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monyOS开发者限时福利来啦!最高10w+现金激励等你拿~ 了解详情
写点什么

基于支付场景下的微服务改造与性能优化

  • 2019-05-29
  • 本文字数:15483 字

    阅读完需:约 51 分钟

基于支付场景下的微服务改造与性能优化

近年来微服务架构已经成为大规模分布式架构的主流技术,越来越多的公司已经或开始转型为微服务架构。本系列不以某一种微服务框架的使用为主题,而是对整个微服务生态进行系统性的讲解,并结合工作中的大量实战案例,让读者读完即可实际上手应用。

一、支付场景的介绍

本文主要介绍基于支付场景下的微服务实践,微服务体现的真谛最终还是要理解业务,只有深入理解了业务才能结合领域来重新定义微服务,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互联网支付。


常见的互联网支付的使用场景主要有以下几种。


  • 刷卡支付:用户展示微信钱包内的“刷卡条码/二维码”给商户系统,扫描后直接完成支付,适用于线下面对面收银的场景,如超市、便利店等(被扫,线下)。

  • 扫码支付:商户系统按微信支付协议生成支付二维码,用户再用微信“扫一扫”来完成支付,适用于 PC 网站支付、实体店单品等场景(主扫,线上)。

  • 公众号支付:用户在微信中打开商户的 H5 页面,商户在 H5 页面通过调用微信支付提供的 JSAPI 接口调用微信支付模块来完成支付,适用于在公众号、朋友圈、聊天窗口等微信内完成支付的场景。

  • WAP 支付:基于公众号基础开发的一种非微信内浏览器支付方式(需要单独申请支付权限),可以满足在微信外的手机 H5 页面进行微信支付的需求!简单来说,就是通过 PC、手机网页来实现下单支付(俗称 H5 支付)。

  • App 支付:商户通过在移动端应用 App 中集成开放 SDK 调用微信支付模块来完成支付。

  • 网关支付:用户需要开通网上银行后在线完成支付,主要对象是国内银行借记卡和信用卡,是银行系统为企业或个人提供的安全、快捷、稳定的支付服务。

  • 快捷支付:快捷支付指用户购买商品时,不需开通网银,只需提供银行卡卡号、户名、手机号码等信息,银行验证手机号码正确性后,第三方支付发送手机动态口令到用户手机号上,用户输入正确的手机动态口令即可完成支付。


在支付场景下实现微服务的最终目标:能够将单体支付系统按业务进行解耦,利用微服务生态来实施支付系统,并且能够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并发能力,建设完整的运维体系以支撑日益庞大的微服务系统。

二、支付业务建模和服务划分

我们之前介绍了领域建模的相关知识,由此可以知道几个关键词:领域、子域、限界上下文。有些读者对领域、子域的概念比较容易理解,但是限界上下文就理解得比较模糊,这里再对这个关键词简单做一下介绍。


可以把限界上下文理解为:一个系统、一个应用、一个服务或一个组件,而它又存在于领域之中。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我每天上班都会坐地铁,从家里出发到单位需要换乘三次地铁,分别是 5 号线、8 号线和 2 号线。那么地铁就可以理解为限界上下文,从 5 号线走到 8 号线这个过程就是领域事件,而为了到达目的地中间换乘地铁,这个过程叫作上下文切换。


再回到支付业务中,该如何根据业务和领域相关知识来划分服务呢?我们以一个业务架构示例来讲解,如图 11-1 所示。


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一个完整的业务场景时,首先需要识别出一共有哪些领域,根据大的领域再来划分子域,最后将具有相同领域或子域的限界上下文进行归类。正确识别出领域其实是比较难的,需要设计人员前期对业务有大量的调研,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后才能识别领域。


从图 11-1 中可以看到整个业务架构图分两大部分,中间的是业务核心领域,两边的是支撑子域。


我们重点介绍中间的部分,每一层就是一个领域,领域中又包括特定子域。


(1)对接业务层:主要是一些业务系统对接支付系统,包括电商业务、互金业务和一键支付三个限界上下文。


(2)统一接入网关层:主要功能是对请求入口进行加解密、分流、限流和准入控制等。



图 11-1


(3)产品服务层。


  • 收银台:包括两个限界上下文,分别是 PC 收银台和手机手银台。

  • 商户:包括四个限界上下文,分别是分账、鉴权、担保和代扣。

  • 个人:包括两个限界上下文,分别是充值和提现。


(4)业务服务层:包括五个限界上下文,分别是交易服务、支付服务、退款服务、计费服务和风控服务。


(5)基础服务层。


  • 网关:包括三个限界上下文,分别是支付网关、鉴权和支付路由。

  • 资金处理平台:包括四个限界上下文—对账、清结算、备付金和会计。

三、支付场景下微服务架构的详解与分析

使用微服务的核心是业务,没有业务进行支撑的微服务是“虚的”,但只有业务与微服务相结合的思想而没有微服务的架构体系也是无法将微服务落地的,所以本章重点介绍要做好微服务还需要完善哪些技术架构。


下面我们将以一个实际工作中的案例为出发点,分析在中小公司中如何落地微服务。如图 11-2 所示,左半部分是微服务的业务架构,右半部分是微服务的基础技术架构。



图 11-2

3.1 业务架构分析

根据前面介绍的如何根据业务来划分领域可以看到,整个业务架构部分已经完成了领域的划分,我们重点来看服务层。服务层是一个核心域里面包含了多个子域,每个子域都是按功能进行划分的,比如支付中心子域里面包括支付服务、路由系统和银行渠道等限界上下文,这些限界上下文是一个服务,还是一个系统呢?这就要结合康威定律来综合考量团队的规模,小公司创业初期研发人员少,可以将支付中心子域定义为限界上下文,里面包括三个独立模块,分别是支付服务模块、路由模块和银行渠道模块,待人员逐步增加到一定规模后,多个项目组同时修改一个支付中心限界上下文会导致互相影响的时候,就需要将支付中心上升为一个业务领域,而将之前的三个独立模块拆分为独立系统,由不同的项目组分别接管,各自维护各自部署,如图 11-3 所示。



