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让敏捷与“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和谐共生

  • 2010-03-19
  • 本文字数:1827 字

    阅读完需:约 6 分钟

用户体验专家 Anthony Colfelt 使用一个案例告诉我们:仅有敏捷是不够的;他还深入指出:“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以下简称 UCD)能够,而且应该与敏捷合并使用。

为了表明自己的观点,Colfelt 首先提出:对于发掘业务的真正需求这个难题,敏捷是合适的解决之道吗?他以此引出自己的观点

就其自身而言,敏捷在调整自己、适应变化方面做得很不错。但是我们必须知道:它能否用来治疗某些症状,这些症状的更深层次原因在于:业务不知道自己的真正需求。虽然敏捷能让开发团队更好地应对这个问题,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很多时候还创建出了新的问题。

他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描述了自己所见过的、敏捷出现问题的 6 种“雷区”:

  • 雷区之一:设计角色不清晰
    敏捷原则说:“在整个项目过程中,业务人员和开发人员必须每天坐在一起。”这几乎没有为用户体验设计人员留出任何空间,常常让开发人员从事此类工作,而他们又很可能不具备相关技能。
  • 雷区之二:没有定义需求收集过程。
    敏捷团队的头脑中认为:“需求会像魔法一样从天而降”,从而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制订产品的长远战略规划,认为这“不敏捷”;类似的情形并不少见。
  • 雷区之三:走捷径的压力。
    强迫用户体验设计过程使用与其对应开发工作所采取的迭代方式,这会导致冲动式设计(impulsive design),丧失与用户测试设计想法的机会。当然,敏捷允许测试真实的产出的可用性,但是要应对由此产生的反馈,所花的时间要超出人们的期望或是他们所能接受的范围。
  • 雷区之四:称之为“足够好”的诱惑。
    即使(也许应该说尤其)当敏捷表现出色的时候,团队总要面对排定优先级的需要,是“继续改进现有特性,让它们更好”,还是“向产品中继续添加新特性”?正如 Cofelt 观察到的: > 经常发生的是:继续改进的工作被放在一边,人们更喜欢令人兴奋的新东西。如此这般,我们构建出来的产品中,所有的特性都不能令人满意。
  • 雷区之五:无风险的概念探索时间不足。
    很多敏捷团队在项目的第一天(或是很接近的时间之内)就会开始着手实际工作。有些团队会使用“第零个迭代(iteration zero)”来做一些前期的规划和设计。Cofelt 质疑时间是否充足:相对于在编码之前以粗略的方式验证某些想法,以可工作的范例来验证想法这种敏捷的方式是否总能胜出?
  • 雷区之六:伤害品牌。
    将未经(以用户体验设计的方式)实地测试的功能特性放到市场之中,即使是有意要这么做以收集反馈,也会让客户很快地丧失信心,不再相信你们公司能够不断达到目标;这会伤害你们的品牌,而品牌是很难建立起来的,一旦倒下,再想重树品牌就更难。

Colfelt 做了一个有趣的总结,指出:敏捷本身“善于改进,但是不善于定义”。他强调指出:只用敏捷,也许足以“把现有产品提升至新的水平”;但是,特别是在要开始新东西的时候,“某些层面的规划是必要的,这样可以避免勉强拼凑各人对于最好的设计方案的看法,那样只能产生类似于弗兰肯斯坦式的怪物。”

他接下来描述了一种传统的、也是“典型的”UCD 过程,要读者注意该过程中对于产品“战略”的前期研究(他在后面称之为“概念设计”,并举出完美的 iPod 设计作为典型例子),他强调指出:即使采取敏捷的方法论开发产品,前期研究同样重要。Colfelt 的讲述方式很小心,没有说敏捷排斥这样的前期思考过程,而是提出:敏捷能够直接鼓励此类研究,以彰显敏捷之长处。

UCD 的重点是“战略”和“概念”挖掘,它可以而且应该与敏捷的“改进”能力相结合;说到底,Colfelt 就是希望提升人们对于这一点的认识。

总的来说,要想把二者结合在一起使用,就要避免对它们各自的武断态度。要记住:敏捷没有强制如何定义概念或是整体的设计方向,但是很善于执行具体的设计研究和良好的规划。UCD 必须要很灵活,以应对如下现实状况:实现团队遇到问题,不得不强制采取另一种设计方案。文档只记录必要的信息,以便于传播。设计与开发团队应该尽量坐在一起,因为跨职能的协作和面对面的沟通至关重要。设计团队在开发团队之前先使用一个 sprint 也很有帮助,他们就能有足够的时间测试和迭代。如果遵循这些规则,两种方式就能和谐共存,发挥作用。

