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后、00 后的第一部手机是什么?答案可能五花八门,但可以肯定的是,会选择诺基亚的人凤毛麟角。
曾经风靡全球、质量过硬,号称可以“砸核桃”的诺基亚手机,由于错失了 3G 、4G 的末班车,就这样消失在了大众的视野里。
它留给历史最广为人知的一句话,可能要数 2013 年卖身微软时,时任 CEO 的约玛·奥利拉说的——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
当然,诺基亚并没有彻底出局。
它输掉的只是移动业务。在运营商市场,诺基亚还是玩得风生水起。
咨询机构 DellOro Group 的报告显示,在全球通信设备企业的排名中,华为以 28%的市场份额稳坐 2019 年全球最大的设备供应商,而诺基亚贝尔则以 16%占据第二位,爱立信位列第三。
不过最近,连这块大本营也有些摇摇欲坠了。诺基亚在 5G 市场上频频受挫,不仅在中国移动 5G 无线网络二期集采中,以“零订单”失利,无奈之下甚至转头向对家中国联通递出了橄榄枝。大家品一品这个画风——
当然,诺基亚官方很快辟了谣,声称这封信“不代表我司立场和态度”。
咱也不知道公司公章是怎么盖上这份“无效”文件的,咱也不敢问。但至少可以“闻弦歌而知雅意”,诺基亚在“新基建”集结号吹响之际,于 5G 项目上逐步被其他竞争对手拉开距离,已是不争的事实。
关于 5G,这位巨人的转身,可以咂摸出一番滋味。至少,昔日王者再经历一次“不知原因”的惨败,“名将白头”总是让人感慨的。
丰满理想与残酷现实:诺基亚的 5G 征程
伴随着 5G 编码标准的完成,各国都进入了网络实际建设的快车道。而放眼全球,只有五大通信设备商可以提供建设 5G 所需的通信设备,分别是华为、爱立信、诺基亚、中兴和三星。所以在探寻“为什么”之前,有必要先梳理一下,淡出手机市场的诺基亚,到底在运营商市场做了哪些事,能获得 TOP3 的江湖地位。
简单梳理一下,大概有三个核心原因:
1.雄厚家底。
诺基亚为何能在 5G 时代站稳脚跟,这还要从其通信专业的出身说起。
尽管手机业务已成明日黄花,但诺基亚早年在通信基础业务和通信技术上的积累,使其保有足够支撑 5G 发展的研发。
手机业务被微软收购之后,诺基亚主要由两个部门构成,一个是诺基亚创新科技,主要是从事新技术研发、专利授权、数字健康等。另一个就是诺基亚通信技术,为全球的电信运营商提供面向 5G 的基站、通信设备等产品。
我们知道,通讯公司最直接的营收就来自于通讯标准专利授权费和基站等基础设备的销售。前段时间诺基亚公布了自己的 5G 专利申请数量,已经高达 3000 余项,和此前 5G 专利申请量排名第一的华为不相伯仲,自然能交出不俗的市场表现和财务报表。
2.积极扩张。
早在 2011 年,诺基亚就开始着手布局 5G,加入到欧盟注资 2700 万欧元大型科研项目 METIS 中。但仅靠自己钻研、坐吃山空当然不够,为了弥补自身的短板,在过去十几年间,诺基亚还展开了大刀阔斧的“金主爸爸”计划。
其中最值得提到的几个收购案,一个是 2013 年,诺基亚以约 22 亿美元收购了西门子手中的合资公司股份,从此诺基亚网络正式成立,也由此奠定了诺基亚在通讯基础设施领域的优势。
另一个则是 2015 年,以 166 亿美元收购法国竞争对手阿尔卡特朗讯,将对方在 5G 领域的一些重要专利收入囊中,具备了固网、核心和 IP 网络技术方面的能力。当时的诺基亚 CEO Rajeev Suri 称,“这场收购对公司发展 5G 通讯技术带来了战略性的优势。”
并购完成后,诺基亚也一举超过爱立信,成为全球第二大通信设备供应商。
3.市场战略。
尽管诺基亚是一个芬兰品牌,但从 2013 年壮士断腕之后,诺基亚母公司 HMD 也使其在市场战略上有了一定的倾向性。
比如专注于扩展美国市场。在 2018 年 9 月,爱立信在与华为的竞争中赢得胜利,顺利地获得了美国运营商 T-Mobile 在价值 35 亿美元的订单,这也是当时全球已公开的最大一笔 5G 订单。
由于美国的各类限制,许多国产手机品牌一直没有进入 5G 终端市场。而诺基亚已经拿下了美国的 Verizon 和 Cricket Wireless 两家电信运营商的合作,推出 2 款低价合约机。还计划与加拿大的电信运营商合作,推出合约机。
不难看出,美国市场正在成为诺基亚的保护壁垒。
每一道乌云都镶有云边,而每一次收获也必须缴纳学费。诺基亚在 5G 领域的步伐,也是步履蹒跚。
一方面,5G 变成了诺基亚的核心支柱,通讯业务贡献了 88%的收入。这使其没有其他业务作为避难所,市场竞争上的一点风吹草动都有可能变成硬伤。
比如目前各家获得的 5G 订单,华为是全球第一,订单量高达 91 份(截至 2 月 20 日),爱立信 81 份,但是诺基亚却只有 67 个。
这也导致其在资本市场的“风评被害”,有投资人认为,诺基亚在全球 5G 市场可能不具备优势,股价创下了今年的最大跌幅。
这也是为什么,纵然身处全球 TOP3 的诺基亚,依然需要“枕戈待旦”,四处探寻 5G 的增长机遇。
失于被动:诺基亚没做什么,却又错了?