图 11-3


可以看出左边是未拆分前的结构,交易服务想要调用支付模块就必须统一调用支付系统,然后才能调用支付模块,而右边是经过拆分后的结构,这时交易服务可以直接调用支付服务系统、路由系统和银行渠道系统中的任意一个,当然从业务流来讲肯定要先调用支付服务系统。


而数据层是根据业务进行数据库的拆分,拆分原则与应用拆分相同,如图 11-4 所示。



图 11-4


可以看到业务、应用和数据库三者一体,物理上与其他业务隔离,不同应用服务的数据库是不能直接访问的,只能通过服务调用进行访问。

3.2 技术平台详解

当我们将整个支付业务根据微服务理念做了合理划分之后,业务架构的各层次就逐步清晰起来,而微服务架构的成功建设除了业务上面的划分,技术平台和运维体系的支撑也是非常重要的,图 11-2 的右半部分共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统一平台业务层、微服务基础中间件层和自动化运维层。


1) 统一业务平台层


这一层主要是通用的平台业务系统,包括数据分析服务、商户运营服务、运维管控服务和进件报备服务,它们无法根据业务被归类到某一业务系统中,只能作为支撑域存在,所以放到统一业务平台层供所有业务线共同使用。


2)微服务基础中间件层


微服务本身是一个生态,为了支撑微服务这个庞大的体系,必须有很多基础中间件进行辅助才能使微服务平稳地运行。下面将根据笔者积累的实践经验对图中一些重要的组件进行技术选型方面的介绍,另外图中有很多组件在本书其他章节进行了详细介绍,这里就不再做说明。


微服务框架


目前市面上非常流行 Spring Boot+Spring Cloud 的微服务框架,这套框架确实是微服务的集大成者,涵盖的范围广,可以支持动态扩展和多种插件。但是作为公司的管理者来说,并不能因为出了新的技术就立刻将公司核心业务用新的技术进行更替,这样在生产上所带来的风险将会非常大。比较合理的做法是,如果公司或部门是新成立的,还没有做技术框架的选型,又想在公司内部推广微服务的时候,尝试使用 Spring Boot 和 Spring Cloud 框架,可以节省出公司或部门的很多时间来攻关前端业务,而不需要将更多精力放在如何进行微服务的建设上来。


目前很多互联网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微服务框架并不是 Spring Boot 和 Spring Cloud,会使用如 Dubbo、gRPC、Thrift 等 RPC 框架进行服务治理,而公司内部自己研发出很多微服务的外围组件,比如 APM 监控系统、分库分表组件、统一配置中心、统一定时任务等。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内部已经自建了比较完善的基础架构平台就没必要整体更换为 Spring Boot 和 Spring Cloud,否则代价极大,甚至会对公司的业务造成严重的后果。公司发展的策略一般都是以客户(用户)稳定优先,但公司技术也需要更新,可以先尝试在公司边缘业务中使用,达到认可后逐步推广,循环渐进。


笔者在进行微服务改造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基于原有的 Dubbo 做的改进,将 Duboo 和 Spring Boot 相结合形成服务治理框架。


消息服务


我们在谈技术选型的时候,不能脱离业务空谈选型,每种消息中间件必定有其优点和不足,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场景择优选择,下面笔者结合自己使用的两种类型的 MQ 简单说一下选型与使用场景。


RabbitMQ 是使用 Erlang 编写的一个开源的消息队列,本身支持很多协议:AMQP、XMPP、SMTP、STOMP,也正是如此,使它变得非常重量级,更适合企业级的开发。RabbitMQ 是 AMQP 协议领先的一个实现,它实现了代理(Broker)架构,意味着消息在发送到客户端之前可以在中央节点上排队。对路由(Routing)、负载均衡(Load balance)或数据持久化都有很好的支持。但是在集群中使用的时候,分区配置不当偶尔会有脑裂现象出现,总的来说,在支付行业用 RabbitMQ 还是非常多的。


Kafka 是 LinkedIn 于 2010 年 12 月开发并开源的一个分布式 MQ 系统,现在是 Apache 的一个孵化项目,是一个高性能跨语言分布式 Publish/Subscribe 消息队列系统,其性能和效率在行业中是领先的,但是原先的版本经过大量测试,因为其主备 Partition 同步信息的机制问题,偶尔会造成数据丢失等问题,所以更多的应用场景还是在大数据、监控等领域。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支付公司都在使用 RabbitMQ 作为消息中间件,虽然很“重”但是却具有支付行业的不丢消息、MQ 相对稳定等特点。缺点则是不像 ActiveMQ 那样可以使用 Java 实现定制化,比如想知道消息队列中有多少剩余消息没有消费,哪些通道获取过消息,共有多少条,是否可以手动或自动触发重试等,还有监控和统计信息,目前做得还不是太完善,只能满足基本功能的要求。


