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周五发表的一篇略带挑衅性质的文章,《纽约时报》通过其标题抛出质问——《中国在 AI 领域是否将超越美国?》。尽管不同的群体对于“超越”一词可能有着不同的理解,且具体答案亦取决于实际背景,但这个问题本身也许比其答案更为重要。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具体答案在地缘政治以及国家安全层面似乎确实值得高度关注。正如超级计算、量子计算等深层次计算机科学研究领域一样,哪一国拥有更出色的人工智能技术水平,即可在军事、能源以及气候等科学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并最终改变世界范围内的力量制衡关系。
然而如果着眼于消费级或者企业级 AI 方案,那么将中国与美国进行比较就如同把苹果跟桔子相提并论。举例来说,《纽约时报》在这篇文章中提到 Andrew Ng(当时效力于百度公司)发布的一条推文,其指出百度公司在中文语音识别领域获得了超越人类的实际表现——这一时间点比微软的同等英文语音识别成绩早了一年。
如果这是一场国家之间的竞争(而非单纯只是企业间竞争),那么美国似乎确实处于下风。不过在今年早些时候的 ARCHITECHT 展会播客采访当中,Ng 先生就此向我作出了解释,他表示中国确实在 AI 领域的某些方面拥有更出色的表现。其中的部分原因在于,文化、技术、经济以及地理市场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使得 AI 在中国吸引到更多关注与支持。
以下为我与 Ng 先生的讨论内容(经过编辑以改进阅读体验):
“因为在手机键盘上输入拼音以实现汉字录入相较于英文输入更为麻烦,所以我觉得中国更乐于在高级键盘设计与语音识别方面投入资源,特别是以更为积极的态度将其作为用户信息输入的替代性方案。”
“……由于中国已经形成了移动至上的新型社交方式……如今中国的消费者们已经习惯在手机上进行非常重要的金融交易。举例来说,大家可以在手机上申请教育贷款,我们会为大家批下一大笔钱。因此,百度及其它企业都必须验证用户的真实身份,从而确保这笔款项能够正确发放到位。”
“反过来,这种需求又带动了面部识别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手段来验证用户的真实身份,从而在发送款项之前确保一切无误。”
“在中国,市场上存在着极为强烈的非本土产品消费愿望。这意味着消费者需要大量创新型机器翻译服务。举例来说,最近美国的不少公司都在大力宣传其……神经机器翻译方案……但美国民众不清楚的是,中国早在约一年之前就已经将此纳入产品当中。”
在此轮最新 ARCHITECHT 展会播客当中,资深投资者兼企业家 Bradford Cross 亦表示,中国目前在消费级 AI 领域的创新性水平确实优于美国。不过他同时强调称,中国在 AI 设计当中充分考虑到了自身国情,所以相关解决方案并不一定符合美国的实际需求。
以下为相关讨论内容的部分摘录:
“目前,中国正在积极推动消费者创新议程。总体来说,我认为中国以及亚洲各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关注方向在于消费级创新。在这方面,西欧以及美国等发达国家则相对滞后。”
“因此,我们发现作为世界的技术中心,硅谷现在反而是在复制中国的解决经验……而非像过去那样由中国学习硅谷的既有成果。所以,不少技术企业正在观察中国用户的聊天行为、了解其如何通过对话订购披萨,并希望将这一套直接复制回美国 ; 必须承认,这样的动机并不值得肯定……”
“这就像是我们发现了一种趋势,并希望单纯对趋势本身进行复制——而完全没有考虑到客户感受、服务对象需求以及其它同样应当得到满足的相关要求等因素。”
我并不惧怕中国终有一天会统治 AI 领域甚至是整个世界——事实证明,中国企业只是希望利用酷炫的产品服务于消费者,美国企业也只需要达成同样的目标,即为美国消费者提供其真正需要的产品。
另一项值得强调的重点在于——《纽约时报》的文章对此仅是一笔带过——事实上围绕 AI 展开的学术乃至商业赞助型研究活动一直保持着开放态势。目前众多开创性工作实际上来自各加拿大高校以及总部位于英国伦敦且与牛津大学保持合作关系的谷歌 DeepMind 部门。另外,谷歌与百度公司亦经常进行沟通,发表论文并记录来自美国、中国以及其它各国高校及研究人员的 AI 创新成果。
确实,AI 开发工作确实是个复杂的问题——其中涉及全球开放市场、地缘政治局势(〈纽约时报〉对这一点进行了高度甚至过度强调)以及文化障碍等因素(亦有猜测称业界似乎高估了中国对 AI 技术的投资力度,并有可能最终遭遇泡沫破裂的结果)。然而在对相关风险进行整理与归纳之后,我认为决定具体答案的核心因素在于——您是否将 AI 研发这场军备竞赛视为一种零和游戏,以及如何对所谓“胜利”作出评估。
我个人并不赞同零和游戏的观点,而且我也无法理解抱有这类观点的人们如何评价 AI 技术带来的种种助益(例如移动应用、医疗卫生、无人驾驶以及农业技术发展等)。简而言之,世界范围内慧着大量资金与睿智的头脑(包括 / 特别是在硅谷),足以支持各位 AI 研究参与者以开放性态度对待此项工作。这意味着根本不可能由某一个国家独占 AI 技术胜利果实,并利用其彻底压倒其它国家。
查看英文原文: http://news.architecht.io/issues/architecht-daily-china-vs-america-is-an-ai-red-herring-60143
感谢陈思对本文的审校。
给InfoQ 中文站投稿或者参与内容翻译工作,请邮件至 editors@cn.infoq.com 。也欢迎大家通过新浪微博( @InfoQ , @丁晓昀),微信(微信号: InfoQChina )关注我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