和手机业务的失败一样,诺基亚在 5G 领域的围城难守,或许也要无奈地归结于——没有做错什么,但我们输了。
目前来看,诺基亚逐步丢失市场份额的核心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
一是缺乏技术沉淀,难以挽回颓势。
尽管在诺基亚贝尔给中国联通的一封信中,它提到自己没有获得订单的原因是“招标规则考虑低价,而非历史服务表现”,但有参与中国移动 5G 测试的相关人士曾对媒体表示,“不单单这一次,长期来看,诺基亚贝尔的历史测试结果并不好。”甚至“在中国移动此次招标测试的几大厂商中,诺基亚贝尔是唯一一家无法交付高性能产品的厂商。”
显然,技术上的短板,才是其失掉订单的核心原因。
究其原因,5G 是一个需要长时间检验和积累的领域,华为 2009 年启动 5G 相关研究,在技术研发、联合测试、生态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大量突破性成果,成为手握专利数最多的公司。爱立信也从 2018 年开始,将研发投资额增加 10%,持续扩大投资确保技术领先地位,与 45 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在 5G 领域全面展开合作。
而诺基亚虽然在技术优势上有一定的存量,但伴随着 5G 从标准诞生到实验网再到测试和产业推动等一系列进程,这种溢出优势也被逐渐减弱。
毕竟,价格并不是运营商们的主要考虑方向,强健的实力才是。在这方面,长年累月的运动要比短期灌参汤更靠谱。
二是收购带来的“注意力后遗症”。
为什么四处“买买买”并没有为诺基亚建立可持续的竞争力呢?
目前来看,诺基亚受众已经握手多家巨头(西门子通信、阿尔卡特、朗讯、北电)的专利技术,开局猛如虎。
但这通操作也让诺基亚背上了繁多的复杂,进而分散了在 5G 产品和市场上的专注度。
比如在收购阿尔卡特朗讯后,诺基亚的确成功突围了自身的专利短板——在固网、核心和 IP 网络技术方面的能力得到加强。但却不得不重整业务,划分出了移动网络、固定网络、IP/光纤网络、应用分析和诺基亚高科技 5 大事业群。
2018 年 11 月,诺基亚又把移动网络和固定网络业务合并,成立一个名为接入网络(Access Network)的新部门。原本是希望简化管理层结构,提高客户关注度。但部门的调整也带来了管理层的切换,一直担任移动网络业务总裁的马克·鲁昂内离职,托米·乌伊托被任命为新总裁。
2019 年,诺基亚又又又改革了,把 Customer Operations (CO)客户运营部分,拆分成美洲地区(Americas),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及亚洲地区(EMEA & Asia)两大部分进行。同年,诺基亚入职 25 年的首席执行官拉吉夫·苏里(Rajeev Suri)也离职,引入能源公司 Fortum 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佩卡·伦德马克(Pekka Lundmark)接任,以重振其“摇摇欲坠”的 5G 业务。
而就在前不久,诺基亚的手机业务居然又“死灰复燃”了,发布了旗下首款 5G 手机 NOKIA 8.3 5G,从市场反响来看,不足以调动用户在选择 5G 手机时的购买欲望,而这无疑又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诺基亚的“弹药”。
频繁收购、调整所带来的,就是诺基亚在 5G 战略上的持续内耗。
三是市场优势带来的傲慢与偏见。
前面我们提到,美国母公司的亲缘优势,以及海外市场对中国企业的谨慎情绪,原本是诺基亚的发展助力。目前来看,5G 设备订单还是有国界的,美国市场都是爱立信与诺基亚瓜分,与中国通讯商无关。
这也让诺基亚获得了极大的不稳定因素。比如一旦美国客户出现风吹草动,就有可能影响自身景况。像是“天价订单”的 T-Mobile,就计划与 Sprint 进行合并,将未来“全部押注在 5G 上”,这笔交易原本解决了一些投资者对诺基亚 5G 竞争力的担忧,但在美国市场出现波动时,又成了一把转身刺向自己的利刃。
市场惯性也带来了诺基亚对竞争优势的认知盲点。比如在“告中国联通书”中提到的“低价厂家”,就被业内人士认为,是在内涵中国信科和爱立信,暗示中国移动在 5G 二期工程招标中存在偏袒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诺基亚在价格上并不具备竞争优势,但其上个财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仍降至 29%。这说明,相对高价并没有给诺基亚带来更高的盈利,而占据第二市场份额的它,也没有因为 5G 网络的规模化覆盖而降低成本。这显然不能怪爱立信、华为以及中兴、信科等黑马成本控制的太好、技术太先进。
毕竟在特殊的限制下,华为也已经签下了 91 个 5G 合同,甚至直接杀入三星根据地,争夺韩国 90 亿美元的 5G 设备订单;在欧美市场上,爱立信也接连斩获高额订单,与全球 38 家领先的运营商签订 5G 合作协议。
对于诺基亚的“竞标失败”归因,除了啼笑之余,这边还是建议它“反求诸己”呢。
坦率来说,一次集采的失利并不能代表什么。诺基亚占据 5G 市场三强的地位短期内也并不会因此改变。
但其反应之微妙,却不由让人心生感慨。中国有句老话,人活一口气,佛争一炷香。无论一个人还是企业,首先要活出自我和尊严。失去了这股“精气神”,无论当下如何英武,也会让旁人犯嘀咕——它这么紧张,是又犯错了吗?
就在上个月,诺基亚又向欧洲投资银行贷款 5 亿欧元,投入到“端到端”的 5G 战略。一通操作猛如虎,到底是重回巅峰还是重蹈覆辙,我们且行且吃瓜吧。
本文转载自脑极体公众号。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LxmmWecMKJoV0z4wPn5wGA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