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基于 Vite 搭建 Electron+Vue3 的开发环境

  • 2020-12-11
  • 本文字数:3626 字

    阅读完需:约 12 分钟

基于 Vite 搭建 Electron+Vue3 的开发环境

目前社区两大 Vue+Electron 的脚手架:electron-vue 和 vue-cli-plugin-electron-builder。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且都还不支持 Vue3,然而 Vue3 已是大势所趋,Vite 势必也将成为官方 Vue 脚手架,下图是尤雨溪在开发好 Vite 之后与 webpack 之父的对话:



所以开发一个 Vite+Vue3+Electron 的脚手架的需求日趋强烈。


我前段时间做了一个,但是发现了一些与 Vite 有关的问题,比如:Vite 会把开发环境的 process 对象吃掉的问题。


这对于 web 项目来说问题不大,但对于我们的 Electron 项目来说,就影响很大了。


今天我就把这个思路和实现方式的关键代码发出来供大家参考,同时也希望 Vue 社区的贡献者们,能注意到这个问题(给 Vue 官方的各个项目提 issue 真的是太难了,Electron 官方项目在这方面就做的很好,很 open、很包容)。


环境


先用 Vite 创建一个 Vue3 的工程,这就是你的实际项目工程。接着安装几个 Electron 相关的依赖,最终我的工程下的依赖情况如下:


"@vue/compiler-sfc": "^3.0.0",    "vite": "^1.0.0-rc.9",    "vue": "^3.0.2",    "vue-router": "^4.0.0-rc.1",    "electron": "^11.0.2",    "electron-builder": "^22.9.1",    "electron-updater": "^4.3.5",    "postcss-scss": "^3.0.2", "sass": "^1.27.0",
复制代码


注意:这些依赖全部安装在 devDependencies 下


各个库的版本发文时应该是最新的了,不过如果有更新的版本,你完全可以用,没影响。工程的目录结构大概是如下这样:



接着在 package.json 中,增加两个命令:


"scripts": {    "start": "node ./script/dev.js",    "release": "node ./script/release.js"  },
复制代码


同时在 script 目录下创建相应的文件,接着我们就开始撰写者两个文件的代码了


调试脚本


通过 Vite 启动 Web 项目


调试脚本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启动 Vue 项目,让它跑在 http://localhost 下,这样我们修改渲染进程的代码时,会通过 Vite 的热更新机制实时反馈到界面上。


Vite 除了提供 cli 的指令启动项目外,也提供了 API,我这里就是直接调它的 API 来启动项目的,关键代码如下:


let vite = require("vite")  createServer ()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let options = {        root:process.cwd(),        enableEsbuild: true     };      this.server = vite.createServer(options);      this.server.on("error", (e) => this.serverOnErr(e));      this.server.on("data", (e) => console.log(e.toString()));      this.server.listen(this.serverPort, () => {        console.log(`http://localhost:${this.serverPort}`);        resolve();      });    });  },
复制代码


其中 this.serverPort 是绑定在当前对象上的一个变量,意义是指定 vite 项目启动时使用的端口号。启动成功后 http server 对象绑定到当前对象的 server 变量上,如果启动过程中报错,则很有可能是端口占用,将执行如下逻辑:


serverOnErr (err) {    if (err.code === "EADDRINUSE") {      console.log(        `Port ${this.viteServerPort} is in use, trying another one...`      );      setTimeout(() => {        this.server.close();        this.serverPort += 1;        this.server.listen(this.viteServerPort);      }, 100);    } else {      console.error(chalk.red(`[vite] server error:`));      console.error(err);    }  },
复制代码


这段逻辑就是递增端口号,再次尝试启动 http server。


设置环境变量


往往每个开发人员的环境变量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开发人员需要连开发服务器 A,有的开发人员需要连开发服务器 B,而且开发环境的环境变量、测试环境、生产环境的环境变量也不一样,所以我把环境变量设置到几个单独的文件中,方便区分不同的环境,也方便 gitignore,避免不同开发人员的环境变量互相冲突。


