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Q:有专家认为 OpenStack 社区蓬勃发展后涌入了大量硬件厂商,其提交的功能造成 OpenStack 某些核心组件的不稳定。 UnitedStack 是怎么处理这个问题的?
袁冬:OpenStack 作为一个开源的框架,也是一个开放的社区,本身就欢迎和鼓励所有硬件厂商的参与。OpenStack 的社区开发具备规范的流程,保证进入到主干中的代码都是经过严格的 Review 和测试的,因此 OpenStack 的代码相对质量都是比较高的,核心模块的代码更是如此。
之所以业界很多厂商和从业人员认为 OpenStack 不稳定,是由于许多厂商为了满足不同硬件、不同应用环境的要求,贡献了大量的代码。这些代码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 OpenStack 的复杂性,对于实施和应用的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应对这个问题,UnitedStack 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更加深入的理解每一个 commit 之后的含义,对代码的意图和目的具备深度的了解,保证系统的复杂性处于可控的范畴;第二方面,通过完整而严格的测试与发布流程,保证 UnitedStack 云平台 UOS 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我们认为,一个优秀的开源项目蜕变为一个出色的可商用系统,其中的一个关键就是对复杂性的掌控。UnitedStack 通过自身强大的技术实力,帮助用户解决“如何将 OpenStack 应用在商用环境中”的问题,打通“OpenStack 商用的最后一公里”。这也是 UnitedStack 的价值所在。
InfoQ:愚人节那天,作为 OpenStack 缔造者之一的 Nebula 宣布因为市场原因而关闭。你能谈谈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吗?国内私有云市场是否也存在着相似的问题?
袁冬:首先,我们非常惋惜。他们曾经为 OpenStack 的发展贡献了非常大的力量。其次,Nebula 也给社区提了个醒,单纯的交钥匙工程行不通。
UnitedStack 目前提供的服务是持续运维和更新,确保用户优质的体验效果。事实证明,我们选择的这条路是正确的,我们的客户数量在直线上升,并且反馈良好。需要强调的是,市场的竞争虽然日趋激烈,但还远没达到红海的地步。OpenStack 的前景非常广阔,这是大势所趋,并不会因为某一家公司的倒闭而改变。
任何一个市场里,都会有公司兴起、有公司倒闭,这是十分正常的现象。所以国内的云市场里肯定也会有玩家倒闭,只是消失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而不单纯是因为市场原因。
InfoQ:公有云的哪些成功模式是可以被私有云借鉴的?UnitedStack 从中吸取了哪些经验?
袁冬:公有云在服务品质、资源分配、故障处理、系统安全、大规模应用技术等多个方面都值得被私有云借鉴。UnitedStack 运维着国内唯一一个基于 OpenStack 的公有云,在这方面感受颇深,更是受益匪浅。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我们运维公有云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单单网络攻击就发生了数百起,给我们的网络开发 Team 施加了很大的压力,同时也极大的促进了我们提高网络模块的质量。现在,我们已经能够很轻松的应对各类网络攻击。在公网这一复杂、多变的恶劣环境中,我们已经能够稳定运维我们的云平台,当我们的云平台以私有云的形式,运行在企业内部这一相对安全和单纯的环境时,我们当然可以做的更好。
当然,公有云给我们的启发远不止这一点,应该说是全方位的。比如大型企业内部对于 IT 资源的管理一直是一个难题,资源消耗了多少、消耗在哪儿了,通常很难说的清楚。企业内部一方面不断增加硬件的投资,一方面又总是面临 IT 资源紧张的问题。而公有云通过对不同资源的计费,以及项目、标签等模式的管理,清晰的说明了资源的消耗情况,为企业 IT 设施的规划提供了一个准确的依据。UnitedStack 的企业级计费模式、秒级计费功能都是脱胎于公有云的资源管理模式。
因此,这一方面还有许多可以展开的,UnitedStack 后续不断将我们的理解分享给大家。
InfoQ:你怎么看待可定制的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在国内市场的前景?
袁冬: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类似于 Nebula One“云控制器”,我们可以谈谈对 Nebula One 的看法。这种一体机的解决方案,好处和坏处都是显而易见的。好处是,Nebula 用最简单的办法解决了用户从无到有的问题,只要买个盒子插上电,就能使用私有云。但缺点也非常明显,因为单独购买盒子无法解决持续运维的问题,而云计算从本质上来说,仍是一个需要长期运维,一直在使用的技术。此外,硬件市场是一个高度商业化的红海市场,竞争激烈。所以,我们看到了 Nebula 关停的消息,尽管非常心痛,但也毫无办法。
InfoQ:现在众多创业团队纷纷选择云平台部署业务,私有云有哪些支持中小创业者的解决方案?你认为私有云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应该怎么解决?
袁冬:UnitedStack 认为不同的云计算交付模式适用于不同企业或同一企业的不同阶段。公有云和私有云都有适当的应用场景,关键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平台。
目前我们的公有云平台上有六千多用户,其中很多是中小创业者,他们选择这种方式来构建自己的 IT 平台,更经济,也更有弹性。当然,也有一部分用户能够提前预见到自己的业务增长情况,这时候建设私有云就更合适。一般的规律是公有云在小规模的时候更有优势,但是规模大到一定程度之后,这种优势会逐渐缩小,在超大规模的应用中,私有云更有优势。
私有云的建设过去是超大型企业才能涉足的事情,比如谷歌、亚马逊等。但是自从以 OpenStack 为代表的开源云平台逐步完善之后,中小型企业也可以建设自己的私有云,成本则直线下降。
在私有云的构建问题上, OpenStack 实际上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通过使用 OpenStack 开源云平台,基本上可以替代原来企业自研的模块。可是 OpenStack 在企业环境落地的过程中仍然面临技术门槛高、维护投入大等问题,但这些问题有望通过成熟解决方案的研发得以缓解。企业可以采用专业公司提供的专业服务来构建和运维私有云,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推出的托管云服务得到了市场的良好反馈。托管云服务是用专业的 OpenStack 技能来帮助用户构建和运维他们的私有云,我们运维公有云的成熟经验可以完全复制到用户的私有云中,从而解决技术难度大和运维投入大的问题。从用户的反馈来看,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解决目前私有云遇到的问题。
袁冬博士,UnitedStack 产品副总裁,负责 UnitedStack 产品、售前和对外合作工作;云计算专家,在云计算、虚拟化、分布式系统和企业级应用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对分布式存储、非结构数据存储和存储虚拟化有深刻地理解,在云存储和企业级存储领域有丰富的研发与实践经验;Ceph 等开源存储项目的核心代码贡献者。
感谢郭蕾对本文的审校。
给InfoQ 中文站投稿或者参与内容翻译工作,请邮件至 editors@cn.infoq.com 。也欢迎大家通过新浪微博( @InfoQ , @丁晓昀),微信(微信号: InfoQChina )关注我们,并与我们的编辑和其他读者朋友交流(欢迎加入 InfoQ 读者交流群)。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