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消息队列在技术领域的使用场景。


(1)可以做延迟设计。


比如一些数据需要过五分钟后再使用,这时就需要使用延迟队列设计,比如在 RabbitMQ 中利用死信队列实现。


(2)异步处理。


主要应用在多任务执行的场景。


(3)应用解耦。


在大型微服务架构中,有一些无状态的服务经常考虑使用 MQ 做消息通知和转换。


(4)分布式事务最终一致性。


可以使用基于消息中间件的队列做分布式事务的消息补偿,实现最终一致性。


(5)流量削峰。


一般在秒杀或团抢活动中使用广泛,可以通过队列控制秒杀的人数和商品,还可以缓解短时间压垮应用系统的问题。


(6)日志处理。


我们在做监控或日志采集的时候经常用队列来做消息的传输和暂存。


统一配置中心


目前市面有很多种开源的统一配置中心组件可供使用,如携程开源的 Apollo、阿里的 Diamond、百度的 Disconf,每种组件都各有特点,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综合考量。笔者公司目前采用的微服务架构是 Spring Boot+Dubbo 的方式,Apollo 的架构使用了 Spring Boot+SpringCloud 的方式,在架构方式上正好可以无缝对接,同时 Apollo 可以解决同城双活方面的问题,所以从这些角度来看比较适合目前的场景。


银行通道监控与切换


由于每家银行提供的业务及产品不同,例如 B2C、B2B、大额支付、银企直连、代收代付、快捷支付等,这些产品及服务并无统一的接口,要使用这些产品服务,支付机构只能一家家银行进行接入,当对接的银行通道过多时,每条通道的稳定性就是支付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这是涉及用户支付是否成功的关键,也是支付机构支付成功率的重要指标,基于此,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银行通道稳定性的监控与故障切换系统的建设,如图 11-5 所示。



图 11-5


图 11-5 是通道监控与切换系统的整体架构,通过在相应组件或应用上面增加 Agent 监控代理拦截通道的请求情况,经过 Collector 进行数据汇总,然后将通道评分数据发送给 Redis 集群,而支付路由系统在进行通道选取的时候会从 Redis 集群中获取通道的评分及通道相应的配置项进行综合评定从而选取合适的通道,另外采集所有的监控数据都会存放到 InfluxDB 中,通过 Grafana 进行预警展示,如果通道不可用则自动将通道关闭,同时通知研发部门进行问题排查。

四、从代码层面提升微服务架构的性能

很多架构变迁或演进方面的文章大多是针对架构方面的介绍,很少有针对代码级别的性能优化介绍,这就好比盖楼一样,楼房的基础架子搭得很好,但是盖房的工人不够专业,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忽略了,在往里面添砖加瓦的时候出了问题,后果就是房子经常漏雨、墙上有裂缝等各种问题出现,虽然不至于楼房塌陷,但楼房已经变成了危楼。


判断一个项目是否具有良好的设计需要从优秀的代码和高可用架构两个方面来衡量,如图 11-6 所示。



图 11-6


优秀的代码是要看程序的结构是否合理,程序中是否存在性能问题,依赖的第三方组件是否被正确使用等。而高可用架构是要看项目的可用性、扩展型,以及能够支持的并发能力。可以说一个良好的项目设计是由两部分组成的,缺一不可。

4.1 从代码和设计的角度看

在实战的过程中,不同的公司所研发的项目和场景也不一样,下面主要以支付场景为出发点,从代码和设计的角度总结一些常见的问题。


1)数据库经常发生死锁现象


以 MySQL 数据库为例,select…for update 语句是手工加锁(悲观锁)语句,是一种行级锁。通常情况下单独使用 select 语句不会对数据库数据加锁,而使用 for update 语句则可以在程序层面实现对数据的加锁保护,如果 for update 语句使用不当,则非常容易造成数据库死锁现象的发生,如表 11-1 所示。


表 11-1



在上述事例中,会话 B 会抛出死锁异常,死锁的原因就是 A 和 B 两个会话互相等待,出现这种问题其实就是我们在项目中混杂了大量的事务+for update 语句并且使用不当所造成的。


MySQL 数据库锁主要有三种基本锁。


  • Record Lock:单个行记录的锁。

  • Gap Lock:间隙锁,锁定一个范围,但不包括记录本身。

  • Gap Lock+Record Lock(next-key lock):锁定一个范围,并且也锁定记录本身。


当 for update 语句和 gap lock、next-key lock 锁相混合使用,又没有注意用法的时候,就非常容易出现死锁的情况。


2)数据库事务占用时间过长


先看一段伪代码:


public void test() {    Transaction.begin //事务开启    try {        dao.insert //插入一行记录       httpClient.queryRemoteResult() //请求访问        dao.update //更新一行记录        Transaction.commit()//事务提交    } catch(Exception e) {          Transaction.rollFor//事务回滚    } }
复制代码


项目中类似这样的程序有很多,经常把类似 httpClient,或者有可能造成长时间超时的操作混在事务代码中,不仅会造成事务执行时间超长,而且会严重降低并发能力。


我们在使用事务的时候,遵循的原则是快进快出,事务代码要尽量小。针对以上伪代码,我们要把 httpClient 这一行拆分出来,避免同事务性的代码混在一起。


3)滥用线程池,造成堆和栈溢出


Java 通过 Executors 提供了四种线程池可供我们直接使用。


  • newCachedThreadPool:创建一个可缓存线程池,这个线程池会根据实际需要创建新的线程,如果有空闲的线程,则空闲的线程也会被重复利用。

  • newFixedThreadPool:创建一个定长线程池,可控制线程最大并发数,超出的线程会在队列中等待。

  • newScheduledThreadPool:创建一个定长线程池,支持定时及周期性任务执行。

  • newSingleThreadExecutor:创建一个单线程化的线程池,它只会用唯一的工作线程来执行任务,保证所有任务按照指定顺序(FIFO,LIFO,优先级)执行。


