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跳槽的增多,就在刚刚过去的两周里,几乎每天都能收到朋友(或前同事)找来询问某某人情况的背调电话(或微信)。
其中,有两位架构师让我记忆深刻,下面说下内容。
第一通
某互联网公司,招一名架构师 (平台类 - 中间件),技术负责人是我朋友,在结束对某前同事的面试后,电话询问我对他的评价。
我说,技术底蕴不错,如画 UML 是团队里最标准、最规范的;输出的技术方案都更偏 “仰望星空”,需投入较多人力,耗费个把月才能成形,对于短期痛点解决不太感兴趣;语言表达能力不错,但性格沉闷,不爱主动交流,个人感觉价值观离阿里较远,离富士康更近;
最终,在入职满一年后并未获得加薪,选择主动离职。
听完我的唠叨之后,朋友与我交流了面试情况,结论与我的观点相符。
第二通
某互金公司,招一名架构师 (应用 - 金融交易),技术负责人也是我朋友,在结束对某前同事的面试后,微信询问我对他的评价。
我说,十年电信通讯行业经验,不但无金融知识背景,而且对投资理财类话题也没太大兴趣;对经常修改需求比较反感,尤其带有延续性创新、尝试性的任务不感冒,比较喜欢需求较为固化的瀑布型任务;主动推动能力不足,处理事情的方式更偏「佛系程序员」的类型;
最终,在工作两年的时间里未得到重用,选择主动离职。
听完我的唠叨之后,朋友回了句 “好的,我知道了”。
说说自己的看法
归根结底,除去由性格导致的原因外,就是「从 “传统行业” 跳到 “互联网+” 引发的不适应」。
在我看来, “互联网+” 在颠覆性的创新中,包含了太多的不确定性,促使架构师更多考虑以轻量级的开发方法和快速迭代的形式来开展工作,而在 “传统行业”,以通讯行业为例,不但流程重得多,且开发周期也较长,有的大版本开发的周期甚至超过一年。这两者之间的跨度,是导致有些架构师无法适应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我认为有些架构师并没有对转行后的预知风险做好思想准备,如工作节奏快 2 倍,一年之内每天处在挫败之中,努力后得不到夸赞,过往的优势和光环荡然无存,一个刚毕业的小孩都比你做得好等等。从而引发强烈的不安全感,更是导致有些架构师无法适应的原因之一。
有时候 “中国式过马路心态” 也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某某人跳了,结果还跳的不错,所以我要离开自己熟悉的行业去搏一把,没有考虑 “我过去能做什么” ,而是跟风式的想着 “这是趋势,我想做这个” ,结果可想而知。
了解自己的核心价值,了解对方企业价值观,找到嫁接点,顺利迁移到适合的岗位,这才是最务实的做法。
啥都不琢磨,就纵身一跃,最后十多年的职业生涯毁于一旦,从此再无翻身之日,值吗?
本文转载自头哥侃码公众号。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yC_j93vhARo-whNpP-soMQ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