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品开发生命周期中的交付环节,前端设计团队的协同效率对于产品的发布进度具有决定性影响。近年来,行业内涌现出一系列卓越的设计协作工具以优化这一流程。其中,一款名为 Motiff 的 AI 赋能用户界面设计工具一问世就迅速走红。
Motiff 是一款功能集复杂的在线 UI 设计工具,它同时踩中了可视化编辑器、地图、仿桌面三大前端深坑。
为了保证 Motiff 的发布质量,Motiff 的研发团队在一开始就没有采用传统的分支发布 + 人工测试方案,而是使用主干开发 + 自动化测试的方案,在实现了高频发布的情况下,仍然很好地保证了软件质量。
为什么 Motiff 会选择这个方案,会遇到哪些坑?将于 4 月 18-20 日在北京举办的 QCon 全球软件开发大会邀请到了看云软件(Motiff)研发经理张宇辰前来分享 Motiff 的高效能高质量开发实践。
张宇辰老师毕业后一直在互联网研发领域工作。曾经在网易有道任职,自 2012 年开始在猿辅导,担任过前端工程师、服务端工程师、业务研发经理、基础架构负责人等多种不同职能角色。对于前后端软件开发、技术管理有着丰富经验。
其本次分享的思路大致如下——
先交代 Motiff 的项目背景,介绍为什么选择主干开发的方案——鉴于 Motiff 系统复杂性及其庞大的 Case 空间特性,潜在 Bug 发生的概率显著提升。传统分支开发 + 精细化发布的模式往往导致 bug 集中显现,造成资源浪费并降低整体开发效能。因此,Motiff 团队采用持续集成策略。
讲解主干开发的思路——Motiff 通过采纳主干开发方式,内生性地强化了对持续集成的依赖,并迫使团队在开发流程中的多个关键节点实现风险管控。具体策略着重于将风险控制点向开发前期(测试左移)和发布后阶段(测试右移)均衡分布。
然后分享测试左移和右移的关键实践。
他表示,这些方案并不是在一开始就被设计出来的,而是团队在两年多的开发过程中自发形成。因此,关于 Motiff 团队如何进行自我改善,以及技术管理者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如何放手团队,又有哪些关键环节是管理者必须亲力亲为的,也是本次分享的重点。
在交流主干开发实践的内容部分时,张老师特别提及了他最想分享的「特性开关系统」,原因不在于这个系统有多先进,而在于:“它极度简单,但极致好用,维护成本贼低,如果要用四个字形容它的开发体验,那就是——有手就行。”
如果你对主干开发实践和这个神奇的特性开关系统感兴趣,也对——团队不写测试,每次发版都要熬夜,开发一周,进入测试后 Bug 不收敛,合并代码一合一星期等问题的答案感兴趣,欢迎来 QCon 北京 2024,听张老师的分享,和他面对面交流。
本次 QCon 大会推出全新主题——全面进化,并策划了大模型场景化落地、大模型产品设计、大模型推理加速、高质量架构、单体 vs 微服务、可观测、性能优化、下一代生产力工具、开源产品的商业闭环、最新编程语言、数据质量与治理、大前端前沿技术、自研 OS 时代的大终端等超多精彩专题。
全年会议 7 折特惠购票,仅限 1 月,咨询购票可联系票务经理 17310043226 。目前大会议题同步征集中,点击此处查看详情,期待与各位开发者现场交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