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消费环境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数字化已经成为中国消费市场转型升级的新方向。而作为消费阵地最前沿的零售企业,挣脱“线上—线下”桎梏,在云计算和 AI 加持下进行全面的新一轮战略布局,已经成为现代零售商“自救”的当务之急。
在过去一年,零售巨头星巴克进行了入华以来最大战略调整,它以外卖为切入口发力线上线下数字化,赢得了掌声,也为新一年的“咖啡之争”埋下伏笔。2019 年,新零售战火仍将燃起,而这一杯杯咖啡后的焦虑,何尝又不是现代零售商的心理常态?
人生若只如初见
在国内,很多人喝咖啡的爱好,其实是星巴克培养的。
从 1999 年 1 月首度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到 2017 年彻底站稳脚跟。星巴克抓住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势头,让咖啡这一舶来品成功打进中国零售市场。
根据 CBNData 发布的《2018 中国咖啡行业洞察》,当前我国咖啡消费市场的规模约 700 亿人民币,这个数字在 2025 年有望突破 1 万亿元。作为早期“拓荒者”,星巴克在中国的发展其实是咖啡市场发展的缩影——截至 2018 年末,它在大陆的自营店已经高达 3521 家,距离实现 2021 年 5000 家门店的目标不过咫尺。
但先行者面前的路永远不是坦途。2018 年,星巴克因为披露第二季度财报两天蒸发了近百亿美元——过分稳定的营收结构、不断上升的成本、市场趋于饱和,这些都是星巴克遭遇增长困难的因素。更关键的是,这一年,它也在新零售的冲击下风雨飘摇。
碰瓷?还是对手
2018 年第一天,北京银河 SOHO 的 23 名白领从咖啡师手中接过免费咖啡。那时,所有人都把这家局促在二楼角落的店铺当成生活中的普通过场,谁也不会想到十一个月后,它会在 7 天活动中卖出破纪录的 1800 万杯。
它是 luckin coffee,一个成立之初就立志要把中国在互联网等领域的成功经验“复制”到咖啡领域的“新玩家”。
luckin coffee 的增长有些野蛮——产品上,打造高性价比,提供巨额补贴;物流上,快速送达,超时率极低;用户上,瞄准年轻群体,24 岁以下消费者的占比高达 48%;营销上,不断“碰瓷”行业第一的星巴克;运营上,不断开店,以存量找增量,以流量换流量……
10 亿美元估值,1400 家门店,如今 luckin coffee 的门店体量已接近星巴克的一半,三倍于 Costa。它也以 22 亿美元的估值在咖啡这个细分领域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面对冲击,2018 年 6 月,星巴克 CEO 凯文·约翰逊把“暂停第三方配送”明确列为第二季度中国市场表现低迷的主因之一。两个月后,它开始入华以来最大战术调整:携手阿里巴巴发力线上,接轨饿了么和盒马鲜生推出专星送外卖服务,进一步延伸外送服务的覆盖范围。
12 月, luckin coffee 的外送服务也悄然上线某外卖平台。咖啡领域的新零售之争,刚刚打响!
这是您的外卖咖啡
你每天想去的咖啡馆是什么样的?
