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于毕业进了一家很大的传统软件公司面向企业的一个业务部门,和同期进来的 6 个应届生,一起从零开始,每天 CRUD,吭哧吭哧“打杂”了两年。和同期毕业的、进了互联网公司的同学一比较,小于发现自己的技术远远落在他人后面,心里焦虑重重,对当前“打杂”状态的不满越来越盛,于是他在某天中午找上司老黄聊天。
小于:“老大,我打杂两年了,什么时候才能做点重要的事情?”
老黄:“你说的打杂具体指什么?”
小于:“就是 CRUD 这些东西啊,全是业务代码,一点高深的技术都用不到,不是打杂是什么。”
老黄:“咱们部门是业务导向,这些事情本身也很重要。”
小于:“是,你说的也没错。”
老黄:“咱们部门,就你一个人在做你所谓的 CRUD 吗?”
小于:“也不是,有 7、8 个吧。”
老黄:“如果要按工作结果排名,在这 8 个人中,你自己觉得能排第几?”
小于:“中等吧。”
老黄:“为什么不是第一?”
小于:“其实我更想做一些软件设计方面的事情,或者研究一些比较厉害的技术,对这些肤浅的业务代码没什么兴趣。”
老黄:“也就是说,你原本可以做得更好?”
小于:“当然可以。我又不是没能力!”
老黄:“那你为什么没做到最好?”
小于:“这些业务代码,写到 85 分和写到 95 分,有什么差别吗?”
老黄:“你觉得呢?”
小于:“也许有吧,但我感觉不来。”
老黄:“问你个问题,如果你是经理,现在有一个新的业务模块,你会交给谁负责?”
小于:“当然是最厉害、最靠谱的那个人啦。”
老黄:“怎么判断一个人靠谱?”
小于:“那……估计还是得看他过去的事情做得怎么样,如果都做得很好,那他就是靠谱的。”
老黄:“怎么判断一个人最厉害?”
小于:“那当然是和同级别的人比较了,他能又好又快地完成工作,超出别人,就是最厉害。”
老黄:“那你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了吗?”
小于:“可是我真的对技术更感兴趣,更想研究厉害一点的技术。”
老黄:“让我们来讨论一个非技术问题:假如小李月薪 1 万,他要买房,估算下来房贷一个月要 1 万 5,他得拿到 2 万 5 的工资才能勉强生活,于是他去找老板,给老板说,老板,我现在买房了,需要更多钱还房贷,你得给我把薪水涨到 2 万 5。你觉得,老板会怎么看这件事?”
小于:“我知道你说这个是什么意思。这个故事一点都不好笑,和我的情况完全是两回事。”
老黄:“你现在觉得是两回事,是你现在的想法,我想请你琢磨下,在你需要和别人给你之间,缺的是什么。”
小于沉默了一会儿,说:“别人觉得你靠谱、厉害?”
老黄:“其实,是信任状。你总得先做出点不同于他人的什么东西,让别人一看觉得你靠谱,值得信赖,愿意给你更多机会。”
小于尽管不同意老黄的说法,却无法反驳,沉默不语。
老黄:“明白了吗?”
小于:“有点明白,又有点不明白。”
老黄:“我说说我的理解,你再琢磨下。如果一个人想跳出所谓的打杂状态,做更高级的事情,第一步要做的,恰恰是搞定手上事情,在同级的打杂者中做到最好,超越上司期待。反复如此,就可以建立信任状。有了信任状,如果他还能表现出有余力,愿意主动多做一些事情,上司就会试探性地安排更多、更重要的事情给他,让他进入新的考察循环。等他能搞定新的事情、能超出期待、能行有余力,就能再进入新的循环。”
小于:“我明白了。”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程序视界(ID:programmer_sight
)。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8KzcLMme9D6RBFpfO0F9Ow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