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2019华为全联接大会中,华为云业务总裁郑叶来与华为EI产品部总经理贾永利接受了媒体采访,对近期有关华为云的热点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InfoQ作为采访媒体之一参与了本次群访环节,以下为部分重点问题的整理。
采访正式开始前,郑叶来进行了简单的开场:
今天来的很多都是老朋友,选择在今天这个时间跟大家沟通,第一是看看大家有什么疑问,因为我们最近的消息也很多;第二个就是面向未来,大家对我们有什么期望,我们也来做一个沟通。
我们做人工智能的道理很简单,对华为来讲其实还是原来的业务范围,只不过换了一个商业模式。我两年前讲这个话听完没感觉,今天发现:早期做云的公司回来重新做IT、做芯片、做硬件,还是这条路。所以这一块儿没有任何人认为华为做不到领先。
为什么强调人工智能?因为未来华为的使命就是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这里面的核心就是人工智能应用。去年华为讲构建一个全场景、全栈的解决方案,今天上午胡总也讲了,未来人工智能对外释放主要两个路径:一个是面向终端的我们叫做HiAI,我们希望比你更了解你自己。第二就是我们面向组织、面向企业、面向政府,我们面向B端的叫做EI,所以今天贾总过来了,欢迎大家提问,我也非常愿意坦白地跟大家沟通。
Q:华为现在一直强调在基础架构上布局,为了用户和多种架构和多种能力的需求,但是现在 AI 在传统行业落地的时候避免不了多云,也就是说客户会有私有云和公有云的各种衔接,过去华为也发布了 HCS,您能介绍一下目前华为在混合云落地上的进展吗?
郑叶来:如果我只为了扩大短期收益,不对华为负责,也不对客户负责,我就让客户大大购买私有云,反正一个单子签回来几千万,如果我这么短视就这么来干。但是,现在是人工智能、大数据分为两个阶段,通过数据训练模型,这个训练一定需要在线闭环的系统(实现)。哪一个(企业会)建这么大的训练系统?它也不是科研机构,维护很困难。对于华为来讲,使用华为不应该有不放心的地方。我们当年做云服务就讲了,我们下不碰数据,上不做应用,用最俗的话翻译,就是用您的数据训练出您的模型,用我的平台来解决您的问题,我们一切是以客户为中心的。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它应该把训练放在云端,对华为和客户都是最合适的,但是推理和执行放在客户端。这样既能保证它最终的用户数据隐私,也放心。第二,也获取了极速的网络,时延又短,这是比较好的架构。
但是客户意识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我今天看到一个消息,我们中国有个著名的医院已经同意把他们的系统放到我们华为云,因为跟我在线他们担心什么呢?现在至少在中国来说,把数据放在华为这儿,大家都相信华为不碰数据的。但我相信这种意识转变是需要一个时间的。
Q:华为的目标市场是国内还是国外,还是两者并重?华为在云领域的布局,和亚马逊、阿里相比的差异化表现在哪里?
郑叶来:您问的第一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一年前《人民日报》的记者问我一个问题,他说我从来没有看到华为的出海计划,后来我一愣,为什么他要问这个问题?我突然想到了两件事情,华为今天所有的业务部署一开始就考虑全球业务的,我们二十年以前可能会讨论是不是国际化、出海?但是今天我们做任何的事情都是打开世界地图看未来如何布局。
现在你来看我们在亚太的布局应该说架构最完善的,我们是新加坡布了四个 AZ,香港布了三个 AZ,泰国布了两个 AZ,我们在非洲是第一个公有云的数据中心,我们月底在智利的大区开服了。其实我们在其他的区域,也是华为云的技术与平台,但是不用华为的品牌出现的,欧洲大家都知道,我们跟德国电信和法国电信一起,用华为的技术平台,用他们的品牌为提供当地的运营服务,他们跟政府讲得很清楚,这是唯一欧洲和德国人运营的控制数据中心的云,所以欧洲的大企业很多选择他们的云服务。
