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思考区块链相关的各种问题,打算写一系列随笔,随便聊聊。
我认识的很多做技术的朋友,都没有发财
2011 年的时候,我在盛大创新院,当时大家对于各种开源的新技术,都非常感兴趣。最近我们在回忆往事,霍炬告诉我:当时他发了 0.3 个 BTC 给我,另外还发了 0.2 个 BTC 给李笑来。也就是说:曾经我拥有的比特币数量,比李笑来还要多 50%!
群里的另一个朋友叫 PZ,他发了当年的截图,曾经他在一个开源社区询问,想要捐赠一点 BTC 资助社区发展,结果被人怀疑为骗子。真是送给人都没人要!
那天,我一时感慨,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段话:“突然想明白了现在区块链热潮的根本原因:这是由于公众的联想能力,大于理解能力导致的!”
这段话理所当然的收到了大量的点赞,但是也有朋友评价:“有时候又觉得,搞技术的人/理性主义者,理解能力太好,反而失去了一些投机的机会。”
但是,为什么会这样呢?
新技术实在太多了
作为技术圈子里的人,我们每年、每月甚至每天,都会接触到一些新技术。年轻的时候,也很容易被忽悠,不时就会激动一下。但是在三、五年之后,我们也慢慢就变成了老鸟,不会轻易的上当了。
管你是什么大公司,管你写得多好的软文,我们也许会去尝尝鲜,但绝不会相信“革命即将到来”这种吹嘘。
每一种新技术,都号称改变未来,都号称能够让程序员获得解放,都号称能够颠覆世界。在我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最受推崇的是一种叫做:IDE(集成开发环境)+RAD(快速应用开发),号称所见即所得的 GUI 开发模式。再过几年,Java 号称一次编写、到处运行。还有号称画画图就能开发软件的基于 UML 的模型驱动软件开发。
技术人员,已经被点燃了太多次热情,遇到新出现的某种技术,实在不容易像外行那么激动了。
比如说 BitCoin,当年我们在创新院的时候,雪愚牵头,大家一起学习 BitCoin 的源代码,在初步看懂之后,我们发现:这个模式很不靠谱啊,通过毫无意义的 hash 计算,来生产“coin”,效率低下,价值存疑,说不通吧!然后就放下了…因为能够看懂源代码,所以觉得那个新技术不靠谱,这也怨不得别人了。
但是,即使在一个技术,越来越火热,看起来越来越靠谱的时候,我们还是没有下决心投入,这又是为什么呢?
新技术的波动规律无法把握
技术成熟度曲线
上图是一张著名的技术 Gartner 技术成熟度曲线,每年这家公司,会更新一个最新技术的成熟度状况,2017 年的图像如下所示:
2017 Gartner's Hype Cycle
事实上,如果我们仔细思考各种技术的发展规律,就会发现事情比这样的一张图,更加复杂。
对于像人工智能这样的超复杂技术,我们已经可以发现:其中包含多个大不相同的技术领域,而且各自需要不同的技术突破与发展契机。所以:AI 产业的发展,远远不止发生一次波折。比如最近就有人撰文称:深度强化学习算法的功效,可能被过度夸大了。
对于大多数技术人员来说:如何才能判断我们目前正处在哪一个阶段呢?是黎明前的黑暗?还是长夜之前的狂欢?贸然投入一个可能消亡的技术,真的合理吗?
如果我们来看区块链这一领域:它的复杂度与颠覆性可能会远远超过 AI 这一领域,未来预期会碰到的波折,我想肯定会比 AI 更加多一些。
当然,作为风险厌恶型的技术人员,活该发不了财!但是,那些勇于搏击风浪,依然跳入大海的技术人员,后来怎么样了呢?
火腿与鸡蛋的故事
精明的母鸡与憨厚的母猪是好朋友,有一天他们决定合伙创业,卖火腿鸡蛋三明治。母鸡每天下一个蛋,而母猪发现,她需要牺牲自己的腿!
1999 年,我只有 23 岁,当时被人忽悠,相信互联网机顶盒,将会是未来接入互联网的主要方式。而且那家公司,已经在新加坡上市了,大大的有钱,开拓市场完全不成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分到了一些股票,每天兴致勃勃的去查看当天的股价情况。
半年以后,公司倒闭,人员遣散。股票一钱不值,连加班费都被赖掉了。
到了 2006 年,我投身个性化印刷行业,我们当时都相信,这是一个正在高速成长的市场。未来前景不可限量。3 年以后,公司倒闭,一地鸡毛。我们这些技术人员,除了“积累更多的技术与经验”,一无所获。
作为投资人,他们就像是母鸡,下了好多蛋,然后不必放在一个篮子里。而作为技术人员,我们就得贡献出自己的时间、热情、甚至青春和健康,作为火腿的提供者,参与到火热的创业之中。至于最终是否能够发财,真的只有老天爷才知道。
所以,这就是为啥大多数做技术的人,都发不了财的原因了!
BTW:与老婆聊到这个话题,她还补充了一个原因:“因为做技术的人,收入比较稳定,老婆又没有施加压力,所以更加没有拼搏一下,努力发财的动力了。”
本文转载自 华为云产品与解决方案 公众号。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4lqWAg7mdtlvt4r0q5wbRw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