JDK 提供的线程池从功能上替我们做了一些封装,也节省了很多参数设置的过程。如果使用不当则很容易造成堆和栈溢出的情况,示例代码如下所示。


private staticfinal ExecutorService executorService = Executors.newCachedThreadPool(); /** * 异步执行短频快的任务 * @param task */ public static voidasynShortTask(Runnable task){ executorService.submit(task);  //task.run(); }  CommonUtils.asynShortTask(new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tring sms =sr.getSmsContent();         sms = sms.replaceAll(finalCode, AES.encryptToBase64(finalCode,ConstantUtils.getDB_AES_KEY()));         sr.setSmsContent(sms);         smsManageService.addSmsRecord(sr);      } });
复制代码


以上代码的场景是每次请求过来都会创建一个线程,将 DUMP 日志导出进行分析,发现项目中启动了一万多个线程,而且每个线程都显示为忙碌状态,已经将资源耗尽。我们仔细查看代码会发现,代码中使用的线程池是使用以下代码来申请的。


private static final ExecutorServiceexecutorService = Executors.newCachedThreadPool();
复制代码


在高并发的情况下,无限制地申请线程资源会造成性能严重下降,采用这种方式最大可以产生多少个线程呢?答案是 Integer 的最大值!查看如下源码:


public static ExecutorServicenewCachedThreadPool() {      return newThreadPoolExecutor(0, Integer.MAX_VALUE,                                       60L, TimeUnit.SECONDS,                                       newSynchronousQueue<Runnable>());  }
复制代码


既然使用 newCachedThreadPool 可能带来栈溢出和性能下降,如果使用 newFixedThreadPool 设置固定长度是不是可以解决问题呢?使用方式如以下代码所示,设置固定线程数为 50:


private static final ExecutorServiceexecutorService =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50);
复制代码


修改完成以后,并发量重新上升到 100TPS 以上,但是当并发量非常大的时候,项目 GC(垃圾回收能力下降),分析原因还是因为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50)这一行,虽然解决了产生无限线程的问题,但采用 newFixedThreadPool 这种方式会造成大量对象堆积到队列中无法及时消费,源码如下:


public static ExecutorService newFixedThreadPool(int nThreads,ThreadFactory threadFactory) {        return newThreadPoolExecutor(nThreads, nThreads,                                        0L, TimeUnit.MILLISECONDS,                                         newLinkedBlockingQueue<Runnable>(),                                         threadFactory); }

复制代码


可以看到采用的是无界队列,也就是说队列可以无限地存放可执行的线程,造成大量对象无法释放和回收。


其实 JDK 还提供了原生的线程池 ThreadPoolExecutor,这个线程池基本上把控制的权力交给了使用者,使用者设置线程池的大小、任务队列、拒绝策略、线程空闲时间等,不管使用哪种线程池,都是建立在我们对其精准把握的前提下才能真正使用好。


4)常用配置信息依然从数据库中读取


不管是什么业务场景的项目,只要是老项目,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个非常头疼的问题就是项目的配置信息是在本地项目的 properties 文件中存放的,或者是将常用的配置信息存放到数据库中,这样造成的问题是:


  • 如果使用本地 properties 文件,每次修改文件都需要一台一台地在线上环境中修改,在服务器数量非常多的情况下非常容易出错,如果修改错了则会造成生产事故。

  • 如果是用采集数据库来统一存放配置信息,在并发量非常大的情况下,每一次请求都要读取数据库配置则会造成大量的 I/O 操作,会对数据库造成较大的压力,严重的话对项目也会产生性能影响。


比较合理的解决方案之一:使用统一配置中心利用缓存对配置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具体的实现方案可以参考《深入分布式缓存》这本书。


5)从库中查询数据,每次全部取出


我们在代码中经常会看到如下 SQL 语句:


 select * from order where status = 'init'
复制代码


这句 SQL 从语法上确实看不出什么问题,但是放在不同的环境上却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果此时我们的数据库中状态为 init 的数据只有 100 条,那么这条 SQL 会非常快地查询出来并返回给调用端,在这种情况下对项目没有任何影响。如果此时我们的数据库中状态为 init 的数据有 10 万条,那么这条 SQL 语句的执行结果将是一次性把 10 万记录全部返回给调用端,这样做不仅会给数据库查询造成沉重的压力,还会给调用端的内存造成极大的影响,带来非常不好的用户体验。


比较合理的解决方案之一:使用 limit 关键字控制返回记录的数量。


6)业务代码研发不考虑幂等操作


幂等就是用户对于同一操作发起的一次请求或多次请求所产生的结果是一致的,不会因为多次点击而产生多种结果。


以支付场景为例,用户在网上购物选择完商品后进行支付,因为网络的原因银行卡上面的钱已经扣了,但是网站的支付系统返回的结果却是支付失败,这时用户再次对这笔订单发起支付请求,此时会进行第二次扣款,返回结果成功,用户查询余额返发现多扣钱了,流水记录也变成了两条,这种场景就不是幂等。


实际工作中的幂等其实就是对订单进行防重,防重措施是通过在某条记录上加锁的方式进行的。


针对以上问题,完全没有必要使用悲观锁的方式来进行防重,否则不仅对数据库本身造成极大的压力,对于项目扩展性来说也是很大的扩展瓶颈,我们采用了三种方法来解决以上问题:


