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小的卡被称为标准卡。但对于国内手机用户来说,更熟悉的应该是以下三种大小的卡:
第二代标准的 Mini 卡,国内用户俗称的大卡。
第三代标准的 Micro 卡,俗称小卡。
第四代标准的 Nano 卡。
这些 SIM 卡的功能都是一样的,只是随着技术发展,为了适应设备的小型化,SIM 卡也越来越小。
那在物联网世界里,物与物之间是怎么感知和联接的呢?
物联网通过设备上的各种传感器如温湿度传感器、RFID 标签等感知终端来识别物体,采集数据等。并通过固定宽带、NB-IoT、2/3/4/5G 在内的多种网络,将设备接入到华为物联网平台进行互联。若设备使用 2/3/4/5G 和 NB-IoT 网络接入,则需要通过 SIM 卡接入运营商网络。
而随着物联网的发展,设备类型越来越多,设备尺寸越来越小,对 SIM 卡外部环境的适配性要求越来越高,对 SIM 卡寿命的要求越来越长,对 SIM 卡尺寸的要求越来越小,促使 SIM 卡的形态从插拔式 SIM 卡,演进到嵌入式 SIM 卡和 vSIM 卡。
Nano 卡虽然看起来已经很小了,但是它们还需要设备具有配套的卡槽。这个卡槽的结构和走线,对于一些智能穿戴设备(智能手环、智能眼镜等)来说还是太大了。而且插拔式 SIM 卡里面的用户信息固定不可更改,一张 SIM 卡就是一个用户与运营商之间的契约,若您想要切换运营商,必须换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eSIM 和 vSIM 诞生了。
嵌入式 SIM 卡:eSIM,也称 eUICC(embedded UICC),顾名思义,与传统可插拔的 SIM 卡不同,eSIM 的概念是将 SIM 卡直接嵌入到设备中。eSIM 的本质还是 SIM 卡,不过它的“卡体”是一颗直接嵌在电路板的可编程的集成电路,其大小比 Nano 还要小上几倍。因为其可编程特性,eSIM 支持通过 OTA(空中写卡)方式进行远程配置,更新运营商配置文件,实现网络切换。综上所述,因为 eSIM 将 SIM 卡功能虚拟化和设备集成化,使用 eSIM 时的 SIM 卡码号的切换也将迎来全新的用户体验: 用户不必再来回插拔 SIM 卡,而是直接通过与终端交互,通过 APP 或者云端,即可在全球范围内将终端智能设备连接到所选择的当地网络,且可动态切换,使设备可以始终处于优质网速中。通过这种方式,eSIM 不但增强了整体用户体验,也为设备的管理分配带来极大便利。
vSIM 卡:即 virtual-SIM,虚拟 SIM 卡技术。可以说,vSIM 就是 eSIM 的进一步演进,继承了 eSIM 的功能,并完全消灭了卡体,直接依托通信模块自身软硬件实现通信。终端设备拥有 vSIM 功能的通信模块,配合为 vSIM 特殊定制的底层软件,实现了内置加密存储数据(IMSI、KI 等)。在登陆网络、鉴权、通信时,自动处理相应的逻辑,从而实现不需要实体 SIM 卡也能提供稳定的通信体验。
eSIM 和 vSIM 除了进一步缩小甚至消灭了实体卡之外,它们更重要的功能是解除了用户和运营商的直接绑定,对用户来说,切换运营商变得和切换 WIFI 一样简单。但对运营商来说,因为用户粘性变小了,这显然不是一件好事,但是他们却也在大力支持 eSIM 和 vSIM,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个原因其实我们前面已经提到了,就是物联网。对物联网设备来说,传统的插拔式 SIM 卡已经无法满足其设备上网的需求了。例如,若一个设备需要在全球范围内移动,但它在移动过程中又需要全程联网上报数据,那么负责这个设备的企业该怎么办?办一张有全球上网功能的 SIM 卡?这样的话上网资费就太贵了。在设备经过的每个国家或区域办一张本地 SIM 卡,每到一个新地方就换卡?这样的话维护和运营成本又会太高。而 eSIM/vSIM 的空中写卡能力则能完美解决这个问题,设备到达每个新区域前,仅需联网更新下配置,到了新区域后就可以使用本地资费上网了。所以,物联网设备生产商都会去追求这些新技术,而物联网的海量设备全部需要接入网络,这一块大蛋糕运营商自然不会放过。于是,现在各种 eSIM 和 vSIM 百花齐放,都在试图抢占这个市场。
本文转载自华为云社区博客。
原文链接:https://bbs.huaweicloud.com/blogs/13429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