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20 日 -22 日,QCon 全球软件开发大会在北京召开,宜人贷与大会主办方极客邦科技共同打造“金融科技的创新实践”宜人贷技术专场,为金融、互联网行业对金融科技感兴趣的从业者呈现“业务高速发展下的互联网金融系统架构演进”、“前后端自动化测试前置的实践与落地”、“互联网场景下的办公网安全”、“数据驱动金融科技:从营销到反欺诈”四场主题分享,并通过“我的技术管理之道”圆桌对话,为技术人进阶管理提供建议。
宜人贷技术总监陈鼎在开场致辞环节介绍了宜人贷金融科技全貌,截至 2017 年 12 月 30 日,宜人贷累计促成借款金额 739 亿元。在宜人贷全流程业务中,包括贷前营销、贷中审核、贷后催收整个环节,系统全部自研,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对信贷业务的全流程优化。
宜人贷技术总监陈鼎
没有一种架构能包打天下
在“业务高速发展下的互联网金融系统架构演进”演讲环节,宜人贷研发架构师张现双重点介绍了宜人贷移动后台架构演进、流量应对策略以及监控等问题。
在张现双看来,没有一种架构能包打天下,宜人贷的系统架构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初创阶段是效率优先,快速响应,第一要务是生存;成长阶段是用户和业务持续上量,业务快速发展;扩张阶段是业务和团队规模增长迅速,多元化发展,对效率和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宜人贷的整体后台架构比较符合这个演进过程。
从最终架构来看,整个移动后台打散,界限趋于不明显,对于冗余的流程和节点进行了极大的消除,大大节省了资源,底层业务可以迅速上线。另外就是流量有了统一出口,可以统一进行限流、监控、调度等工作,通过一个业务前置的重量级网关来进行流量的前置处理,当然网关的高可用需要有一整套的措施来保障。
流量对于互联网来讲,最主要就是解决并发问题。关键点有三个,首先是分而治之,缩小竞争面;其次是加速资源交换,更快响应;第三是共享资源串行操作,面临数据一致性挑战。这始终围绕着 CAP 理论为指导原则,并给出了几个应对共享资源竞争和应对流量采用的限流、降级、熔断等案例措施。监控方面分成三个体系,底层是 OS、网络、存储;再往上是中间件、缓存、数据库。这两层有很强的共性,标准化的工具也很多,如一些商业产品及 APM 工具。再往上是应用、业务逻辑、系统间调用,这一层有很强的个性,通常比较关注的是业务层面的监控,宜人贷结合流式计算技术自研了高性能可扩展的日志监控平台来进行业务的全方位监控,后续也有开源的计划。
自动化测试前置那些事儿
宜人贷高级测试开发工程师范须林、宜人贷高级测试开发工程师才连杰在接下来题为“前后端自动化测试前置的实践与落地”演讲分享中,分别从前端自动化测试前置、后端自动化测试前置两个方面,介绍宜人贷在自动化测试前置方面的管理与实践。
宜人贷前端自动化测试前置是基于 UI 自动化去做的,范须林主要介绍了前端 UI 自动化框架 Caesar。Caesar 从系统架构、业务架构进行详解,主要解决测试节点靠后、维护成本高、环境依赖性强、灵活接入等问题。
才连杰主要分享的是宜人贷在服务端进行的 ATDD 实践:在互联网快速迭代的大背景下,服务端如何更快更好的保障产品质量?宜人贷服务端通过引入 ATDD 流程并自研质控平台将 ATDD 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做到了测试驱动项目进程,实现了全员保障产品质量,并且将各个阶段数据进行整合统计,辅助项目更稳建执行、持续精进。
自研 + 商业:打造宜人贷办公网安全
安全是金融从业者非常关注的问题,宜人贷安全架构师刘铁铮的分享侧重在办公网的安全。宜人贷的整体思路是通过自研加上商业产品结合打造一套可运营的办公网安全系统,整体流程就是数据采集、综合分析、持续迭代。
宜人贷办公网安全用到的技术包括入侵检测系统、身份识别系统、沙箱 + 威胁情报、Spark streaming、Drools 规则引擎等。安全框架大概分成四层,最下面是日志源,再上面是核心处理层,里面包括了安全数据服务、学习模型等;生成的异常数据会打入到最上面的办公网络安全运营系统,由安全运营同事做后续的人工跟进。
从营销到反欺诈:“先知”保驾护航
在最后一个演讲分享环节,宜人贷数据科学家公帅博士介绍了宜人贷在数据驱动金融科技方面的实践探索,由于反欺诈是整个金融行业都面临的巨大挑战,宜人贷结合已有的数据和知识图谱以及基础数据,是如何做反欺诈,以帮助业务防范风险呢?
在介绍中我们了解到宜人贷如何做数据驱动精细化运营工作,用户生命周期的标签化是精细化运营的基础。在智能反欺诈方面,宜人贷打通了以 APP SDK 为基础的实时数据流;用历史数据搭建了反欺诈模型;可为反欺诈团队定制工具;让反欺诈专家的认识及时的渗透进反欺诈模型。
宜人贷的反欺诈云平台“先知”实现了三样实时,实时数据采集,实时数据处理,以及实时欺诈发现。
进阶:技术人如何提升管理能力?
在最后的圆桌环节,宜人贷安全兼运维总监王哲与爱因互动创始人兼 CTO 洪强宁、运维帮创始人窦喆、美图技术总监洪小军共同探讨技术人如何从战略、市场、产品等各个企业运营维度,提升管理能力,进阶管理职能。几位嘉宾先后就“从技术到管理的角色转变遇到的困难”、“技术人才筛选、引入的标准与经验”、“如何培养工程师团队氛围、文化”以及“如何通过能力输出或者开源保持技术创新、提升技术影响力”等方面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