  • 使用第三方组件来做控制,比如 ZooKeeper、Redis 都可以实现分布式锁。

  • 使用主键防重法,在方法的入口处使用防重表,能够拦截所有重复的订单,当重复插入时数据库会报一个重复错,程序直接返回。

  • 使用版本号(version)的机制来防重。


注意:以上三种方式都必须设置过期时间,当锁定某一资源超时的时候,能够释放资源让竞争重新开始。


7)使用缓存不合理,存在惊群效应、缓存穿透等情况


缓存穿透


我们在项目中使用缓存通常先检查缓存中数据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则直接返回缓存内容,如果不存在就直接查询数据库,然后进行缓存并将查询结果返回。如果我们查询的某一数据在缓存中一直不存在,就会造成每一次请求都查询 DB,这样缓存就失去了意义,在流量大时,可能 DB 就“挂掉”了,这就是缓存穿透,如图 11-7 所示。



图 11-7


要是有黑客利用不存在的缓存 key 频繁攻击应用,就会对数据库造成非常大的压力,严重的话会影响线上业务的正常进行。一个比较巧妙的做法是,可以将这个不存在的 key 预先设定一个值,比如“key”“NULL”。在返回这个 NULL 值的时候,应用就可以认为这是不存在的 key,应用就可以决定是继续等待访问,还是放弃掉这次操作。如果继续等待访问,则过一个时间轮询点后,再次请求这个 key,如果取到的值不再是 NULL,则可以认为这时候 key 有值了,从而避免透传到数据库,把大量的类似请求挡在了缓存之中。


缓存并发


看完上面的缓存穿透方案后,可能会有读者提出疑问,如果第一次使用缓存或缓存中暂时没有需要的数据,那么又该如何处理呢?


在这种场景下,客户端从缓存中根据 key 读取数据,如果读到了数据则流程结束,如果没有读到数据(可能会有多个并发都没有读到数据),则使用缓存系统中的 setNX 方法设置一个值(这种方法类似加锁),没有设置成功的请求则“sleep”一段时间,设置成功的请求则读取数据库获取值,如果获取到则更新缓存,流程结束,之前 sleep 的请求唤醒后直接从缓存中读取数据,此时流程结束,如图 11-8 所示。



图 11-8


这个流程里面有一个漏洞,如果数据库中没有我们需要的数据该怎么处理?如果不处理请求则会造成死循环,不断地在缓存和数据库中查询,这时就可以结合缓存穿透的思路,这样其他请求就可以根据“NULL”直接进行处理,直到后台系统在数据库成功插入数据后同步更新清理 NULL 数据和更新缓存。


缓存过期导致惊群效应


我们在使用缓存组件的时候,经常会使用缓存过期这一功能,这样可以不定期地释放使用频率很低的缓存,节省出缓存空间。如果很多缓存设置的过期时间是一样的,就会导致在一段时间内同时生成大量的缓存,然后在另外一段时间内又有大量的缓存失效,大量请求就直接穿透到数据库中,导致后端数据库的压力陡增,这就是“缓存过期导致的惊群效应”!


比较合理的解决方案之一:为每个缓存的 key 设置的过期时间再加一个随机值,可以避免缓存同时失效。


最终一致性


缓存的最终一致性是指当后端的程序在更新数据库数据完成之后,同步更新缓存失败,后续利用补偿机制对缓存进行更新,以达到最终缓存的数据与数据库的数据是一致的状态。


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分别是基于 MQ 和基于 binlog 的方式。


(1)基于 MQ 的缓存补偿方案。


这种方案是当缓存组件出现故障或网络出现抖动的时候,程序将 MQ 作为补偿的缓冲队列,通过重试的方式机制更新缓存,如图 11-9 所示。



图 11-9


说明:


  • 应用同时更新数据库和缓存。

  • 如果数据库更新成功,则开始更新缓存;如果数据库更新失败,则整个更新过程失败。

  • 判断更新缓存是否成功,如果成功则返回。

  • 如果缓存没有更新成功,则将数据发到 MQ 中。

  • 应用监控 MQ 通道,收到消息后继续更新 Redis。


问题点:


如果更新 Redis 失败,同时在将数据发到 MQ 之前应用重启了,那么 MQ 就没有需要更新的数据,如果 Redis 对所有数据没有设置过期时间,同时在读多写少的场景下,那么只能通过人工介入来更新缓存。


(2)基于 binlog 的方式来实现统一缓存更新方案。


第一种方案对于应用的研发人员来讲比较“重”,需要研发人员同时判断据库和 Redis 是否成功来做不同的考虑,而使用 binlog 更新缓存的方案能够减轻业务研发人员的工作量,并且也有利于形成统一的技术方案,如图 11-10 所示。



图 11-10


说明:


  • 应用直接写数据到数据库中。

  • 数据库更新 binlog 日志。

  • 利用 Canal 中间件读取 binlog 日志。

  • Canal 借助于限流组件按频率将数据发到 MQ 中。

  • 应用监控 MQ 通道,将 MQ 的数据更新到 Redis 缓存中。


可以看到这种方案对研发人员来说比较轻量,不用关心缓存层面,虽然这个方案实现起来比较复杂,但却容易形成统一的解决方案。


问题点:


这种方案的弊端是需要提前约定缓存的数据结构,如果使用者采用多种数据结构来存放数据,则方案无法做成通用的方式,同时极大地增加了方案的复杂度。


8)程序中打印了大量的无用日志,并且引起性能问题


先来看一段伪代码:


QuataDTO quataDTO = null;try {   quataDTO = getRiskLimit(payRequest.getQueryRiskInfo(),payRequest.getMerchantNo(), payRequest.getIndustryCatalog(),cardBinResDTO.getCardType(), cardBinResDTO.getBankCode(), bizName);} catch (Exception e) {    logger.info("获取风控限额异常", e);}
复制代码


通过上面的代码,发现了以下需要注意的点:


  • 日志的打印必须以 logger.error 或 logger.warn 的方式打印出来。

  • 日志打印格式:[系统来源] 错误描述 [关键信息],日志信息要打印出能看懂的信息,有前因和后果。甚至有些方法的入参和出参也要考虑打印出来。

  • 在输入错误信息的时候,Exception 不要以 e.getMessage 的方式打印出来。


合理地日志打印,可以参考如下格式:


logger.warn("[innersys] - ["+ exceptionType.description + "] - [" + methodName + "] - "                +"errorCode:[" + errorCode + "], "                +"errorMsg:[" + errorMsg + "]", e); logger.info("[innersys] - [入参] - [" +methodName + "] - "                    + LogInfoEncryptUtil.getLogString(arguments)+ "]"); logger.info("[innersys] - [返回结果] - [" +methodName + "] - " + LogInfoEncryptUtil.getLogString(result));

复制代码


在程序中大量地打印日志,虽然能够打印很多有用信息帮助我们排查问题,但日志量太多不仅影响磁盘 I/O,还会造成线程阻塞,对程序的性能造成较大影响。在使用 Log4j1.2.14 设置 ConversionPattern 的时候,使用如下格式:


%d %-5p %c:%L [%t] - %m%n
复制代码


在对项目进行压测的时候却发现了大量的锁等待,如图 11-11 所示。



图 11-11


对 Log4j 进行源码分析,发现在 org.apache.log4j.spi.LocationInfo 类中有如下代码:


String s;// Protect against multiple access to sw.synchronized(sw) { t.printStackTrace(pw); s = sw.toString(); sw.getBuffer().setLength(0);}//System.out.println("s is ["+s+"].");int ibegin, iend;
复制代码


可以看出在该方法中用了 synchronized 锁,然后又通过打印堆栈来获取行号,于是将 ConversionPattern 的格式修改为 %d %-5p %c [%t] - %m%n 后,线程大量阻塞的问题解决了,极大地提高了程序的并发能力。


9)关于索引的优化


  • 组合索引的原则是偏左原则,所以在使用的时候需要多加注意。

  • 不需要过多地添加索引的数量,在添加的时候要考虑聚集索引和辅助索引,两者的性能是有区别的。

  • 索引不会包含 NULL 值的列。

  • 只要列中包含 NULL 值都不会被包含在索引中,复合索引中只要有一列含有 NULL 值,那么这一列对于此复合索引就是无效的。所以我们在设计数据库时不要让字段的默认值为 NULL。

  • MySQL 索引排序。

  • MySQL 查询只使用一个索引,如果 where 子句中已经使用了索引,那么 order by 中的列是不会使用索引的。因此数据库默认排序可以在符合要求的情况下不使用排序操作;尽量不要包含多个列的排序,如果需要,最好给这些列创建复合索引。

  • 使用索引的注意事项。

  • 以下操作符可以应用索引:

  • m 大于等于;

  • m Between;

  • m IN;

  • m LIKE 不以 %开头。

  • 以下操作符不能应用索引:

  • m NOT IN;

  • m LIKE %_开头。

4.2 从整体架构的角度看

1)采用单体集群的部署模式


当团队和项目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就需要根据业务和团队人数进行适当拆分。如果依然使用单体项目做整体部署,则项目之间互相影响极大,再加上团队人员达到一定规模后,没有办法进行项目的维护和升级。


2)采用单机房的部署方式


现在互联网项目对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采用单机房部署的风险性也越来越高,像黑客恶意攻击、机房断电、网线损坏等不可预知的故障发生时,单机房是无法提供稳定性保障的,这就需要互联网企业开始建设同城双活、异步多活等确保机房的稳定性。


3)采用 Nginx+Hessian 的方式实现服务化


Hessian 是一个轻量级的 Remoting on HTTP 框架,采用的是 Binary RPC 协议。因为其易用性等特点,直到现在依然有很多企业还在使用 Hessian 作为远程通信工具,但 Hessian 并不具备微服务的特点,只作为远程通信工具使用,而且 Hessian 多偏重于数据如何打包、传输与解包,所以很多时候需要借助 Nginx 来做服务路由、负载和重试等,而且还需要在 Nginx 中进行配置,也不能动态对服务进行加载和卸载,所以在业务越来越复杂,请求量越来越多的情况下,Hessian 不太适合作为微服务的服务治理框架,这时就需要 Spring Cloud 或 Dubbo 了。


4)项目拆分不彻底,一个 Tomcat 共用多个应用(见图 11-12)



图 11-12


注:一个 Tomcat 中部署多个应用 war 包,彼此之间互相牵制,在并发量非常大的情况下性能降低非常明显,如图 11-13 所示。



图 11-13


注:拆分前的这种情况其实还是挺普遍的,之前一直认为项目中不会存在这种情况,但事实上还是存在了。解决的方法很简单,每一个应用 war 只部署在一个 Tomcat 中,这样应用程序之间就不会存在资源和连接数的竞争情况,性能和并发能力提升较为明显。


5)无服务降级策略


举个例子来说明什么是服务降级,我们要出门旅游但只有一只箱子,我们想带的东西太多了把箱子都塞满了,结果发现还有很多东西没有放,于是只能把所有东西全部再拿出来做对比和分类,找到哪些是必须要带的,哪些是非必需的,最终箱子里面放满了必需品,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再次发生,下次再旅游的时候就可以提前多准备几只箱子。其实服务降级也是类似的思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舍弃一些东西以保证更重要的事情能够进行下去。


服务降级的主要应用场景就是当微服务架构整体的负载超出了预设的上限阈值或即将到来的流量预计超过预设的阈值时,为了保证重要的服务能正常运行,将一些不重要、不紧急的服务延迟或暂停使用。


6)支付运营报表,大数据量查询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微服务的数据去中心化核心要点:


  • 每个微服务有自己私有的数据库。

  • 每个微服务只能访问自己的数据库,而不能访问其他服务的数据库。

  • 某些业务场景下,请求除了要操作自己的数据库,还要对其他服务的数据库进行添加、删除和修改等操作。在这种情况下不建议直接访问其他服务的数据库,而是通过调用每个服务提供的接口完成操作。

  • 数据的去中心化进一步降低了微服务之间的耦合度。


通过上述核心要点可以看到,微服务中关于数据的描述是去中心化,也就是说要根据业务属性独立拆分数据库,使其业务领域与数据库的关系是一一对应的。我们还是以支付业务场景为例,单体支付项目进行微服务改造后,业务架构如图 11-14 所示。



图 11-14


可以看到将单体支付项目进行微服务改造后增加了多个服务项目,我们可以把每个服务项目都理解为一个限界上下文,每个服务项目又对应一个数据库,这样数据库由原来适应单体支付系统的大库拆分成了多个独立的数据库。问题来了,对于后台运营统计来说这就是噩梦的开始,因为运营报表经常会跨业务进行统计和汇总,在原有运营系统上面做报表会给运营人员额外增加巨大的工作量,需要逐库进行统计,然后进行汇总。


凡事都有两面性,微服务给我们带来去中心化高度解耦的同时,也会带来报表数据及历史数据无法统一汇总和查询的问题,这时我们就需要从各个服务数据库中抽取数据到大数据平台做数据集中化,如图 11-15 所示。



图 11-15


通常大数据平台也会和每个服务的读库配合使用,大数据平台存放的往往是大而全的数据。可以把大数据平台理解为一个数据仓库里面存放若干年的数据,研发人员可以根据数据量的大小及业务情况合理利用服务的读库,这样也可以减轻查询大数据平台的压力。比如用户要查询某个服务一周内的订单情况,则可以直接从读库中进行查询,这样既可以查询到最新的订单详细信息,也可以充分发挥读库的作用。如果用户要查询半年以上的数据,因为数据量大的原因历史数据早已经被迁移走,这时可以在大数据平台进行查询。


7)运维手动打包和上线


微服务架构的顺利实施还需要强有力的运维做支撑,这就相当于一辆宝马车表面看上去特别豪华,但里面装的却是老旧的发动机。这时就需要将 DevOps 在全公司推广,让自动化运维和部署成为微服务的“发动机”。

五、微服务架构中常见的一些故障分析技巧

1)开发者的自测利器——hprof 命令



示例程序如下所示。


注:这是一段测试代码,通过 sleep 方法进行延时。


如何分析程序中哪块代码出现延时故障呢?


在程序中加上如下运行参数:



再次运行程序,发现在工程目录里面多了一个文本文件 java.hprof.txt,打开文件,内容如下所示。



注:通过上面内容可以看到是哪个类的方法执行时间长,耗费了 CPU 时间,一目了然,方便我们快速定位问题。


hprof 不是独立的监控工具,它只是一个 Java Agent 工具,它监控 Java 应用程序在运行时的 CPU 信息和堆内容,使用 Java -agentlib:hprof=help 命令可以查看 hprof 的使用文档。


上面的例子统计的是 CPU 时间,同样我们还可以统计内存占用的 dump 信息。例如:-agentlib:hprof=heap,format=b,file=/test.hprof。


我们在用 JUnit 自测代码的时候结合 hprof,既可以解决业务上的 bug,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可发现的性能问题,非常实用。


2)性能排查工具——pidstat


示例代码如下所示。



将示例代码运行起来后,在命令行中输入:


 pidstat -p 843 1 3 -u -t/*-u:代表对CPU使用率的监控参数1 3代表每秒采样一次,一共三次-t:将监控级别细化到线程*/
复制代码


结果如图 11-16 所示。



图 11-16


注:其中 TID 就是线程 ID,%usr 表示用户线程使用率,从图中可以看到 855 这个线程的 CPU 占用率非常高。


再次在命令行中输入命令:


jstack -l 843 > /tmp/testlog.txt
复制代码


查看 testlog.txt,显示如下所示的内容。


注:我们关注的是日志文件的 NID 字段,它对应的就是上面说的 TID,NID 是 TID 的 16 进制表示,将上面的十进制 855 转换成十六进制为 357,在日志中进行搜索看到如下内容。


以此可以推断出有性能瓶颈的问题点。


本文内容来自作者图书作品《高可用可伸缩微服务架构:基于 Dubbo、Spring Cloud 和 Service Mesh》,点击购买

作者简介

程超,网名小程故事多,现任某公司高级架构师,超过 12 年的 Java 研发经验,8 年技术管理和架构经验,熟悉支付和电商领域,擅长微服务生态建设和运维监控,对 Dubbo、Spring Cloud 和 gRPC 等微服务框架有深入研究,帮助多家公司进行过微服务建设和改造。合著作品《深入分布式缓存》,阿里云 MVP、云栖社区外部专家、Codingfly 社区特聘技术专家、CSDN 博主专家。


梁桂钊,现任某互联网公司高级开发工程师,参与过内容分发、K12 教育、淘系电商等项目。目前,专注于新零售电商服务的业务摸索和电商服务创新实践。具有 Java 核心技术、微服务、分布式、高并发等领域一线实战经验,并对新兴技术方向和各种开源框架有浓厚兴趣。公众号「服务端思维」的作者。


秦金卫(KimmKing),现任某公司高级技术总监/Apache Dubbo PPMC,阿里前架构师/某商业银行北京研发中心负责人。关注互联网、电商、金融、支付、区块链等领域,10 多年研发管理和架构经验,对于中间件、SOA、微服务,以及各种开源技术非常热衷,活跃于 Dubbo、Fastjson、Mule、ActiveMQ 等多个开源社区。个人博客http://kimmking.github.io


