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QCon 北京上采访《精益软件度量》一书的作者张松,聊到 KPI 这个事情。作为 ThoughtWorks 中国区总经理,张松在带队这方面的经验是很丰富的,也见过不少风格的公司和团队。对团队管理者而言,度量是掌握团队、项目进程的关键——事实上,也可以说是唯一的手段。KPI 本身作为度量阀值,可以起到检测团队健康状态的作用。但是在很多情况下,KPI 是老板定的,监控是团队经理在盯着,实际做事儿的是团队成员,这就造成了很多扭曲的后果。三方的目标越是不统一,扭曲的就越严重。
我问张松,老板想要的结果,团队经理想要的结果,和团队成员想要的结果,难免是不一样的——事实上也不可能是完全一样的。所以怎么可能让大家都高高兴兴、心甘情愿的去搞这个度量呢?张松提到两点:一个是共享上下文,增加公司的信息透明度,让大家都知道公司整体的目标是什么;第二个是达成共识,让处在不同利益角度的同事能坐在一起,而不是只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他举了一个例子:
有一个很大型的跨国企业。业务部门是他们的销售,是市场营销部门;产品的提供者是他们的研发组织。以往,因为他们甚至都属于不同的法律实体(公司),他们之间的沟通实际上是非常有限的,通常是通过总部的指导,或者是他们内部的合同,来达成这种决策和沟通的目的。我们经过考察之后,发现在这个过程当中出现了非常多的误解,但是我们又不能直接说你们出现了误解——一定是希望他们自己能发现误解,并且在这方面达成共识。我们就组织了一个研讨会,把销售部门的人和研发部门的领导拉到同一间屋子里面。我们找了一个很偏僻的地方,让他们不太容易去收发 Email 和打电话,大家通过一个都能够认可的过程,然后商量,我们到底希望达成一个什么样的目的;为了要达成这样的目的,我们还欠缺一点什么;为了能够弥补这个欠缺的地方,站在业务部门的角度,站在研发部门的角度,各自应该做什么。那么通过一系列的讨论,他们就会发现,原来你们是这么想的,其实你们也不是不可以商量,有些地方我可以让步,但是我希望你能够给我一些什么样的东西。
总的来说,张松认为度量的结果是一个沟通的媒体,而不是追求的一个结果。开发者总觉得度量是一个领导用来达成自己“邪恶”目标的手段,但其实不必这样想。好的度量对于团队成员本身而言也是有帮助的;不好的度量,归根结底是沟通问题。
你对度量和 KPI 是怎么看的?欢迎交流!
本日作者简介
杨赛(@lazycai),InfoQ 中文站编辑。到处串门的互联网信徒,相信规则的力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