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局变量永远是不受欢迎的,因为它会带来太多的问题,所以,诸如 Java 这样的程序设计语言干脆摒弃了全局变量。一旦我们有机会面对全局变量,想都不要想,干掉它。
if (IDLE == g_status) { ... }
那个 g 打头的家伙就是全局变量,它就是我们的靶子。第一直觉,我们不要直接访问全局变量,那就用函数把它封装起来:
int getCurrentStatus() { return gStatus; }
于是,代码变身了:
if (getCurrentStatus() == IDLE) { ... }
把变量封装成函数,从某种角度说,这是一种进步。但我想说,这还不够。这只是一种简单的封装,本质上来说,这与直接暴露数据差别不大,我们需要更好的封装,通常的做法是封装出行为。行为从哪来,从实际需求来。
就以上面这段代码为例,我们封装了 status,其实,它的目的是为了与 IDLE 状态相比较,这就是一种行为,我们可以这样封装:
bool isCurrentStatus(int status) { return status == g_status; } if (isCurrentStatus(IDLE)) { ... }
还有一种修改方式,既然 IDLE 是一个固定的常量,索性把它也隐藏起来:
bool isIdle() { return IDLE == g_status; } if (isIdle()) { ... }
实际上,这种封装出行为的方式不仅仅适用于全局变量,把数据拿出来再用的情形也是经常可以见到的:
if (machine.getStatus() == IDLE) { ... }
封装的方式同上面一样,这里选择一种实现:
class Machine { ... bool isIdle() { return status == IDLE; } } if (machine.isIdle()) { ... }
封装,就得封装出个行为来。
作者简介:
郑晔,ThoughtWorks 公司首席咨询师,拥有十多年企业级软件开发经验,热衷于探索各种程序设计语言在真实软件开发中所能发挥的威力,致力于探寻合理的软件开发方式,加入 ThoughtWorks 公司后,投入到敏捷开发方法的实践之中,为其他公司提供敏捷开发方法方面的咨询服务。他的 blog 是梦想风暴),其微博是 @dreamhead 。
查看原文:代码之丑(十一)
感谢张凯峰对本文的审校。
给InfoQ 中文站投稿或者参与内容翻译工作,请邮件至 editors@cn.infoq.com 。也欢迎大家通过新浪微博( @InfoQ )或者腾讯微博( @InfoQ )关注我们,并与我们的编辑和其他读者朋友交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