很多公司以前喊出海出海,现在不怎么喊了,因为出海没有那么容易。但是我们的业务一开始就是全球考虑的,这一方面为了云本身的商业设计,另一方面为了自身今天华为公司全球化的手机的业务,全球化的整个的运营商的业务。即使不做华为的云,我们也要在全球布局。
最简单的道理,我们在非洲所有的网络的部分,部署国内的,我们一定会在非洲部署。所以(为了)支撑华为一千亿美金的业务,(华为云)也需要在全球布局,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你问的问题也是华为今天从领导到员工天天挑战我的问题,什么差异化?我想所有的差异化不是喊出来的,没有经过市场验证的都不是真正的东西,最后的客户选择就是差异化。因为今天云服务从本质上来说,它还是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极致的性价比,过去三十年在 IT 的产业上,所有的客户最终的选择,归根到底还是经济问题,就是极致的性价比。只有极致的性价比,慢慢就有客户上来。你看每一代 CPU 的变化和技术的变化。第一是极致的性价比,这是经济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现在讲的生态问题,生态问题也是一个伪命题,什么是生态?说白了就是价值链的分配。但是这两个,你对华为都不是问题,对于极致的性价比,你看我们整个到现在为止,我敢说我们是全球,无论是测性能还是性价比,应该是很好的。
我们国内和海外,应该说是被测过无数次,因为这本身就是我们原来整个 IT 系统的在线化。从芯片到硬件,应该说我们还是很有信心的。
第二个价值链分配也很简单,我们做云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就讲了:下不碰数据,上不做应用,我们就是干中间这一个苦活儿。把我们原来这些计算的能力、存储的能力、网络的能力,用云服务的形式提供给我们的客户。另外就是我们原来传统的产品卖盒子的形式,对我来说还是原来的商业设计,只不过仅仅的变化是什么?是商业模式发生了变化。这是第三个。所以云服务对于华为来说仅仅是商业模式的转换,华为原来成功的商业逻辑今天仍然存在,只不过换了一个商业模式对外呈现而已。
所以这种东西最终还是看客户的选择,从商业逻辑上很简单,至于哪一个特性比谁领先,哪一个特性不如人家,我觉得这仅仅是一个术的问题,而不是本质的问题。本质的问题是提供极致性价比服务,恪守商业边界,是价值链的分配的一个在线模式而已。讲得有点绕,不好意思,但是要把这个东西讲出来只能这样讲。
Q:您刚刚在开场的时候也提到了,很多云厂商最近也开始做芯片,当各种各样的软件的配套以后,未来云厂商在 AI 这个领域的竞争焦点是怎么样的?您觉得大家需要关注的是哪些地方?
郑叶来:我确实看了一些新闻,但是我想的是说,即使是一个芯片,它要解决的问题(也有很多),它本身的集成度差异非常大。我做 IT 产品线总裁时投了四个芯片,我经常跟他们讲一句话,我说投芯片就像养儿子一样的,当儿子到什么时候你才知道有没有成才呢?结婚都不算,至少他生了儿子之后才知道这个儿子有没有出息。所以投一颗芯片,我们芯片流片出来了,真正验证通过了,只是说它的数理逻辑没有出错。但是这个芯片最终的效能怎么样?不仅仅是芯片,还设计周边一堆的系统,做过芯片的人和没做过芯片的人出来讲话是不一样的,我只能讲这么多吧。
贾永利:看结果、市场的反馈,以及真实的体验就行了。
郑叶来:但是我觉得这是一个好事儿,大家都来做,这个苦活儿、脏活儿干多了就知道,看谁能不能耐得住。
记者:您刚才说了云厂商在做芯片,也提到云厂商要提供极致性价比的服务,但是当投资越来越重,产出要非常具有竞争力,这对于整个未来的竞争意味着什么?
第二个问题,纯粹的公有云的市场里,云的玩家其实不是那么多,但是如果转向现在大家在争的 2B 的市场,玩家特别特别多,而且每个玩家可能都有可能拿到这个项目。可中国不是纯粹的市场竞争,那么这个现象对于公有云厂商意味着什么?会不会造成将来没有一家公有云厂商能够做大,或者能够很好地盈利、生存的状况?
