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光信息的 CPU 研发走的技术引进路线,早期依托 AMD 的技术授权。该公司表示,AMD 停止提供后续技术支持服务对公司技术研发进度造成了短期的不利影响。
海光信息科创板上市获批
6 月 23 日,中科曙光发布公告称,根据中国证监会于 2022 年 6 月 21 日在其官网披露的《关于同意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中国证监会对公司参股公司海光信息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注册申请文件进行了审核,同意海光信息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注册申请。
今年 6 月 24 日,国产 CPU 企业龙芯中科登陆科创板,成为国产 CPU 第一股。现在,海光信息的 IPO 冲刺之路,再近一步。
海光信息成立于 2014 年,其主要从事高端处理器、加速器等计算芯片产品和系统的研究、开发,产品主要包含海光通用处理器(CPU)和海光协处理器(DCU)。
海光信息是中科院系的代表公司。中科曙光是海光信息的第一大股东。目前中科曙光拥有海光信息 64990 万股,占其首次公开发行前总股本的 32.1%。
资料显示,2018 年,海光信息获得了长虹电器、成都产业集团、成都高投集团、新鼎资本、钛信资本、工银亚投、国科投资等机构的 A 轮融资,以及来自海河产业基金的 A+轮融资。2020 年,海光信息完成了 B 轮和 C 轮融资,投资方为融泰中和、晨山资本、昆高新集团。
2021 年 11 月 8 日,海光信息与中信证券签署了 IPO 辅导协议,拟在科创板上市。2022 年 3 月 1 日,海光信息科创板 IPO 处于已问询状态。
据海光信息披露,本次 IPO 拟公开发行不低于 10%的股权,募集资金 91.48 亿元。若以此计算,一旦成功上市并募集资金,海光信息的估值或将达到 914.8 亿元。
这意味着,届时海光信息将成为科创板“身价”最高的企业之一。有数据显示,截至 2022 年 6 月 13 日,在 A 股 300 多家科创板企业中,仅有 4 家企业的市值超过 900 亿元。
根据招股书,2019 至 2021 年,海光信息分别实现了营业收入 3.79 亿元、10.22 亿元和 23.10 亿元,2020 年和 2021 年增长率分别达到 169.53%、126.09%。毛利率方面,海光信息 2019 至 2021 年综合毛利率分别为 37.31%、50.50%、55.95%。
在净利润方面,2018 年-2021 年上半年,海光信息净利润分别为-1.8 亿元、-1.37 亿元、-8,297.52 万元、-9,666.77 万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74 亿元、-0.93 亿元、-0.95 亿元和-0.68 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会前夕,海光信息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迅速扭转了以往亏损的局面。3 月 7 日,海光信息更新的招股书显示,截至 2021 年底,公司实现营收 23.1 亿元,是当年上半年的 4 倍,净利润实现 4.38 亿元,扣非净利润实现 2.65 亿元,实现了自 2018 年以来的首次盈利。
业务依赖单一大客户
海光信息是目前国内主流的 CPU 厂商之一,其竞争对手有龙芯、兆芯、飞腾、海思、申威等企业。
海光信息专注于芯片研发、设计和销售,不直接从事芯片的生产和加工。招股书显示,海光信息正在销售的产品包括海光 7000、海光 5000、海光 3000 系列 CPU 产品和海光 8000 系列 DCU 产品。
三个系列的 CPU 产品覆盖不同层次、场景的服务器,其中,7000 系列产品主要应用于高端服务器,5000 系列 CPU 产品主要应用于中低端服务器,3000 系列 CPU 产品主要应用于工作站和边缘计算服务器。
公司销售的 CPU 产品以海光 7000 系列产品为主,占销售收入比重分别为 85.70%、76.91%和 65.01%,占比很高,但已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海光 5000 系列 CPU 产品占销售收入比重相对稳定,因市场需求增加,2020 年销售占比增长迅速,2021 年趋于平稳;海光 3000 系列 CPU 产品销售收入占比相对稳定,2021 年,随着国内需求环境变化,市场对国产工作站 CPU 需求大幅度增长,2021 年销售收入占比较 2020 年度提升 5.91 个百分点。
海光信息表示,基于取得的 CPU 处理器设计技术,海光 CPU 系列海光一号、 海光二号已经实现商业化应用,海光三号完成实验室验证,海光四号处于研发阶段。其中,海光一号、海光二号产品已经在政府、三大运营商、五大国有银行等行业用户应用。
招股书显示,海光信息的产品下游客户主要为公司 A、浪潮、联想、新华三、同方等服务器厂商。其中前五名客户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99.12%、92.21%和 91.23%。
2019 年至 2021 年,海光信息对第一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分别为 2.12 亿元、5.71 亿元和 15.24 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之比分别为 56.02%、55.83%和 65.95%。截至 2022 年 1 月末,客户 A 及其子公司该期间向公司采购的 CPU、DCU 所生产的服务器等产品对外实现销售的比例超过 60%。其业务对单一大客户具有较大的依赖性。而 2019 年,海光信息的产品有九成销售至关联方,其收入的可持续性存在隐忧。
研发投入高企,自主可控之路漫漫
近年来,国家政策利好国产 CPU 发展,拥有国家队光环的海光信息也获得了很多支持。招股书显示,2018 年至 2021 年上半年,海光信息获得的政府补助分别为 6,153.86 万元、2,008.16 万元、3,991.79 万元和 1,038.05 万元。
不过芯片研发需要高额研发投入,国家补助也只是锦上添花,关键在于芯片企业自力更生,实现技术上的自主可控能力。
在招股书中,海光信息表示,因公司尚处于初创期至快速发展期,为保持技术领先性,公司一直保持着高强度的研发投入,研发支出资本化比例分别为 79.71%、51.18%和 53.02%,研发支出资本化占比较高,形成的自研无形资产金额较大,从而促进产品的迭代更新和长远发展。
在研发投入上,2018 年-2021 年上半年,海光信息分别投入了 9.21 亿元、9.89 亿元、12.79 亿元和 8.63 亿元。报告期内累计研发投入为 35.39 亿元,营收占比达到 95.35%。
海光信息也在通过股权激励计划加大在人才方面的投入,绑定核心骨干。招股书显示,海光在报告期内分别确认了股份支付费用 2,457.15 万元、11,114.73 万元和 17,716.68 万元,向 677 名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其中主要是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
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海光信息的研发技术人员也达到 1031 人,占员工总人数的 90.20%,其中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 749 人,占员工总人数的 65.53%。
值得注意的是,2016 年 3 月和 2017 年 10 月,海光信息旗下海光微电子、海光集成分别与 AMD 签署了《技术许可协议》。协议约定,AMD 将高端处理器相关技术及软件许可给两家合资公司,共同生产合资产品。
目前我国尚不具备主流的自主研发指令系统架构的专利权。在这一合作协议之下,海光信息的技术和业务发展飞速,2018 年第二季度海光 CPU 正式上市。
转折点发生在 2019 年。这年,海光信息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此后,AMD 主动停止了与 EAR 受控技术相关的技术交流活动。
海光信息表示,AMD 停止提供后续技术支持服务对公司技术研发进度造成了短期的不利影响,但公司通过对授权技术的消化、吸收,独立完成了海光二号和深算一号产品的成功量产,全面掌握了相关技术授权内容。
参考链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7512418984195256&wfr=spider&for=pc
http://stock.10jqka.com.cn/20220704/c640222216.s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