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Con上海|与字节、阿里、腾讯等企业共同探索Agent 时代的落地应用 了解详情
写点什么

从敏捷与精益创业的结合中获益

  • 2013-09-16
  • 本文字数:1847 字

    阅读完需:约 6 分钟

企业总是希望能够提升自身能力,从而在更短的时间内向其客户传递价值。现在,许多企业正在采用敏捷软件开发,以便能够迭代开发并交付软件解决方案。但要想判断业务需求,并决定应该开发什么产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精益创业方法正是瞄准了支撑开发新业务和产品的需求。对于如何将敏捷与精益创业方法结合能够带来何种帮助的话题,多位作者分享了各自的观点。

在博客文章针对精益创业开发者的敏捷开发简介中,Startup Tucson 描绘了敏捷和精益创业如何互补:

敏捷是一套原则,而我们的软件开发方法论正是基于这些原则;精益创业则是有关如何驱动我们的业务和产品开发的。二者可以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毫无疑问,我们不必采用敏捷(或类似方法)也能够运用精益理论,但同时使用二者,它们将如同巧克力与花生酱一样,能够非常融洽地搭配在一起。

这篇博客文章阐述了敏捷软件开发与传统瀑布模型之间的区别,并介绍了敏捷开发的指导原则、发布周期(冲刺)和用户故事。该文章还通过若干例子,描绘了敏捷和精益创业如何适应彼此:

  • 在面对客户时,我们将尝试弄清他们的问题是什么(并且将针对这些问题准备解决方案)。
  • 我们尝试解决的问题,将包含一系列有待测试的假设,而且我们应该为每条假设分配各自的优先级(从业务角度)。我们应该运用这些优先级来估算并承诺交付(如果测试这些假设需要进行开发工作的话)。
  • 每个发布版本,都应该聚焦于当前正在测试的假设;同时,根据需要,使用最新的测试结果来重新安排优先级。
  • 通过版本回顾来检查可交付成果,以确保它们符合用户故事所定义的内容。

Laurence McCahill 撰写了一篇题为我从精益创业中学到的 10 件事的博客文章,其中提到了从敏捷与精益创业的结合中,我们所能得到的若干好处:

产品发布之前的时间越长,与之关联的风险就越大。在暗室中花费六个月来开发,并不是创建创业的最佳方式。在大部分情况下,更好的方法是采用更敏捷或更精益的方式来进行发布,例如尽早、尽量频繁地发布。这有助于减轻风险,而且意味着我们关注的焦点在于学习和确认,而不是单纯地开发。

Laurence 介绍了他对精益和精益创业中的关键原则的看法。这些原则与敏捷宣言背后的那些原则是相关联的,例如它们都要求满足客户需求并及早交付工作软件:

(……)精益提倡创造价值的概念,这体现在针对用户需求的数字产品上。任何不满足用户需求的东西,都可以看作一种浪费。

另一个减少浪费的方法,是少写文档多做事。无论是研讨会、原型、方法还是其他什么工作,精益都要求研究模型以辅助理念的沟通。与其使用概念性描述或是在纸上空谈,不如向人们展示点真东西。例如草图、线框或引导性原型——任何测试我们对用户假设的最经济、最快捷的方式。

适合你的敏捷工具箱的精益创业中,Sergey Shishkin 介绍了精益创业理念如何补充敏捷软件开发,以及如何帮助聚焦在客户需求上。首先他解释了如何将用户故事中的用户角色,与精益创业连结在一起:

“作为 [什么样的角色],我想要 [什么样的特性],从而 [会有什么样的价值]。”用户故事中最重要的部分并不是特性,而是用户角色以及想要实现的价值。

我们必须了解客户部门,以及他们必然会遇到的问题,以便为用户提供价值。如果我们的用户故事没有提到某个特定的客户群体以及某个问题(已经过我们定性地确认的问题),那么我们正在进行的构建工作,很有可能是在做无用功。

接下来,他解释了如何用管理产品待办事项列表的方式,来使用源自精益创业的理念:

一种科学的分配优先级的方法,是首先消除那些风险最高的条目,从而加速学习。在定性地确认了最大的假设之后,就该对这些假设进行定量验证了。因此构建一个实验,来对风险最高的假设进行定量验证,毫无疑问是此时最重要的事情。而如果构建该实验最简单的可能途径,正是把工作软件放到用户手中,那就太棒了。

