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阿里巴巴技术脱贫大会举行。
说起这个大会,就要提起 1 年前投入 100 亿元人民币成立的阿里巴巴脱贫基金了。从教育到健康,再到女性、生态和电商扶贫,这五个方向分别由五位阿里合伙人直接牵头。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过去一年,数百位阿里工程师和产品经理在乡村呆的时间比在杭州的时间还要多,他们的办公地点分别在四川宜宾的猪场、陕西阎良的瓜田、四川平武的蜂场、云南的梯田……他们的足迹,遍布中国上百个贫困县。有人还因此获得了公司“空中飞人”奖。
很多人也许看到了阿里脱贫基金的百亿投入,但这背后,还有看不到的工程师“脱贫代码”。今天,就和你说 4 个小故事。
我们不是什么超级英雄,我们只知道,既然来了就必须做出点东西
雷宗雄 阿里云技术小二
我在北邮读的计算机专业,很早接触互联网技术和 AI 算法,当时的梦想是像马斯克一样能干点“牛到天上”的事儿。
2014 年毕业进入阿里,参与机器学习算法平台 PAI 的研发,在亲戚朋友眼里也算是“高大上”。但谁也想不到后面我会和猪发生联系,而且一干就是一年。
去年年初,阿里云同四川特驱集团、德康集团合作,准备将 ET 农业大脑跨界推广到养猪场,选了 20 名工程师,我是其中之一。
第一次出发去猪场前,总架构师慷慨激昂的说:同学们,中国的养猪产业将因为我们而改变。但到了猪场,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要个 WIFI,没有;
要环控设备接口,没有;
要安装个智能传感设备,拉电线、组网络、调试系统都得从零开始。
站在猪舍,有一种很绝望的感觉,只听见猪撞栏的声音、风机转动的声音、打料的声音……
我和总架构师在宿舍大吵了一架:“你的规划就是扯淡,不可能实现的,完蛋了!”吵完呢,又继续干活。大家都很清楚,既然来了,就必须做出点东西。
猪场的厂长挺积极,非常支持我们。因为现在 95 后已经很少有人愿意来猪场工作了,进了猪场就得被关一个月,地方又偏远。他就盼着机器人来帮他。
在猪场,我们想了很多方案。
比如行走机器人,让机器人在过道里不断走动,完成巡检、清扫卫生、加料等工作,彻底取代人。很性感对吧?但实验了几个方案之后发现,行走机器人根本迈不过横亘在它面前的猪粪。
机器人倒在猪粪面前之后,我们决定用无人机。无人机定时在猪场内起飞、巡逻,完成对每个猪只情况的盘点、记录。但伸手就能摸到的房顶和凌乱的水线,又把无人机拦了下来。
最后受盒马外卖传输索道的启发,我们在猪场顶部搭建了一个跑在滑轨上的自动巡查系统,完全 DIY 自己爬猪栏装上去的。
在这里,猪脸识别等这些时髦技术完全没用,都是吹牛,能落地才是好技术。我们这套系统能够实现对每个猪只信息的几乎 100%的准确判断,记录它一天的饮食、运动、饮水、精神状态、体型、产仔、断奶等数据,也成为后续各类算法的基础。
从天马行空到有脚踏实地计划,我在猪圈待了整整三个月。现在,我们已经做了 7 套算法,另外几个课题还在研究。
在技术落地方面,除了大型猪场,我们的技术也通过钉钉开放给了合作的家庭农场,这其中不少是贫困家庭。对于普通农户,以前由于技术和资金问题,养猪顶多养个十头。现在他们跟猪场合作,每家农户一年可以养 500-1000 头,在没有疫情损失下可以拿到 9-18w 不等收入,农户前期投入一般地在 3 年内能收回成本。
有一次走访,一个养户因为一头猪死了,郁闷自责得快要掉眼泪了。我看了猪的死亡报告,完全就是因为着凉了没有及时诊断,最后不断的恶化,恶化到最后绝食厌食免疫力下降,一下子就摔倒了,摔死了。这些其实是有可能通过我们的技术提前发现的。
我觉得,如果要想真正帮助传统行业、帮助农户,必须弯下腰跳进猪圈、走进牛棚、去到田间才行。我经常跟同事开玩笑,我现在养猪的技术差不多相当于本科毕业在猪场工作两年的水平。
我们不是什么超级英雄,只是一群用代码改变传统养猪方式的“猪猪侠”。
一年里频繁下瓜田,我得了个“空中飞人奖”
熊琴 阿里云产品小二
我妈以前总说我,嘴这么会吃咋不会做呢?
