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on北京「鸿蒙专场」火热来袭!即刻报名,与创新同行~ 了解详情
写点什么

Kubernetes 是怎样席卷世界的?丨 KubeCon 2020 见闻录

  • 2020-07-31
  • 本文字数:2969 字

    阅读完需:约 10 分钟

Kubernetes是怎样席卷世界的?丨KubeCon 2020见闻录

7 月 30 日,由 CNCF 举办的 Cloud Native + Open Source Virtual Summit China 2020 中国线上峰会正式召开。受疫情影响,这次实际上的 KubeCon 2020 改到了线上举办。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Kubernetes 发展迅猛,成为事实上的容器编排标准,接近 5 成企业都在使用。这背后的理由是什么?

人人都爱 Kubernetes

CNCF 创始企业之一的 IBM 前两天在其网站上发布了一个招聘 JD,岗位是 Cloud Native Infrastructure Engineer / Architect,翻译成中文是云原生基础设施工程师/架构师。


这份 JD 与常见的招聘广告并无二致,只是在岗位能力一栏上要求应聘者具备“至少 12 年的 Kubernetes 操作和管理经验。”



而 Kubernetes 从 2014 年诞生至今,也不过才 6 年时间。


这则广告仍在 IBM 的招聘网站上挂着,没有人知道 IBM 对该岗位的能力要求是认真的还是在恶搞,就像没有人在一开始就能知道 Kubernetes 后来会席卷全球。


十年时间能给世界带来多大的变化?


2011 年,Marc Andreessen 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论断——软件正在吞噬世界。


这在当年看起来耸人听闻的标题,在今天早已为人习以为常。十年互联网浪潮下,熠熠生辉的是 IT 技术的飞速发展,软件、开源、云计算、云原生,一环扣一环,成为了虚拟世界的真实规律。


今天吞噬世界的,是以 Kubernetes 为代表的“云原生”技术。



VMware 负责人 Pat Gelsinger 说:“从 Java 和虚拟机面世以来,这二十年里还未曾出现过像 Kubernetes 这样受业界欢迎、这么有活力的技术。我们从现在开始就应该押注 Kubernetes,它代表了下一个潮流。”


2019 年,Datadog 的一份样本超过数千家企业、容器超过 15 亿个的调研报告显示,运行容器的企业中,大约有 45%的用户在使用 Kubernetes,仅 5 年时间就占据了接近一半的市场份额。除了企业自用 Kubernetes,公有云上的 Kubernetes 同样成为了云厂商们的重要利润点,不管是国外的 AWS、Azure、GCP,还是国内的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京东云等厂商,都将云化 Kubernetes 当做自己的招牌产品对外输出。


背靠谷歌,Kubernetes 发展速度十分迅猛,更新发版频率极高。而一个厂商中立的 CNCF 基金会,又给行业和社区带来了更具活力的生长土壤,Kubernetes 在这样的环境下野蛮生长,席卷世界。

KubeCon 2020:爱从何来?

KubeCon 比 Kubernetes 小一岁,但其发展速度却跟 Kubernetes 保持了高度一致。从一开始 200 人规模的小会议,到后来聚集超过 3500 名云原生和开源领域工程师的行业盛会,KubeCon 只用了短短 4 年。


今年的 KubeCon 受疫情影响,被迫搬到了线上,虽然火爆程度无法像线下会议那样直观,但比起曾经爆出可能直接取消不办的选择要好太多了。


今年 KubeCon Keynote 的首位演讲者是 Dah Kohn,Linux 基金会公共卫生(LFPH)总经理。LFPH 是疫情之下催生的新组织,旨在使用开源技术来对抗 COVID-19 和未来可能出现的流行病。LFPH 的高级会员包括思科、doc.ai、Geometer、IBM、NearForm、腾讯和 VMware。


Dah 在演讲中提到,Kubernetes 已经跨越了鸿沟,进入了早期大众阶段,但很多企业还没有开始采用或者充分利用。



他以《我的世界》游戏作为对比,在 Kubernetes 的使用者群体中,有很多企业还处在 2 级玩家(初级)的阶段,对 Kubernetes 的理解和运用都很基础,把它当成《我的世界》里的矿石、木材一类的原材料。但在他看来,Kubernetes 本身就建立在上百个基础技术之上,它更像《我的世界》里的工作台,可以把简单的素材合在一起形成更复杂的东西,你可以去自由组合,完成自己的创新性、定制化的应用。