他还描述了在使用精益创业的过程中,是如何定义“完成”的:

完成,是指当我们已经确认、验证或否定了某个假设。确认与验证之间的区别,在于我们定性地“确认”,而“确认”则是定量操作。在与人们对话时,捕捉其正面或负面的信号,这是定性确认。将 10% 的时事通讯接收者转变为付费用户,这是定量验证。

Sergey 表示,敏捷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所有者对客户需求的管理,并以此作为总结:

我们可以假装只是在 IT 方面实践 Scrum 或其他敏捷方法,但局部优化将会不可避免地让我们自食其果。客户开发技术是一件强大的工具,能够在产品所有者的工作中——对待办事项列表进行整理并排定优先级——起到帮助。

查看英文原文: Benefits of Combining Agile and Lean Startup

2013-09-16 05:261369
用户头像

发布了 256 篇内容, 共 78.1 次阅读, 收获喜欢 10 次。

关注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发现更多内容

极盾故事|某头部私募基金“扩展检测响应XDR平台”建设

极盾科技

XDR扩展威胁检测响应

10月《中国数据库行业分析报告》已发布,深度剖析甲骨文大会Oracle技术新趋势

墨天轮

数据库 oracle postgresql opengauss 国产数据库

火山引擎DataLeap背后的支持者 - 工作流编排调度系统FlowX

字节跳动数据平台

大数据 数据中台 数据安全 数据研发 企业号10月PK榜

大模型与Prompt模板全面升级

百度开发者中心

深度学习 大模型 LLM

焕新升级!新一代云原生可观测平台

华为云开发者联盟

云原生 后端 华为云 华为云开发者联盟 华为云CCE容器服

携程商旅发布“全球影响力计划”

携程商旅

QA忙不过来怎么破?

BY林子

软件测试 QA

2023 云栖大会 | 「动手实践」基于阿里云构建博学谷平台实时湖仓

Apache Flink

大数据 flink 实时计算

社区迭代|ETLCloud社区新增“论坛”啦!

RestCloud

ETL 社区 论坛

NFTScan 获 Optimism 基金会 Cycle 14 Grant 支持 35,000 枚 OP !

NFT Research

NFT\ NFTScan

KaiwuDB 荣获“2023 IDC 中国可持续发展先锋案例”

KaiwuDB

智能问答技术在百度搜索中的应用

百度Geek说

百度搜索 智能问答 企业号10月PK榜

Java基础面试题【Spring、Spring MVC、Spring Boot】进阶篇

派大星

Java 面试题

飞码LowCode前端技术系列(二):如何便捷配置出页面 | 京东云技术团队

京东科技开发者

前端 低代码 低代码平台 企业号10月PK榜

一文详解多模态大模型发展及高频因子计算加速GPU算力 | 英伟达显卡被限,华为如何力挽狂澜?

GPU算力

建立性能基线的实践方法

老张

性能测试 性能基线

硬件、数据、模型优化与分布式训练的实践

百度开发者中心

大模型 LLM LLMOps

厦门理工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获“火焰杯”软件测试赛全国奖项

测试人

软件测试

Dubbo 路由及负载均衡性能优化

vivo互联网技术

负载均衡 dubbo 路由

高效集成|这一次,快人一步

RestCloud

ETL

百度Comate代码助手全新上线SaaS服务,适配百种开发语言,编码效率10倍提升!

新消费日报

限时领票|走进 2023 · 云栖大会,看大咖对话开源

Apache Flink

大数据 flink 实时计算

带着问题去分析:Spring Bean 生命周期 | 京东物流技术团队

京东科技开发者

spring 生命周期 @Bean 企业号10月PK榜

嵌入式框架设计中的四种常用模式

互联网工科生

嵌入式

Tampermonkey for Mac(油猴Safari浏览器插件)

展初云

Mac 油猴 Tampermonkey

深度学习预训练模型的突破与发展

百度开发者中心

模型训练 大模型 深度学习‘’ LLM

从图像生成到分类的深度学习策略

百度开发者中心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大模型 图像生成

从敏捷与精益创业的结合中获益_文化 & 方法_Ben Linders_InfoQ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