别说做了,我连什么菜什么瓜都分不清。没想到组建农业智能团队,给了我和瓜果蔬菜亲密接触的机会。
2018 年初我们开启“西安模式”,希望同西安六个县合作摸索出农业数字化转型方案,从此各种基地大棚,成了我和小伙伴的办公地点。
西安阎良县是我们的第一站。当地标志作物是甜瓜,无论在口感上还是耐运输上,都具备了走出去的实力。
但在让瓜走出去之前,如何走进农户们还真的考验我们实力。
大棚里基本都是四十度,湿度大,日照强烈,每次下地都像在公费蒸桑拿。更要命的是,虽然是政府牵线的合作,但让种了一辈子的瓜农,相信我们几个没下过地的年轻人能改变种瓜模式,太难了!
你能想到的解数,我们差不多都用上了。比如穷追不舍,跟着瓜农社长去勘测大棚,量间隔数、瓜架行数,细到每一株瓜苗上的花朵数。让社长看到我们是带着互联网数据思维和技术,决心要帮他解决管理痛点的。我们还找来农户们写的农事记录本,花了一个多月人肉整理。天书一样的笔记,信息化后大家都能看得懂了。还有算法博士认亲归宗的、拜把子认了俩兄弟的,追着别人认瓜苗,学习甜瓜的不同生长阶段、种植过程。
等和农户熟了我们就开始跟他们“抬杠”,凭什么你说自己的瓜就最好,你的瓜到底有多甜,你知道买瓜的人怎么评价吗,证明给我们看看。
最终,瓜农社长从“烦我们耽误工作”,到“我都听你们的”。他种了三十多年甜瓜,他太清楚农户们有多固执,也太希望有人来帮助他带领大家把瓜种好脱贫。
像社长三十多年来的种瓜经验,我们也做成智能种植生产手册,大家通过手机就能查看。而每天包括天气、虫害等预警提醒,统一的种植任务,也能像发短信一样发给农户,按指示操作,种瓜可以变得傻瓜化。
其实当初说要把数据智能技术应用到农业上,我们也不确定,因为传统农业太缺乏数据了。但现在随手一拍,农户就能参与到数据采集中来。而这些信息也是他们的资产,可以成为日后在蚂蚁金融产品贷款的信用信息。
为了让甜瓜更能被消费者接受,我们为瓜设计了能溯源生产信息的身份证,还开发了扫描识别甜度的功能。
从三月开始到秋季第一批甜瓜上线天猫,我因为频繁飞西安,飞回了一个“空中飞人”奖,从啥都分不清变成了蔬果带货达人,朋友总让我推荐什么好吃什么该买。
希望我们的技术方案能把行业上好的经验、知识传播下去,让种植更科学高效,有钱可赚,年轻人愿意加入和留下来。
而我更怕农户们急于短期收入靠打药增收,不仅种出的作物不安全对土地的破坏更是他们承受不起的。而信息化、数据化能帮助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市场的高标准能倒逼他们种出健康的产品,可持续发展才是我们用数据智能来做农业的根本。
是好东西,我们就要让它好有所值
姚义海 村淘运营小二
我是村淘的小二,我最擅长的是农产品种养殖。
2015 年底加入村淘后,不同品类都做过,到 2017 年,我开始做肉蛋禽相关的工作。不管是植物还是动物,发展农业,促进农品价值都是我最感兴趣的。
来阿里之前,我自己做了几年农业创业,我爸就是老一辈搞种子研发的,我从小就对农业深有感情。所以我特别理解干农业的人怎么想?他们担心收成不好,害怕白辛苦换不来钱。
2018 年初,我们一大队人去到平武大山里,蚂蚁森林的同学在认真思考如何保护自然区,我们团队就在想,一定要挖掘出既不破坏环境、又能保证当地人收入稳定的产业模式。不然,保护环境容易但以山为家的当地人生活却困难了,保护也无法持久。
当地有着百年历史的高山蜂蜜其实就很生态友好。但一大圈了解下来,我不得不说“祖辈传承”和“老手艺”这即是原生态,也是太原始。不过落后就意味着留给我们可做的事很多,让好蜜电商化走出深山这只是第一步,如何用技术优化整个高山蜂蜜产业让我更加兴奋。
要知道养蜂这件事,对人要求并不太高,毕竟奔忙的是人家小蜜蜂。但平武人养蜂非常辛苦,难点在于这山太高了。平武山地海拔高,雨水多,山里容易滑坡泥石流。而很多公路只修到了山半高的地方,剩下一千多米的海拔只能人自己爬上去。我们有一次上山就遇到山石塌方,车动不了,路上全是山泥,每个人都是吊着一颗心摸爬上去。但蜂农几十箱蜂在高山上,心惦记啊,想一次就要爬一次,心累人也累。到了冬天,怕蜜蜂冻死,还必须把几十甚至上百个蜂箱背下山来,又危险又辛苦。
怎么能让蜂农不那么费劲呢?我们自己也弄了一箱蜜蜂回来养,了解整个采蜜流程。我呢找业务相关从业者、内部算法的技术同学各种讨论,前后大概十来天,方案就出来了。大家直觉高山蜂蜜就该这么做。
蜂农最关心的是蜂群的健康情况,于是我们在蜂箱口安上红外线探测,给蜜蜂计数。蜂农可以直接在手机上就看到自家的蜜蜂的活跃状况,发现异常再针对性上山查看。这样蜂农的精力就能大大节省。