开发环境的环境变量保存在 src/script/dev.env.js 中:


let env = require("./dev.env.js")
复制代码


生产环境的环境变量则为 release.env.js。这个文件的代码非常简单,如下:


module.exports = {  APP_VERSION: require("../package.json").version,  ENV_NOW: "dev",  PROTOBUF_SERVER: "******.com",  SENTRY_SERVICE: "https://******.com/34",  ELECTRON_DISABLE_SECURITY_WARNINGS: true}
复制代码


需要注意的是:ELECTRON_DISABLE_SECURITY_WARNINGS。这个环境变量是为了屏蔽 Electron 开发者调试工具那一大堆警告的(你如果开发过 Electron 应用,你应该知道我说的是什么),APP_VERSION 是从项目的 package.json 中取的版本号,你当然可以不设置这个环境变量,通过 Electron 的 API 获取版本号:


app.getVersion() // 主进程可用
复制代码


但通过 ElectronAPI 获取到的版本号,在开发环境下,是 Electron.exe 的版本号,不是你的项目的版本号,打包编译后,这个问题是不存在的。


ENV_NOW 是当前的环境,开发环境下它的值为 dev,打包编译后的生产环境它的值应为 product,因为现在我们是讲如何构建开发环境,引用的是 dev.env.js,等下一篇文章讲如何构建编译环境时,引用的就是 release.env.js 了。


编译主进程代码


Vite 之所以快,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使用了 esbuild 模块来编译代码,这里我们也使用 esbuild 来编译我们的主进程的代码。前面说了主进程是放在 src/main/ 目录下的,这里我使用的是 TypeScript 开发,入口程序是 app.ts,你完全可以使用 Js 开发,文件名也随你自定义:


buildMain () {    let outfile = path.join(this.bundledDir, "entry.js");    let entryFilePath = path.join(process.cwd(), "src/main/app.ts");    // 这个方法得到的结果:{outputFiles: [ { contents: [Uint8Array], path: '<stdout>' } ]}    esbuild.buildSync({      entryPoints: [entryFilePath],      outfile,      minify: false,      bundle: true,      platform: "node",      sourcemap: false,      external: ["electron"],    });    env.WEB_PORT = this.serverPort;    let envScript = `process.env={...process.env,...${JSON.stringify(env)}};`    let js = `${envScript}${os.EOL}${fs.readFileSync(outfile)}`;    fs.writeFileSync(outfile, js)  },
复制代码


esbuild 会自动查找 app.ts 引用的其他代码,还有 treeshaking 机制保证你不会把无用的代码打包到输出目录。我把 sourcemap 关掉了,因为调试主进程很困难,基本都是手动 console.log 信息调试的,朋友们有好的建议请赐教一下。platform 要指定成 node,要不然 esbuild 会尝试帮你去找 node.js 内置的包,肯定找不到,就报错了。


同理,还要把 electron 设置成 external,在上一节设置的环境变量的基础上,我们又增加了一个 WEB_PORT 的环境变量,Electron 启动后,要根据这个变量去加载 localhost 的页面,这个变量是应用启动时确定的,是动态的,所以没办法设置到 dev.env.js 中,输出代码前,我们把环境变量的值也附加在输出代码中了。


这样 Electron 进程启动时,会先设置好环境变量,再执行具体的业务代码(我们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设置环境变量,但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和生产环境保持一致,看到下一篇文章你就会知道了),最终生成的代码会被输出到这个目录下面:


bundledDir: path.join(process.cwd(), "release/bundled")
复制代码


稍后我们启动 Electron 时,也会让 Electron 加载这个目录下的入口程序。


启动 Electron


Electron 的 node module 并没有提供 API 给开发者调用以启动进程,所以我们只能通过 node 的 child_process 模块来启动 Electron 的进程,代码如下:


createElectronProcess () {    this.electronProcess = spawn(      require("electron").toString(),      [path.join(this.bundledDir, "entry.js")],      {        cwd: process.cwd(),        env,      }    );    this.electronProcess.on("close", () => {      this.server.close();      process.exit();    });    this.electronProcess.stdout.on("data", (data) => {      data = data.toString();      console.log(data);    });  },
复制代码


require(“electron”).toString() 得到的是 Electron 的可执行文件的路径:


  • Windows 环境下为:node_modules\electron\dist\electron.exe

  • Mac 环境下为:node_modules/electron/dist/Electron.app/Contents/MacOS/Electron


path.join(this.bundledDir, “entry.js”) 为 Electron 进程指定了入口程序文件的地址,cwd: process.cwd() 是为 Electron 指定当前工作目录(此处又为 Electron 指定了一次环境变量,其实不指定也没关系),当 Electron 进程退出时,我们也关闭了 Vite 创建的 http server。


主进程加载渲染进程页面


此处最关键的逻辑就是这一句:


if (process.env.ENV_NOW === "dev") {      await win.loadURL(`http://localhost:${process.env.WEB_PORT}/`);    }
复制代码


process.env.WEB_PORT 就是我们上文中设置的 WEB_PORT 变量。


这个逻辑当然还有 else 分支,那是下一篇博文的内容了。


2020-12-11 09:224356

评论 1 条评论

发布
用户头像
有链接地址吗?
2021-01-04 11:41
回复
没有更多了
发现更多内容

软件测试学习笔记丨Allure2报告中添加附件-图片

测试人

软件测试

Java ZGC 深度剖析及其在构建低延迟流系统中的实践心得

AutoMQ

Java 云计算 AutoMQ

AutoMQ vs Kafka: 来自小红书的独立深度评测与对比

AutoMQ

Java kafka 云原生 小红书 AutoMQ

AutoMQ 生态集成 Kafdrop-ui

AutoMQ

Java kafka 云原生 AutoMQ kafdrop

文献解读-基准与方法研究-第十六期|《GeneMind 公司的 GenoLab M 测序平台 WGS 和 WES 数据基准测试》

INSVAST

基因数据分析 生信服务

Android File Transfer for mac(安卓文件传输工具) v1.0.12版

Mac相关知识分享

性能测试:性能测试流程与方法

霍格沃兹测试开发学社

「布道师系列文章」宝兰德徐清康解析 Kafka 和 AutoMQ 的监控

AutoMQ

云计算 kafka Java’ AutoMQ

一行代码搞定禁用web开发者工具

秃头小帅oi

AutoMQ 与蚂蚁数科达成战略合作

AutoMQ

Java kafka 云原生 AutoMQ 蚂蚁数科

基于Netty的自研流系统缓存实现挑战: 内存碎片与OOM困境

AutoMQ

Java 云原生 Netty AutoMQ

Parallels Desktop 19 for Mac虚拟机 19.1.0版

Mac相关知识分享

虚拟机

Adobe Creative Cloud for mac(acc) v6.10最新版

Mac相关知识分享

图像设计

5 分钟读懂API技术架构

幂简集成

API API架构

2024已过半,还没试过在vue3中使用ioc容器吗?

EquatorCoco

JavaScript vue.js 前端

AutoMQ 产品动态 | 发布 1.1.0,兼容至 Apache Kafka 3.7,支持 Kaf

AutoMQ

Java 云计算 kafka AutoMQ

JetBrains CLion 2024 for Mac(跨平台集成开发环境)v2024.1.4版

Mac相关知识分享

Beyond Compare 4 for Mac(文件同步对比软件) v4.4.7(28397)中文版

Mac相关知识分享

WTM的项目中EFCore如何适配人大金仓数据库

快乐非自愿限量之名

数据库

行业智能化,让千行万业在珠峰相见

白洞计划

AI

客户在哪儿AI助ToB销售每天都能在活动上遇到目标客户

客户在哪儿AI

ToB营销 活动营销

VMware ESXi 8.0U3 macOS Unlocker & OEM BIOS Dell (戴尔) 定制版

sysin

macos esxi OEM unlocker dell

电竞玩家的云端盛宴!四大云电脑平台:ToDesk、顺网云、青椒云、极云普惠实测大比拼

小喵子

云电脑 ToDesk ToDesk云电脑

基于 Vite 搭建 Electron+Vue3 的开发环境_大前端_liulun_InfoQ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