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未来的 C#之只读引用与结构体

  • 2017-04-27
  • 本文字数:1812 字

    阅读完需:约 6 分钟

C++ 中提供了 const 特性,使用该特性定义的参数,其所引用的参数或对象将不会被调用函数修改(当然 const 还提供了更多的特性,参见“ Const 正确性”)。在新的建议中,C#也将提供类似的特性。

只读 ref 参数

在 C#中,“只读引用”也可称为“in 参数”,两者提供了类似的限制。只读引用的基本思想是,如果用“readonly ref”或仅是“in”标注一个参数,那么编译器会解释为“将该参数按引用传递以改进性能,但不允许实际更改该参数”。该特性对于在高性能场景下的大型结构体尤为有用。在建议中引用了如下的例子:

我们知道,在 XNA 等图形库中的向量 / 矩阵数学运算符是具有 ref 操作符的,这纯粹是出于性能上的考虑。Roslyn 编译器本身就有代码使用了结构体,以避免内存分配,并可通过引用的方式传递结构体,免除复制的繁琐。

该语法还结合了 C++ 版本的 const。即参数本身是不可更改的,参数所引用的对象或结构体中的所有数据也是不可更改的。

当前在通过引用传递一个参数时,必须使用“ref”或“out”关键字。在这个建议实现后,使用“in”参数无需受此限制。进而表达式的结果也可以传递进来(当前这在 VB 中是允许的,但是在 C#中尚不允许)。

实现细节

对比“ref”和“out”参数,它们的重载规则具有相同的工作机制。

这依然有待议定,但是当前的计划是不允许“in”参数被匿名函数或 async 函数捕获(即生成一个闭包对象)。捕获“in”参数的问题在于会导致一次拷贝,这破坏了使用“in”参数的初衷,即避免拷贝所导致的性能损耗。

将参数标为“readonly ref”或“in”,并不会令引用值成为不可变值。虽然参数值无法被声明函数更改,但可以在其它地方修改。无需使用多线程,只需能访问参数所引用原始变量的方法即可。

在结构体上调用方法可能会导致问题。在建议中是这样说的:

结构体的所有常规实例方法可转变(mutate)实例,或是对实例暴露引用(ref-expose),因此必须要创建一个临时拷贝,正如当前对接收者是只读域时的做法。

但是,由于没有考虑向后兼容,也不存在变通方案,所以编译器只是给出一个警告,以确保用户留意到这一隐式拷贝。

使用“out”参数时,一个特殊的参数标识了是否需要“in”参数。该参数将被旧的编译器忽略,因此没有向后兼容的问题。

只读 ref 返回

与该特性密切相关的是将 ref returns 标为只读的功能。开发人员使用“in”参数,主要因为它能提供良好的性能,但是“in”参数不允许返回表达式的结果。返回值必须是正常 ref 返回的一个合法变量,其中可以包含数组元素、ref 参数和对象中的域。

ref/in 的扩展方法

“ref”扩展方法将允许扩展方法修改传递进来的结构体。需要编译器能验证传递给 ref 扩展方法的参数是可变的。

虽然“in”扩展方法不允许修改参数,但对于性能敏感的代码依然十分有用,尤其是结构体非常大的时候。这时当然不需要一个可变参数。

在上面两种情况下,该特性只能用于结构体。

编辑按:假定广泛使用了 PureAttribute ,编译器将不允许对“in”扩展方法调用非 PureAttribute 的方法。但由于对性能并无太大改善,因此不大可能广泛应用。

只读结构体

将结构体变量标为 readonly 可能会对性能产生影响。编译器无法确定某个调用是否会对结构体产生改动,因此会默认能够修改,并始终复制只读结构体变量的副本。

使用该特性,开发人员可以在类型层面上将整个结构体标为只读。这样一来,编译器就知道:在通过只读结构体的变量暴露该只读结构体时,不需要进行拷贝。

在建议中指出:

唯一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在于:是否需要将其中一些方法改为赋值(mutator)方法。

目前,对只读结构体进行逐个控制只会增加不必要的复杂性,我们可以后期需要时再行添加。

当前,我们假定可变和不可变成员“混合”的结构体并不常见。此外,可变结构体的部分变量通常需要是 LValues,从而避免隐式拷贝的影响。

缺点

建议还指出,这些功能对已有代码不大可能有帮助,但在如下新场景中会很有用,例如:

  • 在计算能力关乎费用,响应能力关乎竞争优势的云场景或数据中心场景下。
  • 对延迟有软性实时需求的游戏 /VR/AR 场景。

在建议中也提出了警告,在“in”参数上的限制可循环作用于被调用函数。但这一问题并不严重,因为已经可以使用“out”参数执行同一操作了。

查看英文原文: C# Futures: Read-Only References and Structs


感谢孙薇对本文的审校。

给InfoQ 中文站投稿或者参与内容翻译工作,请邮件至 editors@cn.infoq.com 。也欢迎大家通过新浪微博( @InfoQ @丁晓昀),微信(微信号: InfoQChina )关注我们。

2017-04-27 19:005212
用户头像

发布了 227 篇内容, 共 83.2 次阅读, 收获喜欢 28 次。

关注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发现更多内容

设计模式【9】-- 外观模式?没那么高大上

秦怀杂货店

Java 设计模式 外观模式

c/c++Linux开发高级架构师进阶指南-剑指腾讯T9

Yt

腾讯 C/C++ 后端开发 Linux服务器开发

全球最大规模中文跨模态生成模型文心ERNIE-ViLG来了!

科技热闻

央视频“数字雪花”互动项目上线,为全民打造冰雪体育盛宴

郝俸🦁好棒

【LeetCode】括号的最大嵌套深度Java题解

Albert

算法 LeetCode 1月月更

AWS S3 最小目录权限(qbit)

qbit

对象存储 AWS S3 权限

如何在零停机的情况下迁移 Kubernetes 集群

阿里巴巴云原生

阿里云 Kubernetes 容器 云原生 数据迁移

架构训练营 week4 课程总结

红莲疾风

「架构实战营」

Java Jackson 中如何 Pending JSON 对象到数组中

HoneyMoose

回顾 2021 | 开启全职开源的奇妙冒险

郭旭东

开源 总结

Python原生数据结构增强模块collections

Java全栈架构师

Python 数据库 程序员 数据结构 面试

当云服务变成云云云云服务,谁能带领企业穿越云层?

白洞计划

第五周作业

lv

【盘点 2021】义无反顾,投身福报,我的2021年度总结

Zhendong

阿里巴巴 年终总结

Tableau Day3:智能分析

贾献华

Tableau 1月月更

日更2.0|全新挑战,奖品升级,1月月更正式开启!

InfoQ写作社区官方

1月月更 热门活动

2021年12月云主机性能评测报告

博睿数据

基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华为大佬手写AIoT系统学习小册

Java全栈架构师

Python 数据库 程序员 AI 面试

盘点|2021最受开发者欢迎和最具行业影响力的文章

阿里巴巴云原生

阿里云 开发者 云原生 年终盘点

云原生实战派:2021 让改变发生,2022 让创新升级

阿里巴巴云原生

阿里云 云原生 年度盘点

一个cpp协程库的前世今生(十二)自旋锁

SkyFire

c++ cocpp

博睿APM获《金融电子化》2021年金融业新技术应用创新突出贡献奖

博睿数据

聚焦高质量发展,AI创业企业如何释放数智新潜力?

脑极体

阿里云 MSE 云原生网关助力斯凯奇轻松应对双 11 大促

阿里巴巴云原生

阿里云 云原生 MSE 斯凯奇

前后端数据校验和接口测试就没我 JSON Schema 干不了的活!

CRMEB

以一致的体验交付和管理云原生多集群应用

阿里巴巴云原生

阿里云 云原生 KubeVela OCM 交付

从本科退学,到再拿本科,2021我的5年技术“弯路”回轨了|1.2w字

杨成功

程序员 前端 盘点2021

06 Prometheus之exporter及查询持久性

穿过生命散发芬芳

Prometheus 1月月更

【网络安全】文件上传绕过思路

网络安全学海

黑客 网络安全 信息安全 渗透测试 安全漏洞

揭秘阿里云神龙团队拿下TPCx-BB排名第一的背后技术

阿里云弹性计算

大数据 阿里云 神龙

LabVIEW目标测量方法(基础篇—12)

不脱发的程序猿

机器视觉 图像处理 LabVIEW 目标测量方法 目标尺寸测量

未来的C#之只读引用与结构体_.NET_Jonathan Allen_InfoQ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