在做出任何强硬判断之前,不妨先花些时间读读 Colfelt 的全文。你不妨看看 Johnny Holland 这篇相关文章,其中提到用户体验设计人员在敏捷(Scrum)环境中如何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他还讨论了与“战略”相关的类似主题,不过更关注与开发团队的交互,以及迭代层面的活动和团队动力相关内容。

查看英文原文: Harmonizing Agile with “User-Centered Design”

2010-03-19 03:381953
用户头像

发布了 479 篇内容, 共 161.9 次阅读, 收获喜欢 52 次。

关注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发现更多内容

存储空间不够大?试试华为云OBS对象存储服务

与时俱进的时代

华为云CDN加速服务助你开启网络加速时代

爱科技的水月

APISIX Ingress 对 Gateway API 的支持和应用

API7.ai 技术团队

云原生 APISIX API Gateway Ingress Controller

“上云”成本低,稳定可靠!华为云OBS助力企业解决数据存储难题

与时俱进的时代

极狐GitLab include 语法减少 CI/CD Pipeline 代码冗余,提升构建效率

极狐GitLab

DevOps CI/CD pipeline 极狐GitLab include

【电商行业必备神器】轻松备战“双十一”,华为云OBS值得拥有

与时俱进的时代

华为云CDN加速,如何助力企业更好发展?

爱科技的水月

小米封杨:工业设备预测性维护及时序数据库选型

YMatrix 超融合数据库

工业4.0 超融合数据库 预测性维护 设备预测性维护 YMatrix

软件测试 / 测试开发 / BAT大厂都在用的Docker。学会这三招,面试、工作轻松hold住

测试人

Docker 容器 软件测试 测试开发 环境搭建

华为云CDN:海量存储+过硬本领为用户带来更优体验

科技说

华为云CDN加速服务的精细化管理,让加速变得简单起来

科技说

不止于快,华为云CDN加速服务为企业提供安全加速环境

科技说

不止稳定快速,看华为云CDN如何在国际云服务市场中“分蛋糕”

爱科技的水月

华为云CDN,如何助力智能新媒体转型

科技说

不止于快,华为云CDN加速服务对OBS桶文件加速的超实用技巧

爱科技的水月

华为云CDN加速服务,让企业用户上网“走高速”

爱科技的水月

存储数据不要愁,华为云来帮你!

与时俱进的时代

华为云大数据BI解决方案助企业突破数据壁垒,加快企业数字化建设

与时俱进的时代

2022卡塔尔世界杯专题分析

易观分析

世界杯 体育

干货|无源元件之——电感基础知识(详解)

元器件秋姐

科普 电感器 电感 电感元件 电子知识

2022年11月视频行业用户洞察:世界杯效应显著,咪咕视频凭借大屏、小屏同时触达球迷群体,未来体育营销将更加激烈

易观分析

视频 世界杯

什么样的魔法棒,能让AI魔法师一夜成名?

白洞计划

华为云CDN加速,为企业开启高效且安全的加速环境

科技说

何惧内卷?华为云对象存储服务OBS工具随便拿出一个都很能打

与时俱进的时代

企业数据如何存?华为云对象存储服务OBS帮您忙

IT科技苏辞

Oracle数据库安装配置详细教程汇总(含11g、12c、18c、19c、21c)

墨天轮

数据库 oracle 升级 安装 & 部署

支持随时畅玩3A游戏,华为云大数据助力游戏厂商快速稳健发展!

与时俱进的时代

什么样的魔法棒,能让AI魔法师一夜成名?

脑极体

一文读懂 | Getaverse 节点部署

Geek_Web3

云渲染一张图大概多久?云渲染快吗?

Renderbus瑞云渲染农场

云渲染

助力游戏厂商稳健发展,华为云大数据解决方案高效赋能!

与时俱进的时代

让敏捷与“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和谐共生_研发效能_Mike Bria_InfoQ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