CNCF 的理念是推动技术创新,造福每个人。在 Kubernetes 技术的使用过程中,还有一些 level 比较高的 4 级玩家(中高级),他们对 Kubernetes 的探索走在了更前面的位置,KubeCon 可以把这些初中高级玩家都聚拢在一起,让新手能得到高手的帮助,也能让高手得到来自新手的不管是商业还是技术方面的反馈。


CNCF 总经理 Priyanka Sharma 分享了一张趋势图,在下图中,与 Hadoop、OpenStack 的热度持续下降以及 Serverless 热度的缓慢提升不同,Kubernetes 的上升态势长期保持着陡峭的曲线。以 K8s 技术为代表的云原生技术正在快速改变整个行业。



在她看来,以 K8s 为代表的云原生技术成功的关键有以下几点:


  1. 开放的治理比开源更重要。绝大多数的开源组织都只规定一种方式去做治理,比如“Apache way”,但 CNCF 旗下每个不同的项目都有不同的治理结构。

  2. 给终端用户(企业)一个正式的角色。CNCF 管理委员会、技术监督委员会和终端用户社区是并列关系,用户的反馈对基金会非常重要。

  3. 没有王者(No Kingmakers),人人获益。CNCF 旗下还有云原生沙盒机制,可以帮助那些非明星项目也能得到存档和发展。

  4. 全球性的社区。除了北美和欧洲以外,中国的发展、贡献尤为突出。


中国跟 CNCF 的关系非常密切,CNCF 在中国已有 50 个成员、3 个白金会员、6 个黄金会员以及 37 个白银会员。中国企业中 PingCAP 和华为的贡献者人数位居前列,蚂蚁金服、民生银行、中国联通、宜信、京东、网易、奇虎 360、思岚科技等也是其重要成员。CNCF 中由中国驱动的明星项目还包括 TiKV、Harbor、Dragonfly、KubeEdge 等。

关于技术的一些思考

全球技术圈近年来开始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中国规模的技术沙盒将越来越成为技术创新、试验的最好土壤。


在这个拥有着 14 亿人口、动辄电商大促的试验田里,峰值交易量超 50 万笔、数据总量近千 PB 的流量将成为新常态,这对技术能力带来的压榨是全方位的。中国互联网的庞大规模已经变成了一个历练技术的沙盒,用于创建和测试各种新的解决方案。


从中国走出去的开源项目如 Apache Kylin、CNCF 旗下的 Harbor、TiDB/TiKV,还有那些在中国得到进一步历练的 Apache Pulsar,甚至包括 Apache Flink 乃至 Kubernetes 本身,都在中国电商大促场景的极限压测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升级。


中国规模促进世界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已经成为事实。


CNCF 的初衷是想成为一个“厂商中立”的基金会,促进创新,帮助企业和个人更好地使用、回馈云原生开源技术。这个理念非常伟大,但也近乎理想化。事实上,CNCF 背靠厂商、受厂商捐赠、厂商主导多个开源项目,本身就与厂商尤其是云厂商深度绑定,而厂商都有其各异的商业诉求,因此一个理想化的目标可能没法得到很好的贯彻。


谷歌此前将 Istio 商标捐赠给新成立的 Open Usage Commons(OUC)就引起了同为 CNCF 创始人的 IBM 的不满,IBM 认为,谷歌应为所有贡献者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对许可证和商标进行厂商中立的管理,并按照最初的承诺将 Istio 纳入 CNCF。此举也让 CNCF CTO Chris Aniszczyk 非常不解,说好的捐给我们,转头你又另起了炉灶?


