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个月前,unix.se 的 Anders Jensen-Urstad 曾经发文展示了著名编程人员或Unix 大神在2002 年的桌面截图。近日,Anders 再度与这些人联系,获得并对比了其中一些人桌面截图的变化。接下来,本文就通过对比这前后十几年桌面的差别,来展示时代的变迁。
Brian Kernighan(Unix 传奇人物,awk 之父,《C 程序设计语言》的作者之一)
在 2002 年,Brian 的桌面上只有正在使用的 Unix 系统的 xterm 界面。而且,从图中可以看出,整个界面近乎为黑白,看让去十分无聊。
到 2015 年,Brian 的桌面就变得绚丽了很多。虽然 Brian 使用的仍然是终端,其背景颜色已经发生了变化。而且,右侧的程序栏显示 Brian 还是安装了很多应用程序的。
Richard Stallman(自由软件运动的精神领袖、GNU 计划以及自由软件基金会的创立者、著名黑客)
在 2002 年,Richard 虽然已经安装了 X 和 GNOME,但更多的还是采用文本模式进行办公。
到了 2015 年,Richard 开始使用 Trisquel 的标准环境,但是大部分时间是在终端中使用 Emacs 工具。
Bram Moolenaar(Vim 编辑器作者)
在 2002 年,Bram 主要依赖 xterm 进行工作,同时使用 Netscape 来浏览网页。相对于其他人,Bram 的桌面已经多了一些色彩,而且设置了 xterm 中的高亮显示。此外,Bram 还打开了 KDE 状态栏的自动隐藏功能。
Bram 在 2015 年仍然依赖 xterm 来使用 Vim、Zimbu 和邮件。但是,其屏幕大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可以同时显示更多的内容。
Rasmus Lerdorf(PHP 语言的发明者)
虽然 Rasmus 使用了一张色彩艳丽的图片来展示自己的桌面,其 Linux 的 Gnome 桌面上主要运行的也只有 Vim 和 Pine。
到 2015 年,Rasmus 仍然在使用 Linux、终端和浏览器。但是,他开始使用 Thunderbird 来替代 Pine 收发邮件。而且,他笔记本中所使用的系统也更新为了带 Unity 的 Ubuntu。
Warren Toomey(Unix 历史学家)
2002 年,Warren 回复 Anders 的请求时,提及了他使用 Unix 系统的经过。Warren 第一次接触 Unix 系统,是通过一台运行 OSx 的 Pyramid 90x 的机器。该机器提供了 AT&T 环境与 BSD 风格的环境。起初,Warren 使用的是 AT&T 环境,后来改为 BSD 风格。之后,他使用过 SunOS 3.5 及后续版本、386BSD 0.1 以及 FreeBSD。在 2002 年,Warren 使用的则是 FreeBSD 4 的稳定版,以 fvwm 1.24 作为窗口管理器,主要在 tcsh 环境中使用 vi 编辑器。
到了 2015 年,Warren 仍然以 xterm 作为主要工作环境。但是,fvwm 已经被 LXDE 所取代,tcsh 也换成了 bash。而且,操作系统也切换到了 Lubuntu。更大的不同是,Warren 使用了 Firefox、lyx、Gimp、KeepassX、Shutter、viking、dia、Wireshark、calibre、audacity、Handbrake 以及 VLC 等 GUI 工具。当然,Warren 还感慨到了计算机性能的变化——当年机器的配置实在是太弱了!
Jordan Hubbard (FreeBSD 联合创始人, 苹果公司 Darwin 项目的负责人)
从下图可以看出,Jordan 在 2002 年已经开始使用苹果系统。使用了除终端系统外的 iTunes 和网页浏览器。这在当时已经是比较前卫的选择。
到 2015 年,Jordan 依然在使用苹果系统和终端系统。但是,操作系统本身已经经过了若干代的更新。
Timothee Besset(曾经担任 id Software 软件公司的 Linux 版本维护者,现为独立程序员)
相比于其他人,Timothee 的桌面要丰富很多,甚至展示了《重返德军总部》的游戏画面。他经常使用的应用包括 IDE 、 IRC 、 IM 、 Term 以及邮件客户端。
到2015 年,Timothee 的桌面反而简洁了很多。他主要展示了使用 saltstack 进行配置的效果。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这些大牛程序员所喜爱使用的编辑器基本没变,但桌面还是变得绚丽和丰富了很多。那么,从 2002 到 2015,你的桌面是否也经历了类似的变化呢?
感谢魏星对本文的审校。
给InfoQ 中文站投稿或者参与内容翻译工作,请邮件至 editors@cn.infoq.com 。也欢迎大家通过新浪微博( @InfoQ , @丁晓昀),微信(微信号: InfoQChina )关注我们,并与我们的编辑和其他读者朋友交流(欢迎加入 InfoQ 读者交流群(已满),InfoQ 读者交流群(#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