郑叶来:你这两个问题非常好,第一个问题讲的就是说未来的投资会不会越来越重?当然。做 B 端的生意,它一定不可能去挣快钱的,所以我一直讲华为公司做云服务越做越舒服。因为华为原来做盒子的服务还苦,我们做云服务终于发现不用每个季度、每年求客户了,我们现在只要把客户服务好,或者主动给降降价,客户就很满意了,我们 V4、V5 的高端客户,基本上没有离网的,这是第一句话。
第二句话,投资重。投资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研发的投资,这是我们当前占我投资很大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是资产的投资。研发的投资,是华为公司即使不做公有云,它也要做,也要投。我们公司很多人就没有想明白。我们公司可能就在想为什么投这么多?华为公司即使不做公有云,我们为了我们的消费者业务、为了运营商业务、为了企业业务也要投这个研发。
资产的投资,一开始很痛苦的,但是我很高兴地告诉你,我们“痛苦期”已经过了。这次我们几次重大的投资,我看我们任总很快就签了。我们马上要在贵州建非常大的数据中心,我们在内蒙古的乌拉察布要建非常大的数据中心。我们任总反而批评我不要保守。这次任总跟我沟通一再地讲,要看未来的变化,一再叮嘱我光纤要广、要多买一点。应该说前两年很痛苦,所以说投资重对于我来说,目前来说是过了最痛苦的时间。
至于公有云未来的集中度会越来越高,当然。这以后不仅仅是玩资本的游戏,还是研发投资的游戏。未来公有云不是长板战略,比如我有一个东西特别厉害,别人来学你,不会的。未来的云服务一定是短板战略,哪个不行就没人学你,是不是这样的?客户买的是一个服务。云服务首先是短板战略,你哪个东西不行你就麻烦了。所以这样的话,集中度一定会越来越高,很正常的,这也是我们所期望的。
另外,今天很多说这个云那个云也好,(这与)中国现在比较复杂的商业环境有关系。但是没关系,事情会变化的。我们很多事情会越来越回归到商业的这条路上。商业的这条路,一定是最后最经济的选择。回想三年以前,想让他(客户)上私有云都不愿意说,他现在至少还愿意,首先上私有云没人反对了。第二个我不能都上私有云,我一定要放在公有云上,你看这是混合云了。未来(客户)我们管数据中心干啥。我们今天很多的客户都把数据中心交给我们了,包括昨天有一个很大的互联网客户,数据中心也不搞了,交给华为,没有啥不放心的。所以这是一个过程,你看到的是过去,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未来,没有问题的。
Q:有数据表示:2018 年 6 月到 2019 年 6 月期间,华为是全球增速最快的,您觉得主要的原因是什么?目前看来华为云在哪一个行业可能做得最好的?6 月 6 号中国 5G 的商业牌照正式发布,华为云对于中国的 5G 发展有什么帮助?
郑叶来:您说增速最快的没有问题,因为华为的基数没有那么大。我们早期增速快是很正常的,一方面跟我们的基数不大的原因,明年再这么增长可能性不大了,一定是这样的,我们的增速是最快的。
第二,华为云在哪一个行业做的最好?如果从数字来讲还是互联网,这也是正常的,因为互联网的客户是最直接的,你的技术好、性价比好,我就选择你。但是如果从传统的企业客户来讲,华为以前没有成立 Cloud BU 以前,他可能选择其他的云,但是这两年我们看到,可能发现面向企业提供服务,需要的是一个稳定可靠、安全可信、可持续发展的这样的一个(云服务)供应商。按照这三个标准一选,他们转来转去可能还是选择华为。
所以我们如果仅仅从数字来讲,当年互联网无疑是最大的,至少两到三年单行业是最大的,因为本身是 IT 的很多计算量,越来越往互联网公司集中。但是企业和政府也选择华为云。垂直部委有三十多个已经选择了华为云。所以越来越多的政府和企业来选择我们是比较正常的。还有几乎中国所有的车厂都是我的客户,或者不是说所有的,至少 Top 10 车企。还有中国的互联网企业 Top50 中,至少 30 个都是我们的客户,从我的角度来说,面向未来来讲,眼睛盯着客户和市场我们还是很有信心的。
最早的时候我一直在讲,5G+AI+云,放在一起能不能产生一些化学反应?在华为来讲,5G 比什么都热。我们一直讲 5G+人工智能+云能干啥,坦率来说,现在落地的真不多,但是目前能看到的几个事情比较好的,比如说云游戏,这个应该说已经在中国,所有的干这个的都是我们的客户,因为有 5G 就低时延、大带宽的特点,让 VR 的应用成为可能。那么游戏的变现,就有一个模式了,这件小裙子好看,你可以穿着试一试,这是有 VR 的体验。
贾永利:矿山、大型的装备制造都在探索,从 5G 直接传回云来,远程直接做些事情,直接上云。
郑叶来:5G 的到来一定会改变一些事情,比如游戏会发生变化。以前我们玩儿游戏,你看很多的 PC 的游戏无法移到手机上,输出不到手机上的各种问题。5G 来了之后,能否把复杂的处理放在云端,让手机仅仅成为一个呈现端,或者简单的交互可以把游戏玩儿出来,现在我们的很多合作伙伴在思考这个问题。
Q:这两年华为云的发展速度很快的,但是整个公有云的市场格局上面,还是没有发现很多的突破,您会对市场份额方面着急吗?就是在营收规模、业务增速、行业影响力,如果按照优先级来排的话,您会重视哪些?怎么看待大家现在的多云竞争的状态?
