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Messenger 是 Facebook 官方发布的即时聊天应用,类似于手机短信应用,允许用户在手机上向 Facebook 上或者手机通讯录中的好友免费发送信息。去年开始,Facebook 尝试为 Messenger 构建“移动优先(Mobile First)”的用户体验。近日,Facebook 官方博客发表了一篇文章,介绍他们的新同步协议及效果。
客户端
在原先的协议中,Messenger 通过拉模式获取数据。当有新消息时,它首先会收到一条有新数据可用的通知。之后,它会向服务器发送一个复杂的HTTPS 查询请求,并接收一个很大的JSON 响应。
在新协议中,Facebook 改用一种基于推模式的快照- 增量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客户端会首先检索一个消息快照,然后订阅增量更新。当有新消息时,客户端会接收到通过 MQTT 协议推送的增量更新。这样,它无需再次发起 HTTPS 请求,就可以快速展示最新的消息视图。
此外,他们认为,用 JSON 格式在线传递消息及增量更新不够高效,于是便用 Thrift 代替了 JSON。这使其网络有效负载降低了大约 50%。
服务器端
通常,消息数据都存储在旋转磁盘上。在拉模式中,在通知 Messenger 发送查询请求从磁盘读取数据之前,要先将数据写入磁盘。这样,同一个存储层既要存储实时消息又要存储完整的对话历史。这种方式无法满足新开发的同步协议。他们需要将同样的更新序列以用户为单位实时并行地发送到 Messenger 应用和存储层。
于是,他们开发了 Iris。这是一个消息更新的全序队列,它有两个单独的指针,分别指向最近发送给 Messenger 应用的更新和最近发送到传统存储层的更新。当消息成功发送到手机或磁盘时,相应的指针就会向前移动。当手机离线时,相应的指针就会停在原处,而新消息仍然可以进入队列,其它指针正常移动,反之亦然。这样,Messenger 应用和传统存储层就能以各自的速率进行同步,互不影响。
实际上,该队列基于时间实现了一个三层存储模型:
- 最新消息从 Iris 的内存立即发送给 Messenger 应用和磁盘存储层
- 一周内的消息存储在队列的后台存储中
- 更早的对话历史和完整的收件箱快照则由传统磁盘存储层提供
另外,在综合考虑了扩展性、可靠性、速度和灵活性后,他们最终选择基于 MySQL 和闪存实现了 Iris 的后台存储,并使用了 MySQL 的半同步复制功能。
效果
新同步协议使非媒体数据减少了 40%。而通过减少网络阻塞,用户消息发送失败的情况减少了大约 20%。
感谢郭蕾对本文的审校。
给InfoQ 中文站投稿或者参与内容翻译工作,请邮件至 editors@cn.infoq.com 。也欢迎大家通过新浪微博( @InfoQ )或者腾讯微博( @InfoQ )关注我们,并与我们的编辑和其他读者朋友交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