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类 UNIX 系统广泛使用的 Bash 软件曝出了一系列已经存在数十年的漏洞( Shellshock ),在业界引起了非常大的影响。不少 Linux 发行版本连夜发布了修复版本的 Bash,在服务器领域占有不少份额的 FreeBSD 和 NetBSD 已经默认关闭了引起漏洞的功能。InfoQ 也及时带来了关于 Shellshock 的详细报道。
在这个漏洞的风波逐渐平息之余,不少业内人士也在思考,它为何波及如此之广,影响如此之大。 InfoWorld 的专栏作者 Andrew C. Oliver 在一篇文章中表达了自己看法,他认为CGI 技术的普及是个错误,正是因为CGI 技术的不合理之处,Shellshock 才有机可乘。
CGI 技术是 Web 技术刚兴起的时候发明的,它是最早的可以创建动态网页内容的技术之一。它会把一个 HTTP 请求转化为一次 shell 调用。而 Shellshock 的原理是利用了 Bash 在导入环境变量函数时候的漏洞,启动 Bash 的时候,它不但会导入这个函数,而且会误把函数定义后面的命令也执行一遍。在有些 CGI 脚本的设计中,数据是通过环境变量来传递的,这样就给了数据提供者利用 Shellshock 漏洞的机会。对此,Oliver 抱怨道:
为什么有人会认为,通过 HTTP 请求给一个陌生人访问 shell(哪怕是受限的)的机会是一个好主意呢?我不理解。
Oliver 把 CGI 技术比作“上了膛的武器”,程序员必须非常谨慎地使用它,写出优秀的脚本。但在现代的商业实践中,雇佣优秀程序员已经不是一个必选项,大量的廉价程序员很多时候也能合力完成工作。能写出考虑周全的 CGI 脚本的人越来越少,这也使得 CGI 技术更不合时宜了。
Oliver 甚至觉得,用 C 语言编写的动态网页程序都要比 CGI 好一些,因为避免 C 语言的缓冲溢出问题其实并不难,如果程序员不给自己挖坑,并且认真做好单元测试的话,问题不会太大。
编写水平糟糕的 CGI 脚本,确实是互联网上可利用漏洞最多的技术之一了。当然网络、计算机架构等也有可能存在漏洞,但是 CGI 从诞生之初就是一个设计错误,经历此次 Shellshock 风波,其弱点也再次暴露在公众面前。Oliver 也呼吁大家,逐步放弃 CGI 技术,“先移除那些暴露在公众访问之下,又需要非常仔细编写才能不出问题的脚本”。
感谢郭蕾对本文的审校。
给InfoQ 中文站投稿或者参与内容翻译工作,请邮件至 editors@cn.infoq.com 。也欢迎大家通过新浪微博( @InfoQ )或者腾讯微博( @InfoQ )关注我们,并与我们的编辑和其他读者朋友交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