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Android 开发周报:GMTC PPT 下载、微信热补丁实践

  • 2016-06-28
  • 本文字数:1338 字

    阅读完需:约 4 分钟

  1. 《全球移动技术大会 2016PPT 下载合集》:由 InfoQ 举办的全球移动技术大会(GMTC)已圆满结束,大会上数十位讲师进行了分享。大会涉及到了多个主题,干货满满,没有到现场参会的开发者可以通过本文的链接下载 PPT 来进行学习。
  2. 《微信 Android 热补丁实践演进之路》:继插件化后,热补丁技术在 2015 年开始爆发,目前已经是非常热门的 Android 开发技术。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淘宝的 Dexposed、支付宝的 AndFix 以及 Qzone 的超级热补丁方案。微信对热补丁技术的研究并不算早,大约开始于 2015 年 6 月。经过研究与尝试现有的各个方案,微信团队发现它们都有着自身的一些局限性。微信最终采用不同于它们的技术方案,走出了自己的实践演进之路。阅读文章,了解更多细节。
  3. 《理解 Android Crash 处理流程》:App crash(全称 Application crash), 对于 Crash 可分为 native crash 和 framework crash(包含 app crash 在内),对于 crash 相信很多 app 开发者都会遇到,那么上层什么时候会出现 crash 呢,系统又是如何处理 crash 的呢。例如,在 app 大家经常使用 try…catch 语句,那么如果没有有效 catch exception,就是导致应用 crash,发生没有 catch exception,系统便会来进行捕获,并进入 crash 流程。本文详细讲解了 Android 系统对于 Crash 的处理流程。
  4. 《Moles:携程基于 React Native 的跨平台开发框架》:因为支持用 javascript 开发原生应用,ReactNative 一推出就受到不少公司热捧,各家都跃跃欲试。但有一个痛点是,在移动端,我们是否有必要开发多套程序:iOS、Android 和 H5?本文通过对 Moles 框架的分享,介绍携程在 React Native 方面的实战干货,希望给大家一些灵感和启发。
  5. 《Instant Run 工作原理及用法》:Instant Run 是 Android Studio2.0 新增的一个运行机制,在你编码开发、测试或 debug 的时候,它都能显著减少你对当前应用的构建和部署的时间。
    当第一次点击 run、debug 按钮的时候,程序启动时间和以前的一样。但以后每次修改代码点击 run、debug 按钮时,对应的改变将迅速的部署到你正在运行的程序上,传输速度快到你都来不及把注意力集中到手机屏幕上,它就已经做好相应的更改。本文分析了 Instant Run 的工作原理,该技术对于我们研究插件化有一定的帮助。
  6. 《剖析 Android M 锁屏密码存储方式》:为了手机的隐私性,我们通常会设置锁屏密码来防止别人进入手机桌面。那么 Android 锁屏密码是如何进行存储的?本文给出了答案。
  7. 《Anroid 搭建一个局域网 Web 服务器》:有时候,我们需要将 Android 手机作为服务端来实现一些特殊需求,比如在 TV 开发中,有一个电视盒子上装了一个 apk,假如现在用微信网页或者 QQ 网络连接了该 apk 软件,我们需要把一个视频传到电视上播放,这个时候就需要将 apk 作为服务端来接受文件了。本文为我们讲解了如何来实现这一过程。
  8. 《 Android 安全开发之 ZIP 文件目录遍历》:因为 ZIP 压缩包文件中允许存在“…/”的字符串,攻击者可以利用多个“…/”在解压时改变 ZIP 包中某个文件的存放位置,覆盖掉应用原有的文件。如果被覆盖掉的文件是动态链接 so、dex 或者 odex 文件,轻则产生本地拒绝服务漏洞,影响应用的可用性,重则可能造成任意代码执行漏洞,危害用户的设备安全和信息安全。本文讲解了该漏洞的原理及风险。
2016-06-28 19:003258
用户头像

发布了 121 篇内容, 共 46.5 次阅读, 收获喜欢 6 次。

关注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发现更多内容
Android开发周报:GMTC PPT 下载、微信热补丁实践_Android/iOS_郭亮_InfoQ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