结合愈演愈烈的咖啡“快餐化”,这个问题可能会让一些咖啡文化的拥趸有些伤感。
入华 20 年,星巴克给消费者提供的服务远不止一杯咖啡,它还提供了这样一种环境:坐在哪不重要,喝啥不重要,关键是坐在你对面的人是谁,平等意识呼之欲出。这也是星巴克从 1971 年创建之初就倾力打造的“第三空间”,中立、平等、共享、可达。
这种感觉,luckin coffee 遍布街角的“快取店”提供不了。一个下午 6 点就关门的咖啡馆,一个店面逼仄的咖啡馆,一个堆满外卖物料的咖啡馆。当 luckin coffee 套着咖啡小资情调的假面,指望借助互联网思维爬上行业顶端时,它所有依托于传统咖啡的宣传其实都是苍白的。
但 luckin coffee 有自己的优势——方便。
在中国,咖啡的便捷性才是大多数人更看重的属性。2018 年,全家卖出了约 4000 万杯咖啡,它主打的“咖啡配茶叶蛋”已经成为当代白领的早餐标配。与此同时,淘宝的咖啡销量不断增长,消费者两年激增 70%。星巴克推崇的“第三空间”正愈发成为时间上的一种奢侈。
luckin coffee 外卖的快速响应、快速送达切中了消费者的真正痛点。换句话说,面对越发拥挤的咖啡市场,luckin coffee 的成功之处正是它牢牢抓住了零售的本质:如何为消费者提供更精准的商品和更优质的体验。
新零售与第四空间
如果坐守“第三空间”,把自己的顾客圈定为浮躁环境下真正能做到小资、优雅、慢生活的一小撮人,星巴克也能活。但作为在中国咖啡市场做了十几年行业第一的巨头,这样沉沦,无异于钝刀割肉。所以,星巴克进一步深化数字化变革,把“第四空间”提到战略高度。
十年前,星巴克灵魂人物舒尔茨回归时第一次提出“第四空间”,这为星巴克融合实体零售和数字渠道打下了坚实基础;十年后,2018 年 8 月,星巴克和阿里巴巴宣布达成新零售全面战略合作,标志着 3000 多家自营店和饿了么、盒马鲜生、天猫的接轨,星巴克的数字化道路再度升级。
如果说这两个时间点的数字化有何不同,那就是十年前的数字化是粗粒度的,它更多依靠到店客户数据、区域流量和产品销售数据,为星巴克提供选址、选品的参考意见。
而如今的数字化则以大数据和 AI 为依靠——凭借数字化会员累积,首先确保顾客的可触达、可识别和可运营;借助商品数字化,进行更精准的人货偏好匹配,进一步提高经营效率;最后,为了真正破解零售行业的效率痛点,星巴克正在借助外卖完成整个商业场景的数字化重构。
这也是星巴克之所以放弃简单入驻,倾力打造专星送的原因。无论顾客追捧的是到店消费还是网上外卖,星巴克始终需要确保将所有数据都存储在自己的平台上。用户数据留下顾客行为,点单情况留下消费能力,配送信息留下产品流转信息,它们是给消费者提供更加有针对性、更加专业的服务的基石,也是向后垂直整合供应链,达到“提效率”“去库存”目的的依据。
数据,才是新零售和“第四空间”的本质。
截至 2018 年 11 月,星巴克第四季度收入达到了创纪录的 63 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 10.6%,利润和同店销售增长超出预期。在业绩会议上,星巴克高管多次表扬中国市场的表现,详细介绍了外卖业务,并把促进美国市场和中国市场的长期增长列为三大优先级策略之一。前景可期背后,是新零售和数据给予了星巴克强大信心。
至于 luckin coffee,新零售竞争的是行业的总时间、总消费和总资源。在线下,星巴克已经积累了太多旁人无法企及的资源,所以面对“挑战”,它只需铺好线上。
luckin coffee 虽然背负新零售而生,但它强调的“无限场景”始终对从线上走向线下言辞模糊。 用物流速度模拟“即得”速度,但线下零售却提供不了同样优秀的“即得”服务,线上线下资源几乎不分流,luckin coffee 的外卖之路走窄了。加之, luckin coffee 原本有自己的自由数据归拢平台,但它为了外卖数据和话题热度仓促入驻第三方平台,这既和自有平台形成了竞争,又把部分数据拱手他人,也无怪乎众人对其的不看好。
结语
有人说,星巴克变了。
但不迎接数字化变革的实体零售,可能连维持现状的机会都没有。
生鲜、百货、服装、美妆……总的来看,无论星巴克和 luckin coffee 能否笑到最后,它们反映的一个事实是整个零售行业都在经历一场巨大变革——从最初的熟悉市场供需,到熟悉顾客个体,再到掌握所有留下过足迹的消费者的偏好——它们都在把互联网电商精准投放的思想扩展到线上线下,运营管理模式正从信息化孤岛全面转向统一数字融合。
而面对海量的数据,如何系统归并数据、进行智能化数据分析和处理又成了摆在企业面前的技术难题。是的,新零售除了以数据为本,还要以云计算和 AI 为驱动,所以传统零售商接轨新零售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是打造一个能承载所有数字化信息的智能云平台。
新的一年,才云 Caicloud 携新一代智能云平台 Caicloud Compass 和 AI 产品 Caicloud Clever,助企业转化数据背后的商业价值。无论是传统巨头的“旧城改造”,还是行业新星的强势“平地起高楼”,我们的产品已在零售龙头企业经过实际落地考验,将为您的数字化转型保驾护航。
新零售,新蓝海,才云 Caicloud 愿与你同舟共渡!
本文转载自才云 Caicloud 公众号。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IcjVb8MHIxvsWz1bPRX9ng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