有个略显阴谋论的观点是这么看的:


谷歌发起成立云原生基金会(CNCF),拉来了几乎所有的云厂商,包括各大云巨头加入。然后它号召大家要厂商中立,因为它自己的 GCP 跟几大巨头之间的差距都很明显,本质上它是想自己主导标准让 GCP 更多获利,但目前看来效果并不好,所以它对 CNCF 就不太上心了。


这个言论深究之下其实有一定道理,也道出了一流企业做大做强的本质——做标准。我们乐于看见,中国厂商和开发者在 CNCF 等各大开源技术组织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或赞助、或贡献、或使用、或反馈,最终都能争取到更大的话语权,加入到标准的制定中,而不是只能在别人划定的规则下活动。


在当下这个复杂的国际环境下,这或许可以让其他中国企业过得没有那么难一点。


2020-07-31 10:303675
用户头像
小智 让所有人认同的文字称不上表达

发布了 408 篇内容, 共 395.0 次阅读, 收获喜欢 1983 次。

关注

评论 6 条评论

发布
用户头像
加入到标准的制定中,而不是只能在别人划定的规则下活动,全文中最值得深思的一句话。
2020-08-03 17:15
回复
这样才有话语权
2020-08-10 09:57
回复
用户头像
线上的关注程度火爆到什么程度呢?Keynote第二位小姐姐演讲后的半个小时,她的WeChat好友我都一直加不上,因为加她好友的人太太太多了。
2020-07-31 12:52
回复
主要是小姐姐的原因吧
2020-07-31 15:41
回复
之光加油
2020-11-02 11:50
回复
智哥加油
2020-11-02 11:50
回复
没有更多了
发现更多内容

Sentieon软件应用之公共卫生机构

INSVAST

公共卫生 基因数据分析

面部表情识别技术在社交互动中的应用

数据堂

Apache Dubbo 和 Apache RocketMQ 邀您参与,ASF 亚洲峰会 5 张门票免费送

阿里巴巴云原生

阿里云 云原生

面部表情识别的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数据堂

2023-08-24:请用go语言编写。给定一个长度为n的数组arr, 现在你有一次机会, 将其中连续的K个数全修改成任意一个值, 请你计算如何修改可以使修改后的数 列的最长不下降子序列最长。 请输出

福大大架构师每日一题

福大大架构师每日一题

绘出「星辰大海」:华为云Astro轻应用新手指南Ⅰ

轶天下事

质效提升 | 聊聊QA与业务测试

laofo

DevOps 研发效能 持续交付 质量赋能

软件开发必读!华为云软件开发生产线CodeArts深度体验指南

平平无奇爱好科技

开创以API为核心的数字化变革,华为云实现API全生命周期一体化协作

平平无奇爱好科技

小灯塔系列-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系列研究——协同OA测评报告

向量智库

八月更新 | CI 构建计划触发机制升级、制品扫描 SBOM 分析功能上线!

CODING DevOps

绘出「星辰大海」:华为云Astro轻应用新手指南Ⅱ

轶天下事

Sentieon数据质控QC模块介绍

INSVAST

数据分析 QC 质控工具

PrecisionFDA:多组学样本错标校正挑战赛

INSVAST

数据分析 PrecisionFDA

What's new in Pika v3.5.0

apache/dubbo-go

数据库 redis kv Redis 7 KV存储

面部表情识别技术的神经科学基础

数据堂

富士胶片公司完成阿里云 PolarDB 数据库开源产品兼容适配

阿里云数据库开源

polarDB PolarDB for PostgreSQL 阿里云PolarDB

Go语言协程池实现第二弹

FunTester

微服务引擎 MSE 全新升级,15 分钟快速体验微服务全栈能力

阿里巴巴云原生

阿里云 微服务 云原生

Grafana可观测性grpc长链接处理

盈米基金

gRPC 可观测性 Grafana

首期华为云ROMA Connect《企业集成战略与华为数字化之道》高研班在东莞圆满举办

平平无奇爱好科技

解决访问 Amazon S3 对象时遇到的“访问被拒绝”错误

亚马逊云科技 (Amazon Web Services)

存储

C++类成员的访问权限以及类的封装

芯动大师

Sentieon发布RNAseq加速分析方案

INSVAST

数据分析 基因测序 RNAseq

08.25 北京站|阿里云 Serverless 技术实践营( AI 专场)开放报名

阿里巴巴云原生

阿里云 Serverless 云原生

鼎友餐饮信息总监杨山海:餐饮新增长依托数智应用,用数字化打造单店盈利模型

科创人

从孤勇者到边缘云行业翘楚,网心科技做对了什么?

网心科技

Programming abstractions in C阅读笔记:p127-p129

codists

资源成本降低70%!华为MetaERP资产核算的Serverless架构实践

轶天下事

Kubernetes是怎样席卷世界的?丨KubeCon 2020见闻录_服务革新_小智_InfoQ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