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IDEA 数字经济研究院六大前沿产品发布,沈向洋:我们正从人口红利过渡到工程师红利

  • 2021-11-22
  • 本文字数:2087 字

    阅读完需:约 7 分钟

IDEA数字经济研究院六大前沿产品发布,沈向洋:我们正从人口红利过渡到工程师红利

11 月 22 日,由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深圳市福田区科技创新局和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International Digital Economy Academy, 简称“IDEA”)联合举办的 2021 IDEA 大会在深圳福田开幕。大会以“The World Needs a Few Good IDEAs”为主旨,围绕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展开讨论。


上午,IDEA 创院理事长、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博士作为主讲人,携 IDEA 研究院的科学家们,首次对外重磅发布研究院成立一年以来的六大科研产品,并就 AI 时代下的技术发展、商业落地、最新趋势、价值理念等议题做了精彩阐述。

成立 IDEA 的初衷


沈向洋理事长开场即用贝尔发明电话的一则故事引出了三个观点:第一,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人工智能或许还停留在科幻故事和机器人的阶段,IDEA 大会希望做前沿技术和大众之间的桥梁,陪伴大家一起拥抱新技术的到来;第二,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和模式创新中,科技创新是最具颠覆性的,IDEA 愿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前进和落地为使命,为科学和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第三,大会的初衷就是做一场别具意义的成果发布会,如同 100 多年前,贝尔激动地通过听筒向世界发出划时代的第一声问候。


沈向洋表示,一年前成立 IDEA,聚焦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产业和前沿科技研究,就是希望能够汇集一群有想法(idea)的人,寻找在相关领域解决问题的新方案。在他看来,以互联网、信息化为代表的浅层次、低层次的数字化,需要加快转型到以人工智能、智能化为代表的深层次、高层次的数字化。


IDEA 在会上对外发布了研究院成立一年以来的六大科研产品,分别是“封神榜大模型”、“ReadPaper 论文阅读平台”、“BIOS 医疗知识图谱”、“墨群 KaaS 区块链服务平台”、“安全协处理器 SPU”、“FinRL Meta”,期待它们可以在未来创造更多价值。


IDEA 数字经济研究院六大前沿产品发布

三大新趋势


站在时代发展的最前沿,沈向洋总结了三个科技发展新趋势。


首先是从摩尔定律到黄氏定律的改变。过去,摩尔定律下半导体行业快速发展,驱动了一系列科技创新;如今,黄氏定律兴起,大胆预测 GPU 将推动 AI 性能实现逐年翻倍;未来,黄氏定律能否代替摩尔定律,引领几十年芯片行业的发展,值得关注。


其次是从聚焦计算结果到重视计算过程的转化。深度学习的出现,打通了各行各业的界限阻隔,同时计算也远超工具范畴成为了平台,引发人们对于计算过程是否公开透明、安全隐私的担忧和重视。


最后是从人口红利到工程师红利的过渡。中国的 AI 科技已经取得长足进步,未来发展还需要培养、积累更多的人才,人才是第一资源。


沈向洋认为,做 AI 要兼顾纵横两个方向的发展,拓展研究领域的同时也要深耕产业。在他看来,未来 AI 在金融、医疗和工业三个领域都有巨大发展空间。在金融领域,AI 有望超越人类,在投资、信贷、风控等方面提供更实时、更高效的决策。在医疗领域,AI 的重要性在疫情之下更加凸显,未来可在构建更加开放的医疗知识图谱方面大有作为。在工业领域,AI 可以赋能智能制造,帮助实体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中国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未来,AI 产业的长足发展,需要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人们参与其中。


沈向洋指出,做 AI、做技术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在新技术不断蜕变的同时,要保证新技术能落在实处,作用于每条产品线上。为此,IDEA 躬身实际业务场景,向上联合了万科、美团、九坤这样行业内的领军企业成立联合实验室,向下用共建 CTO 工作室的模式赋能初创企业和中小型企业,构建开放的数字经济产业生态。然而,技术落地并非易事,时代步伐也从未停止,沈向洋表示 IDEA 唯有与企业携手推动产业化落地工作,把科技成果真正地转化为切实的商业和社会价值,才能从容地应对现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

我们都是 AI 时代的原住民


谈到 AI 时代,沈向洋提及了今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他与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的对话。相比基辛格有关人工智能可能会终结人类科学启蒙时代的看法,沈向洋表示,“我们都是 AI 时代的原住民,必须探索未来如何和人工智能共生存共成长。”


探索的过程离不开创新创业的精神,在他看来,深圳和 IDEA 都具有创业者的基因。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企业的深度参与下,他希望 IDEA 将来可以打造一个覆盖政、产、学、研的创新闭环,为社会培养一大批优秀的科研和产业人才。他相信,有了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IDEA 一定能够为深圳、大湾区和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沈向洋谈到 IDEA 数字经济研究院对未来的展望

