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 Gartner 分享物联网和智慧城市最新数据》根据 Gartner 的预测,2016 年物联网服务支出将达到约 2350 亿美元,较 2015 年增长 23%。专业服务细分市场为物联网带来最大机会,其支出预计将在 2016 年超过 2150 亿美元,增加 21%。
- 《荷兰宣布全球首个国家级物联网网络上线》今年 5 月韩国电信运营商 SK Telecom 宣布部署全球首个国家级别的物联网网络,不过现在看起来被荷兰截胡了。荷兰电信公司 KPN 在本周宣布自家物联网网络正式上线,覆盖整个国家并在未来用于连接数百万台设备。
- 《爱立信携手 KDDI 加速蜂窝物联网发展:成功验证 LPWA 技术》爱立信与日本运营商 KDDI 宣布,双方携手成功验证了低功耗广域 (LPWA) 技术,具体对 Cat-M1 和窄带物联网 (NB-IoT) 进行了验证,双方将继续携手研究采用 LPWA 技术的潜在用例。
- 《高通发布采用 4G LTE 物联网调制解调器》高通宣布获得超过 60 家 OEM 厂商和模块 OEM 厂商基于 MDM9x07 芯片系列的 100 余款设计,MDM9x07 芯片系列包括 Qualcomm 骁龙 X5 LTE(9x07)调制解调器和面向物联网(IoT)的 MDM9207-1 调制解调器。
- 《为鼓励儿童学编程,Google 推出开放硬件平台 Project Bloks 》Google 创意实验室推出 Project Bloks 项目,旨在鼓励儿童学编程的开放硬件平台。它包括了三种部件:运算板(Brain Board)、基础板(Base Board)和命令模块(Puck),不同的部件有不同的功能,如命令模块可以是图标、开关、旋钮或者按钮,运算板可连接多个基础板,并可以接入蓝牙和 Wii-Fi 平板等等。
技术
- 《物联网 (IOT) 时代的流处理和消息系统》本篇是 O’Reilly Data Show 的一个采访实录,大数据公司 MapR 联合创始人、Uber 首席架构师 M.C. Srivas 讲述 IOT 时代的流处理和消息系统 。在采访中 Srivas 主要提到了运行在多数据中心的应用和系统,物联网时代的流处理和消息系统,世界范围内最大的生物识别系统等方面内容。
- 《为什么说开源是物联网开发消除厂商绑定的关键?》让按照设计本无法配合使用的不同系统组件和元素协同工作,可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延长部署所需时间并导致总成本飙升。开源技术是解决这种问题让不同设备相互通信的方法之一。之所以如此说,主要有下列几个原因:用开放式协作和标准铺平道路,通过开放式硬件加速 IoT 开发,更完善的生态系统支持。
- 《打造基于 AWS IoT 的会议室预定系统》当用户按下连接 Raspberry Pi 的按钮时,将向云端发送 MQTT 消息。根据不同的规则触发不同的 Lambda 函数,并查询 Google Calendar API。如果房间没有被预定将创建一个新的事件,并返回一条消息给 Thing Shadow。AWS IoT 可以确保消息发送给设备,最后由设备来更新到 LCD 显示屏上。
- 《只用 Shell 脚本和 HTML 控制 Raspbery Pi 机器人》 本文介绍了如何在不使用高级语言,只使用纯 Shell 和 HTML 的情况下来控制 Raspberry Pi 机器人。通过使用 Raspberry Pi 自带的 WiringPi 库中的指令,如 gpio,来操作传感器。再通过 Apache 及编写相应的 cgi 脚本,来实现在网页上控制机器人。
开源软件
- UniK 是 EMC 公司推出的一个 Unikernel 编排工具,可以让物联网开发者更高效地部署应用。Unikernel 是通过使用专门的库操作系统来构建的单地址空间机器镜像。Unik 提供了一个类似于 docker 命令行工具,可以让开发者构建 unikernels 像构建容器一样简单。
- ServerSuperIO 是一个基于在 SuperIO(SIO)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轻型高性能通信框架,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的物联网的数据采集与交互。它并不只是简单的对 IO 高性能的操作,而是设备驱动、IO 通道、控制模式和实际硬件设备之间的协调机制,各方面之间无缝衔接和运行。
- json-silo 是一个面向物联网和智能空间的上下文数据仓库。一个 json-silo 可以让用户输入自身的信息,它将它转化、存储为机器可读的 JSON 格式。
硬件
- RT-IoT Camera 是一款开源的基于 RT-Thread 开源实时操作系统之上的的物联网摄像头开发板。他可以使用 C/C++、lua 编程、兼容 Arduino、支持无线传输,可以透过 Wi-Fi 无线网络将画面信号传送至智能手机、平板等设备。
感谢徐川对本文的审校。
给InfoQ 中文站投稿或者参与内容翻译工作,请邮件至 editors@cn.infoq.com 。也欢迎大家通过新浪微博( @InfoQ , @丁晓昀),微信(微信号: InfoQChina )关注我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