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言道“一图胜千言”,可敏捷的世界里却没有铭记这句话。至少,很多敏捷团队中的设计人员这么想。在某些团队中,设计人员必须创建小的设计增量,而这个过程不一定能产生最好的结果。对于其他团队来说,“线框”是官僚体系的产物,阻碍了开发工作的高效推进。
Booshtukka 提到,在当前的情境下,很难怪罪设计人员对于敏捷的不忿。敏捷流程希望让设计人员以小步增量的方式交付设计。创意因此面临困境。
这根本没有意义:创意本身是一个整体。假如有人要你画一栋房子,但是要一点一点地画。首先,画出烟囱;然后是窗户;然后画做为背景的山;然后是正门。你非给逼疯了不可,而且,你在画下一笔的时候,必须要改变之前的部分,以保证整个作品符合常理。
Sam 在敏捷可用性论坛上发起一个类似的讨论,以理解“线框”的相关性和重要性。William Pietri 回应了 Sam,提到这在很大程度上应该由团队和个人来决定,决定他们是否需要线框,以及细节所应达到的程度。他认为:
对于这些问题,我觉得没有统一的答案。我们在寻找的,是个人差异、团队差异和最小浪费之间的交集。对我来说,达到目的的唯一方式是不断微调具体流程,看看如何尽量减少不良影响,同时仍能产出出色的工作成果。
Gene Arch 和 Paul Spencer 提到:根据他们的经验,线框有其固有的价值,在很多时候,它可以帮助他们预见困难情形。对于他们来说,他们的设计人员与产品负责人一起工作,为下个sprint 设计优先级最高的内容。
Pat Cheugn 引用了文章“HTML 线框和原型:都是收益,没有痛苦”,他认为:对于设计人员来说,就应该使用线框。在他看来,线框的好处在敏捷世界中更为彰显。
产生 HTML 线框和原型的确能让开发团队尽可能接近最终产品。它有助于过滤坏主意,并让好想法涌现出来……特别是在线框能够展示出用户流程和页面流程的情况下…… 最大的收益来自于:线框能够开绿灯,告诉大家一切都已准备齐备,可以开始实现后端编码。从纸上到电脑不需切换,也不用从 PSD 文件切换到 HTML,很多 CSS 风格都已经定义完成,而且实现也很快,因为 HTML 线框总是以范围的方式定义的。
Sascha Brossmann 回应了类似的讨论,并认为:在敏捷环境中进行用户体验设计活动,最重要的原因,是要在开始开发之前把握更清晰的全局,并不断更新。他补充道:如果线框能够先于开发一个迭代创建出来,这也会很有帮助。Yoni 补充说到:
我发现:(保真程度不同的)互动原型是敏捷环境(也包括其他环境)中最有效的交付物。提供这样一个人工产出,对于开发人员来说更为熟悉,而且在交付之后也不需要更多解释和手把手的指导,沟通的沟壑也在不意间降低了。
William 提出一种有趣的方法,用来验证线框对于团队的需求和意义。他认为:开发人员和设计人员对于线框的认识总是存在差异。如果设计人员能够展示出线框的意义,这将会很有帮助。
要想说服开发人员你的方法的价值所在,你要试着在某些用户故事中尝试各种方法,并在回顾会议中谈论发生的事情。如果你能发现他们没有看到的东西,想办法展示给他们看。
Jérôme Gravel-Niquet 补充了他们团队认为有效的方法。他认为:
- 从用户故事的基本描述中,我们迅速创建出了线框。
- 线框完成后,我们在访谈中展示给最终用户并收集反馈,并会根据反馈调整线框。
- 当我们有了坚实后盾(用户和委员会审核通过)并充满自信之后,我们马上就会设计界面。
- 有了这些东西,我们会创建文档,解释不同的交互和功能(用 wiki 的方式)。
- 作为擅长整合的用户体验设计人员,在开发人员着手用户故事之前,我也会尽量整合界面和其相关的互动。
因此,大家一致同意线框的意义。它能帮助团队内部、以及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取得更好的效果。关键在于做刚刚够好的工作,并保证流程轻量级。保证线框的高质量也很重要,因为在 Alex Jones 看来,概略的线框相当于用户体验的 comic sans 字体。
查看英文原文: Wireframes or No Wireframes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