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许多微服务领域的讨论,但是这些讨论大多都是关于如何从头开始构建微服务应用的,Mark Little 认为,微服务的初衷在于改造已有的应用,提高其敏捷性,他讨论了在这种场景下,实现微服务的最佳实践。
Mark Little 博士是 Red Hat 中间件部门的工程副总裁,他领导着 JBoss 的技术方向和研究 / 开发工作。在此之前,他曾经担任过 SOA 技术开发的主管,并负责标准的制订。
在 Mark Little 最新的一篇博客文章中,他回顾了自己从事微服务相关的一些经历和对微服务的认识,他依然愿意在这个领域不断思考,并与其团队成员进行交流,从而推动行业思想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困扰他的问题变得逐渐清晰。长期以来,人们思考的可能是微服务与SOA、分布式系统以及DevOps 的关系,而且也有很多的项目和产品来帮助开发基于(微)服务的架构。但是,除Red Hat 以外,大多数关于微服务的文章都是从头开始构建的。这其实也反映了大多数开发工作的关注点:从头(Greenfield)开发,重新对系统进行架构,然后完全重建。
不过,微服务最初并不是这样的,如果读一下最初的文献的话,尤其是来自Netflix 的文章,就会发现微服务的理念(或者Adrian Cockcroft 最初所说的“Adrian Cockcroft”)是与已有系统息息相关的,它致力于将它们重构为组件(服务),这些组件能够独立地部署、版本化和发布。这里的理念在于为已有的系统(brownfield)构建微服务。Mark Little 虽然一开始就知道这些背景,但是一直以来他始终认为这种方式与从头开始构建所使用的过程、工具以及方式都是完全相同的。直到最近,他才意识到中间的差别。
有些团队会基于已有的系统进行改造,实现微服务,这是很有价值的。大多数人所面临的都是已有的应用,就像Netflix 那样,因此这种方式更具有实用性。它不需要我们好高骛远,每次只需进步一点点即可,这方面是作者以前所没有太多关注的。为了支持这些微服务,也需要对基础设施进行一些很重要的简化。
在一个样例中,他们所面临的是单体应用中的已有组件。因为团队是基于Java EE 的,所以具体的表现形式就是多个WAR(Web Archive)或JAR(Java Archive),这些文件会放到一个EAR(Enterprise Archive)中,但是这个例子本身与编程语言和框架是无关的。在这个例子中,目标是将单个组件拆分为微服务,这样当某个WAR 中的内容发生变化的时候就不需重新创建整个EAR 包了。
如果从完全重建的角度来看,这其实没有实质性的不同。不过,在分布式场景方面,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变化,至少可以进行简化,这里不需要命名服务(或类似的机制)来定位各种各样的服务所在的位置,同时也不需要SLA。实际上,因为我们知道服务的API,并且这里的目标在于提升开发过程的敏捷性,所以,可以将API 硬编码到“客户端”中(应用的其他部分)。从事后来看,很多地方都是可以硬编码的。可以借助地址绑定或底层的网络,如REST/HTTP 使用URL 来表示服务的名称/ 地址,当然,这样的话需要DNS 实现绑定。
到目前为止,这是可行的,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引入传统分布式系统的复杂性了,不过,我们还没到那一步。团队的关注点在于:“作为开发人员,我该从哪里开始拥抱微服务呢,在不开发、不安装过多基础设施的前提下,该如何取得成功呢?”。Mark Little 认为这种方式的简化/ 硬编码/ 依赖基础设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帮助。
当提到微服务时,我们经常读到的内容就是中心化的日志、事件驱动方式、协作(orchestration)以及部署技术,但是,当面临预先定义的组件/ 服务时,如果我们想借助微服务来提升敏捷性的话,这些技术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借助硬编码以及一些自动化的方式,完全就能实现。
这是一种新型的微服务吗?事实上并非如此,这是一种不断演化的方式,其实与之前的CORBA 和Java EE 应用并无分别,我们会通过硬编码、接口的方式进行手动编码,随着分布式应用复杂性的不断增长,开发人员需要基础设施和工具的更多帮助。所以,这种方式毫无疑问也是微服务,因为它的目标依然是让团队更加灵活、具有独立的生命周期,只不过它更加聚焦于某一点,或者说更加实用。
在将已有的系统往微服务架构改造的过程中,Mark Little 所述的这些观点,应该会对我们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感谢陈兴璐对本文的审校。
给InfoQ 中文站投稿或者参与内容翻译工作,请邮件至 editors@cn.infoq.com 。也欢迎大家通过新浪微博( @InfoQ , @丁晓昀),微信(微信号: InfoQChina )关注我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