而采购端关心蜂蜜质量是否成熟,这也直接影响蜂农们的辛苦能不能换来回报。我们就继续在蜂箱上做手脚,安装 GPS 和重量监测,前者定位蜜源是不是高海拔山区,后者根据蜂箱质量变化和时间推算蜂蜜是否成熟。
由于气候影响花期和蜜蜂的状态,我们的探测仪能记录天气、降水变化,未来还将通过大数据算法预测花期。蜂农根据手机提示就能科学管理蜂场,提前预测,让产量也能趋于稳定。
我们把设备带回平武试点,当地蜂农说可算有人懂他们了,不用动不动往山上跑,蜜好能卖出去,这蜂没白养。
以前当地人对养蜂很有感情,可往往无法靠这个生活。通过信息化新技术,现在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养更多的蜂,而养多少都有渠道以比较好的价格卖出去,这下心态稳了。老蜂农感到轻松,年轻蜂农也没那么纠结,不再怀疑自己留在家乡养蜂能不能行。
对我来说,蜂农们轻松了的感觉不仅重要而且意义深远。轻松了,就能真心真意做这一行,不再只是爱好而是职业。心里有底,对投入产出有明确预期,生活可期,年轻人也愿意留下加入高山养蜂,这才能让整个行业更好传承和发展。
保护原生态很重要,但也要紧跟时代,我们正好去做这个桥梁。我觉得,用信息化技术解决他们的生产难处,靠电商帮助他们把蜜卖上好价格,其实是对当地人的尊重和肯定——既然是好东西,那我们就让它好有所值。
世界很大,不要着急,值得妳们看看
王菁 蚂蚁金服产品小二
朋友,“好保险”了解一下?
别误会,我不是卖保险的。我是蚂蚁金服保险事业部的一名产品经理,“好保险”是我们针对贫困县女性开发的脱贫公益险。
这个有点土的名字,却是我们好几个女同志想了好几天定下来的。它能让小姑娘上得起学,妈妈们生育能有保障,女子平安就是“好”呗。
作为一个女宝妈,我看着贫困县里很多一脸稚嫩却背着娃娃的姑娘,明明是该上学的年级却在卤菜摊打工的小妹,非常心疼。所以,我们要做一个产品让女孩们面临选择时多一种可能。这个可能也许能改变她们的一生,晚了就真来不及了。
因为我们都着急,不想等,所以使用我们的产品只要你准备好相关材料,最多 72 小时,理赔金就能打到你的卡里。有钱能继续上学,生病能去医治,就是改变贫困现状的转机,尤其对于在农村习惯自我牺牲的女性,能在需要帮助时获得支持,生活就能大不一样。
在云南,我们遇到那个准备弃学打工的女孩蒲双双。其实她上职高是不需要学费的,但一学年一千块的学杂费家里也出不起。直到她弟弟都初中开学了,她才在老师劝说下拿回录取通知书,这时离高中开学已没两天了。我们教她用好保险,申请教育金,9 月 7 日她已经重新回到学校了。
做脱贫保险这两年,我真心体会到帮助得及时才能真的帮到他们。扶贫项目很多人做,但从募钱到用钱,没人说得清中间要多少时间、多少流程。很多时候是困难户真要帮助来申请了,一开始回复人家说有有有,结果拖很久最后却没有钱,大家心里落差很大。
但现在,县里的扶贫干部跟我们说,村民们提交申请两天后钱就到账了,简直不可思议。
为了他们这个“不可思议”,我们搭建了一个庞大而缜密的体系:支付宝提供前端平台、用户入口,蚂蚁提供区块链和 AI 技术支持,基金提供运营管理,保险公司提供推广网络,各级扶贫办牵线搭桥。对于当地人来说,只要全村有一个人的手机能安装支付宝,保险理赔就能顺利搞定。而对于捐助者,也能通过支付宝查看自己的钱去了哪里,帮助了谁。
到目前,“好保险”已经试点了 3 个县覆盖 16 万用户,很多贫困家庭的女儿能因此继续念书。
其实啊,我上大学的时候就很想做公益。但我心里也清楚公益不好做。现在,我的工作就是把公益技术化,用好产品把公益落地。这不仅实现了我大学的梦想,还多了一大帮有同样梦想的靠谱伙伴。
我看着我们所做的事情,真的影响了很多人,尤其是那些山里的姑娘。我们用项目鼓励她们去读书我们就支持她们读书,希望她们不要急着打工别急着嫁人,这个世界很大,还有很多她们能去做的事情。
女子就是“好”,我想我会把这些女孩的变化慢慢告诉我的女儿。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蚂蚁金服科技(ID:Ant-Techfin)。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T8JFe3FO5MpjM44D2iLhJQ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