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极客邦科技在旧金山举办“中国技术开放日”的机会,我在硅谷附近呆了一周,有机会实地拜访了很多知名的 IT 相关企业,包括 Uber、Twitter、Linkedin、RocketSpace 等,也通过各种形式近距离地与当地的华人技术圈做了深入的沟通,感觉收获很大,也逐渐回答了我的问题:“我们离硅谷到底有多远?”
在硅谷期间,华人工程师问我的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你觉得硅谷这边的华人和国内技术人员有什么区别”,老池(池建强)在活动现场的一句玩笑话在我看来或许有些现实意义:“咱们华人工程师最大的优势在于英语好!”,的确,互联网时代的信息获取门槛不断降低,两边的工程师在知识层面上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从我了解的情况来看,硅谷的华人工程师有几处优势:
- 教育背景很好、基本功扎实,这里的华人基本上都是在美国留学然后工作,学习成绩和动手能力相对是比较好的。
- 视野比较开阔、创新意识强,硅谷在过去几十年沉淀的创业创新精神一直在推动着整个 IT 产业的发展,在这里的技术人员也耳濡目染,所以和硅谷的工程师聊天会发现,他们的眼界比较开阔,各种新技术新想法都在关注,而且把创新当成一种习惯来做。
随着而来的是第二个问题:“我(华人工程师)应不应该回国工作和创业?”在斯坦福大学校园里我们组织的华人工程师交流会上,几位中国来的技术专家结合自身的体会讨论了很久,总结起来不外乎这样几个观点:
- 很多华人工程师的回国想法比较理想化,没有考虑家庭、孩子、环境等各方面的实际因素,往往拿了 Offer 之后犹豫不决,执行不下去。在衡量为何回国的条件中,有一个值得关注,那就是在美国的发展路径是不是已经到头了,或者已经板上钉钉没有想象的空间了。在美华人工程师,因为语言、文化等各方面的差异,一般走的都是技术路线,在管理路线上难以得志。
- 中国提供给技术人的发展机会要比美国大。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而且用户行为多样化、环境复杂化,同样一个应用场景在中国就要面临很多的挑战,需要解决很多的问题,这对技术人来说也是很好的机遇。这次听到一个段子,某位美国技术高管访问中国,用了一下自己的应用软件和国内的同类产品,回来跟团队说:“我们的产品比较起来简直跟 shit 一样!”目前国内的技术人待遇也有赶超欧美的趋势,不少国内 IT 企业开始从美国招募应届生,或者 CTO 级别的技术高管。
- 回国不一定就选择创业,各种 IT 大公司同样提供了很多的发展机会和待遇。国内的创业环境属于野蛮生长型的,攻击性比较强。从国外回来的华人在创业时比较拘谨,法律意识很强的他们在评估各种政策时普遍的反应经常是:这个不能做,那个不敢碰。对于国内的创业者来说,深谙国内政策的奥秘,通常能够找到可以伸展拳脚的机会,从而占据发展优势。但是,海外创业者也不是没有机会,在面对一个新兴领域时,特别是技术驱动的创业领域时,大家的机会是均等的,比如国内的 Docker 创业。
那么,中国技术力量离硅谷到底有多远?
20 年前的 1995 年,深冬时节,在略显萧条的中关村街角处,突然树立了一块巨大的广告牌:“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向北 1500 米”,据说被很多人当成了真实的路标。这是当时国内最早的网络服务公司“瀛海威时空”的杰作,这块广告牌也成为中国互联网产业的标志性事件,并载入历史。
20 年后的 2015 年,深秋时节,在旧金山市区繁华的凯悦酒店一处会议厅中,主持人正在为“ChinaTech Day 中国技术开放日”开场:“20 年来,我们一直在汲取美国的宝贵经验并自我发展,20 年后的今天,我们希望借此机会把中国的技术成果回馈给这里的朋友……”
台下随之而来的掌声就是最好的答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