 

关于 IDEA 大会


大会由 IDEA 创始人沈向洋博士发起,目的是在大湾区搭建一个技术分享和力量凝聚的国际化交流平台。大会汇集顶尖 AI 研究员、科学家与工程师,邀请领军企业家、精英创业团队展开交流与合作,旨在促进技术与产业融合,推动新思想、新技术、新人才、新业态汇聚深圳、扎根深圳,带动深圳乃至大湾区万亿级数字经济产业发展。

 

关于 IDEA


IDEA 是一家面向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产业和前沿科技的国际化创新型研究机构,坐落于深圳市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内,目前已聚集一批包括院士、全球著名大学教授、世界知名开源系统发明人在内的国际一流技术专家。IDEA 立足于社会经济需求研发颠覆式创新技术,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力求让全世界更多人从数字经济发展中获益。

2021-11-22 14:163280
用户头像
蔡芳芳 InfoQ主编

发布了 804 篇内容, 共 578.6 次阅读, 收获喜欢 2801 次。

关注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发现更多内容

宜兴牵手百度智能云共建人工智能应用中心,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百度大脑

人工智能

如何科学制定和管理项目计划?

万事ONES

项目管理 ONES 项目经理

毕昇JDK:为啥是ARM上超好用的JDK

华为云开发者联盟

Java 华为 jdk Openjdk 毕昇 JDK

建信金科大咖访谈:ISO20000及ISO27001标准体系解读

金科优源汇

Flink + Iceberg 在去哪儿的实时数仓实践

Apache Flink

flink

我人生的里程碑之【作为独立开发者,第一次承接外包项目的心得经历,也许说出你的心声哦!】

码界西柚

程序人生 6月日更

《原则》(九)

Changing Lin

6月日更

创业邦南立新:搭建创新生态,是奔向万亿美金市值的必经之路

创业邦

如何针对美工与设计师的Maya工具进行版本控制

龙智—DevSecOps解决方案

百度灵医智惠明星案例获人民日报点赞:智慧医疗让看病更便捷

百度大脑

人工智能 智慧医疗

程序员需要了解数据库知识么?

escray

学习 极客时间 朱赟的技术管理课 6月日更

Kubernetes学习笔记之Calico CNI Plugin源码解析(二)

360技术

开源之夏来啦,欢迎报名 Apache APISIX 项目!

API7.ai 技术团队

开源 后端 技术人生 API 网关

在外包5年,每天读写删改,突然发现跳不出来了

Java架构师迁哥

☕️【Java技术之旅】带你一起探究String类不可变的特性

码界西柚

string 原理 字符串 6月日更

阿里云官方出品:全面总结阿里云云原生架构方法论与实践经验

尹文敏

云计算 阿里云 云原生

2021年最新版Java后端最全面试攻略,全面对标BATJ

Java 程序员 架构 面试

阿里工作8年,肝到P8就剩这份学习笔记了,已助朋友拿到10个Offer

Java 程序员 架构 面试

☕️【Java 技术之旅】带你一起攻克String类创建的难点分析

码界西柚

Java string pool string 6月日更

福利时刻 十年黑客大佬的Web安全渗透技术分享

学神来啦

Linux 黑客 安全 运维自动化

油管视频下载: 如何下载油管视频到本地

科技猫

分享 教程 经验 油管视频下载 下载油管视频

用 CloudQuery 管理和操作数据库,更高效更安全

BinTools图尔兹

运维 dba 数据库管理工具

24道几乎必问的JVM面试题,我只会7道,你能答出几道?

北游学Java

Java 面试 JVM

博云作为专业独立PaaS厂商,入选中国PaaS市场研究报告

BoCloud博云

PaaS

基于传感器的人体生命体征监控技术

不脱发的程序猿

物联网 传感器 智能医疗 人体生命体征监控技术

准备3个月,面试10分钟,Java中高级岗面试为何越来越难?

Java架构师迁哥

从零开始学习3D可视化之模型动画

ThingJS数字孪生引擎

可视化 模型 大屏可视化 数字时代 3D可视化

centos7使用

xujiangniao

Linux

超全!阿里首发内部微服务架构笔记,再也不用为“微服务”苦恼了

Java架构师迁哥

react源码解析9.diff算法

全栈潇晨

react源码

面试官:如何给字符串设计索引?

一个优秀的废人

MySQL 索引 字符串 索引优化

IDEA数字经济研究院六大前沿产品发布,沈向洋:我们正从人口红利过渡到工程师红利_文化 & 方法_蔡芳芳_InfoQ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