郑叶来:我想您所看到的格局没有大的变化,那是因为刚刚开始,你再过一年、两年来看,一定会有变化的,变得一定是比较明显的,这是第一句话。
坦率来说,后面的两个东西我平常不看的。对我来说,这么多年,我的眼睛永远只盯着市场和客户。我一直跟我的团队讲,我们先干两件事:第一把每个行业最里面的标杆客户全部服务好打下来;第二个就是把他们服务好,让他们开心地从他们的口袋里把钱掏出来,最后这个掏钱开心一点。商业逻辑是简单的,就是把你服务好,让你的业务发展好,所以这些逻辑都没有变化。
其实今天有些人沉不住气,我们早就预料到了,大家看 2017 年 Cloud BU 成立的时候,我有一个讲话,我的标题是沉下心来沉住气,坚毅前行。今天的事情我当年都预料过了,没有超出我的意料。
此外,多云是客户必然的选择,你看今天我们几乎 Top 的客户,大部分我们都不是客户唯一的供应商,用着用着之后发现还是一个好,就都上华为云了。我们都是第二供应商进去的,因为早就有别人上这个云了。多云对华为是有利的,因为当前多数的市场不是我的,人家发现原来那个还要选一个。
当然,未来竞争结果,有可能一个大企业,它可能会有两个供应商,因为云服务跟传统的 IT 毕竟有点不一样,传统的 IT 是标准的盒子,这个不行换这个,但是云服务毕竟是把它的未来交给你了,而且很多的云服务是涉及到客户的整个组织架构的变革,它一旦走出这一步很难退回去,这跟传统的 IT 架构不一样的。这时候他多选一个,我认为应该值得鼓励的,也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Q:很多的中国企业在海外都有业务布局,您觉得华为在全球的布局对于支撑华为在海外企业的落地有什么意义或者价值?
郑叶来:应该是这样的,我们认为中国企业走出海外,选择华为云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第一,我们沟通最顺畅吧?至少都是讲汉语的,因为华为服务客户的态度还是可以的;第二,我们在各地的运营,首先把合规作为最低的要求,所以你看我们在泰国的站点,我那里看完以后,我说怎么(客户)都是国内公司,国内公司比例太高了,所以我们首先在各个国家,在合规上是不用担心的,就是选择了我们,首先是合规的;第三,我们技术的领先性,大家也是不用怀疑的,所以你说国内客户走出海外,要找一个值得信赖的,尤其是当前这种复杂的情况下,选择一个信赖的,你说选择谁?
对于国际的企业,如果想要来中国做生意,我觉得选择华为也是很好的选择,大家知道过去几年很多欧洲的客户到中国选择我们,因为很简单的道理,我们既懂中国的市场,我们又懂如何跟世界沟通,我们是真正的一家全球化的公司。所以华为走出去以后,我看到很多的企业愿意跟我们沟通的,至少他们跟我们走到海外,至少有一点,要吃中餐找我们是最对的,找别人根本没用,您觉得呢?。
记者:您刚才说的客户选择是差异化,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想,如果对于潜在客户来说,他们要先知道有什么差异然后再做选择,那么华为在上层的服务上有哪些可以差异化竞争的地方?
另外,华为有内部人士似乎很担心:如果不提供应用只做黑土地,永远够不到客户的最后一公里,是不是先种一个植物试试?您怎么考虑这个问题?
郑叶来:我跟您说,差异化这个事情,我们发了无数的广告,我不在这里重复了,第二个问题,我们专门写了一个文在华为,华为承诺现在和将来不用技术的手段非法获得客户的数据,但是华为将开放自己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能力,帮助客户处理数据,让客户的数据“慧说话”,说白了现在不偷你的数据、不搞你的数据、不买你的数据,我们华为很多人汉语没过关。
第二个,说“上不做应用”现在说华为不投资面向企业的 ERP、CRM 这些应用系统,但是华为愿意跟所有的合作伙伴一起联合创新,让他们的系统基于华为的整个云的基础设施,部署起来是最便捷的,一起面向客户的创造价值。我们说的“上不做应用”,讲的不是不去了解客户,讲的是价值分配的问题,今天让我们大量的客户,尤其是互联网的客户选择华为云放心。华为不跟他们竞争,华为也不会投资一家公司跟他们竞争,这是我们当年讲的“三不”,做生意的底线不碰数据,做生意的商业模式,就是我们的价值获取是什么,阐述的这个东西。
记者:刚才您说过一两年云服务的格局非常的明显,过一两年华为会在哪一个位置呢?
郑叶来:我也不知道。这个东西不要做太多的结果性的假设,我们很多的事情不能为了结果忘了目标,我们从来眼睛盯着是什么?我们从来盯着都是客户和市场,你说一种格局,这是一种结果,我如果纯粹为了这个结果的话,我的动作就会变形的,就和刚才的那位记者讲的,我(如果)鼓励大家拼命地做线下的交付,一个项目几千万很快就上来了,这个对客户、对华为不负责任,所以我不做这方面的假设的,我只要方向正确,我就拼命往前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