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on 演讲火热征集中,快来分享技术实践与洞见! 了解详情
写点什么

GitHub 是如何改进自身的 DNS 架构的

  • 2017-06-12
  • 本文字数:759 字

    阅读完需:约 2 分钟

据 GitHub 高级架构工程师 Joe Williams撰文介绍,过去数年中,GitHub 一直使用的是一个简单的DNS 架构。虽然它也能适合工作需求,但现在GitHub 已迁移到一个能更好地支持自身规模的新架构。

Williams 提及,很多应用对 DNS 的解析性能或可用性十分敏感,这是 GitHub 采用新的 DNS 处理模型的一个原因。DNS 会导致用户性能降级,甚至无法提供服务。当使用原有的 DNS 架构进行配置和代码更改时,这个问题亟待解决。此外,工程师也难以识别一些故障的导致根源,他们唯一能使用的工具是 tcpdump。除了对上述问题的改进,GitHub 工程师还瞄准于:

  • 增加内部域(Zone)和外部域配置的灵活性。除非做特殊的配置,否则内部域对外是不可见的。同时,从内网的内部就可以访问外部域。
  • 改进缓存节点(Cache)和授权节点(Authority)间的角色隔离。
  • 支持基于部署和基于 API 的工作流,实现更改的自动化。
  • 避免任何外部依赖,改进可靠性。

在 GitHub 设计的架构中,有三种类型的节点:

  • 缓存节点。它部署于各数据中心内,负责向应用提供实时数据,使应用无需跨数据中心。
  • 边缘节点(Edge)。它是各数据中心本地的授权节点,行使网关职责,处理来自缓存节点的请求,并负责域传送(Zone Transfer)。
  • 授权节点。它是 DNS 主服务器,管理来自边缘节点的域交换,并提供创建、修改或删除记录的 HTTP API。

日志功能是 GitHub 新 DNS 架构的另一个改进。GitHub 工程师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了对缓存节点使用 Unbound ,边缘节点使用 NSD ,授权节点使用 PowerDNS

前面提到,外部域(github.com)可从内部域(github.net)访问,不需要与外部 DNS 提供商通信。这是使用 Unbound 实现的。此外,Unbound 还支持在内部 DNS 失败时对外部网络的访问。

在 Williams 的帖子中,还给出了更多的技术细节,值得全面一读。

查看英文原文: How GitHub Revamped its DNS Infrastructure

2017-06-12 19:002292
用户头像

发布了 227 篇内容, 共 75.8 次阅读, 收获喜欢 28 次。

关注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发现更多内容
GitHub是如何改进自身的DNS架构的_架构_Sergio De Simone_InfoQ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