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tlin 是 JetBrains 开发的现代编程语言,可运行于 JVM 环境同时也能用来开发 Android 应用。它的 1.0Beta 版本已经发布,这里是新版本的特性列表 ;
Kotlin 起源与设计理念
2010 年,长达是十年之久的 Java 开发让 JetBrains 的工程师认为老旧的 Java 语言已经严重阻碍了生产力。他们认为是时候开发一款现代化的 JVM 语言了,这也是因为他们有足够的资源和专家。本身做各种 IDEs 起家的 JetBrains 就开始着手新工具的开发——一个编程语言。
开发新语言有诸多因素需要考虑:首先之前的代码几乎全部用 Java 编写,所以要考虑平滑迁移的需求;新语言在生产力方面要有巨大提升;同时它要易于学习和理解。这样的工程牵扯到许多方面,不可能从一开始就满足所有需求。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对核心设计选择进行了一段时间实验和验证,方式是持续收集 JetBrains 内部和外部的早期使用者的反馈报告,并根据反馈作出进一步的调整。
JetBrains 已经在 Intelli IDEA 、 YouTrack 和其它产品中使用 Kotlin 有一段时间了。也有一些产品完全使用 Kotlin( account.jetbrains.com )编写.Kotlin 语言已经达到可与 Java 自由透明交互的地步,Kotlin 可以通过 versa 调用 Java 方法,源码可在同一项目中混合使用,甚至生成的.class 文件完全兼容 Java 工具。JetBrains 内部现在已经有一个超过 20 个开发人员的团队使用 Kotlin 开发。
目前已经有大量的开发人员使用 Kotlin 开发 web 服务后端和 Android 应用。下面是 GitHub 中的公开仓库中 Kotlin 代码行数的变化:
Kotlin 初印象
根据 JetBrains 开发人员自己的经验和外部用户总结的对 Kotlin 的印象有:
- 更少代码量
- 高可读性
- 跟高的类型安全性
- 更高的表现力
- 同工具的交互操作流畅
Beta 版本的意义
- 正在准备发布官方正式版本相关工作
- 二进制格式已经完成
- 主要的语言变化已经完成
兼容性
Kotlin 会很快发布正式版。在开发之初 JetBrains 就承诺了流畅的用户体验,这当然也包括 Kotlin 语言版本的兼容性。1.0 版本之后语言的所有变化都将是后向兼容的:
- 新版本的编译器将兼容旧版本二进制文件,但旧版编译器或许不能兼容新的二进制文件,就像 javac 1.6 不能读取 javac 1.8 编译的 classes 文件。
- 旧版本二进制文件将能够和新版本二进制文件一起在 runtime 一起运行,但新版本代码可能需要新的依赖。
以上的所有特性仅保证支持 JVM/Android 平台。
关于 Kotlin 的一些事实
- 它是开源的(在 Apache 2.0 许可证下):编译器、运行时库和所有的工具,包括 IDE。
- 它提倡函数式编程风格(同时也是一个多范式语言)
- 它是静态编译的,相较于 Java 它没有运行时开销。
- 它通过 Quasar 支持高效安全的并发。
- 它和IntelliJ IDEA 是绑定的(最终版和 OSS 社区版也是),同时也是开箱即用的。
- 它有Android Studio、Eclipse、Maven、Gradle和 Ant 插件(更不用说 IntelliJ IDEA 和 TeamCity)。
- 它有REPL。
- 它有一个活跃和有帮助的社区,提供有用的库。
- 目前已经有两本关于它的书出版了: Kotlin in Action 和 Kotlin for Android Developers 。
迁移
目前为止基本所有的 Java 或 Android 框架或库都能平滑地和 Kotlin 一起工作。当然还有像 Spring MVC、Vaadin 和 Jackson 等等其它框架和库。Kotlin 也有由 JetBrains 和社区开发的自己的框架和库。比如: Anko 、 RxKotlin 、 funKtionale 、 kohesive 、 kovenant 和 Kobalt 构建工具等等。
学习
学习资料链接: Koans 、 Playground 、介绍、语言文档。
安装方法: * IntelliJ IDEA 15(高级版或者社区版):直接在创建一个Kotlin 项目或在Java 项目中创建Kotlin 文件。 * **Android Studio__:通过_ 插件管理器_ 安装插件。 * Eclipse:通过 MarketPlace 安装插件。 * 命令行:下载编译器。
社区: Forum 、 Slack ( get invite )、 StackOverflow 、 GitHub (欢迎 PRs)。
感谢徐川对本文的审校。
给InfoQ 中文站投稿或者参与内容翻译工作,请邮件至 editors@cn.infoq.com 。也欢迎大家通过新浪微博( @InfoQ , @丁晓昀),微信(微信号: InfoQChina )关注我们,并与我们的编辑和其他读者朋友交流(欢迎加入 InfoQ 读者交流群)。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