方志斌,现任某物联网公司高级研发工程师。目前专注于大型物联网平台架构的设计与开发工作。对于微服务、分布式、集群有一定的研究和实战经验。对 Java 领域的开源框架有浓厚的兴趣,喜欢深入分析、总结框架源码。SpringForAll 社区核心成员,组织多次社区技术专题、问答等活动。


张逸,架构编码实践者,微服务架构设计者,领域驱动设计布道师,大数据平台架构师。著译作包括《软件设计精要与模式》《恰如其分的软件架构》《人件》等。个人微信公众号为「逸言」,个人博客:http://zhangyi.xyz


杜琪,网名阿杜,现任蚂蚁金服高级研发工程师,2015 年 6 月毕业于南开大学,计算机系统结构硕士。毕业后开始接触分布式业务系统开发,曾在有赞负责用户中心基础服务,对分布式业务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有丰富的经验。喜欢研究底层技术,喜欢研究疑难技术问题,例如 JVM 内存问题排查、GC 调优,等等。有对外输出分享的习惯,是公众号 javaadu 的维护者。


殷琦,网名涤生,现任“美团点评”技术专家,2015 年 3 月毕业于东华大学,软件工程硕士。2015 年 3 月加入“美团点评”基础架构部,开始接触微服务架构,之后一直从事服务框架的研发工作,对微服务架构发展与演进有非常深刻的认识。个人比较喜欢研究并分享新技术,时刻关注并实践微服务架构前沿的技术,如 Service Mesh、Serverless 等。


肖冠宇,曾就职于小米、人民网等互联网公司,具有丰富的大数据一线实战经验,专注大数据处理技术及机器学习算法研究。著有《企业大数据处理:Spark、Druid、Flume 与 Kafka 应用实践》《Python3 快速入门与实战》等书籍。


2019-05-29 08:0815243

评论 1 条评论

发布
用户头像
缓存这部分我们产品中也是这么做的
2021-02-09 21:21
回复
没有更多了
发现更多内容

错过了太后悔,九大绝招大公开,详解华为低时延技术

华为云开发者联盟

云计算 音视频 华为云

关于2022年12代C/C++Linux服务器开发高级架构师课程体系分析

C++后台开发

后端开发 Linux服务器开发 C++后台开发 Linux后台开发 服务器开发架构师

如何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

ShineScrum捷行

Scrum 敏捷 团队效率

国内私有云厂商有哪些?排名怎么样?

行云管家

网络安全 私有云 私有云厂商

Wallys/QCN9074 /11ax/ 4x4 /5G M.2

wallys-wifi6

QCN9074 11 ax

如何实现客户自助服务?打造产品知识库

小炮

知识库

微信小程序和 uniapp 的区别是什么?

CRMEB

EAM系统解决方案

低代码小观

资产管理 企业管理系统 企业设备管理 设备巡检管理系统 企业管理软件

企业网站该怎样选择网站域名?

源字节1号

软件开发

易安联参编《SASE技术与应用场景白皮书》正式发布

权说安全

网络安全 sase

ironSource开通业内首家微信客户服务平台, 为中国客户提供本地支持

Geek_2d6073

GPU不可不知的指标项

AIWeker

人工智能 gpu 5月月更

有没有支持vmware/openstack/zstack私有云的堡垒机?

行云管家

私有云 云服务器 堡垒机 行云管家

为什么要上云,您的团队适合上云吗?Atlassian白皮书给你答案

龙智—DevSecOps解决方案

Atlassian atlassian云版

使用 Amazon DevOps Guru for Serverless 自动检测 Lambda 函数中的运行问题

亚马逊云科技 (Amazon Web Services)

DevOps Lambda severless

静亦求精,罗技MX高性能键鼠组合上市!

Geek_2d6073

主管发话:一周搞不定用友U8 ERP跨业务数据分析,明天就可以“毕业”了

葡萄城技术团队

数据分析 BI 用友

数据治理项目调研环节思考

agileai

项目管理 数据中台 数据仓库 数据治理 主数据

极客星球 | 机器学习赋能商业地产决策进阶

MobTech袤博科技

TDengine 社区问题双周精选 | 第一期

TDengine

数据库 tdengine

发现一个开源项目优化点,点进来就是你的了

捉虫大师

开源 性能优化 sentinel 5月月更

剧透!2022开发者关注的开源技术全解析

华为云开发者联盟

开源 mindspore kubeedge OpenHarmony open Euler

Spring Cloud OpenFeign 的 5 个优化小技巧!

王磊

SpringCloud

离线数仓建设,企业大数据的业务驱动与技术实现

袋鼠云数栈

打开人工智能“黑盒”,发展可解释、可扩展、可信赖、安全可靠的人工智能

博文视点Broadview

leetcode 69. Sqrt(x) x 的平方根(简单)

okokabcd

LeetCode 查找

ShardingSphere 在金融支付场景下的实践与调优

SphereEx

Apache 数据库 开源 ShardingSphere SphereEx

域成员服务器怎么会突然脱域?

BUG侦探

脱域 域信任关系 windows更新

墨天轮高分技术文档分享——Oracle升级迁移篇(共96个)

墨天轮

MySQL 数据库 oracle postgresql 国产替代

DCM:一个能够改善所有应用数据交互场景的中间件新秀

华为云开发者联盟

数据处理 数据交互 多样性数据源 DCM

乏善可陈的Neuralink

图灵教育

基于支付场景下的微服务改造与性能优化_软件工程_程超等_InfoQ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