级工程、“数字丝绸之路”共建共享工程等 17 个重点工程。
至于前面所提到的“强化关键信息技术创新”任务,其关联工程是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工程,包含以下两点内容:
加快集成电路关键技术攻关。推动计算芯片、存储芯片等创新,加快集成电路设计工具、重点装备和高纯靶材等关键材料研发,推动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微机电系统(MEMS)等特色工艺突破。
提高重点软件研发水平。面向关键基础软件、高端工业软件、云计算、大数据、信息安全、人工智能、车联网等重点领域和重大需求,加强重点软件的开发。加快软件知识产权保护与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网信办刊登答记者问提到,规划根据“十四五”规划纲要中主要目标和重点内容,把基础能力、战略前沿、民生保障等摆在了优先位置,确定了 10 项优先行动。其中,围绕提升数字化发展基础能力,从推动全面数字化转型角度出发,部署了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企业数字能力提升、前沿数字技术突破 3 个优先行动。
详情参见:《“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
评论 1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