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基金持仓诊断

2020 年 3 月 22 日

基金持仓诊断

痛点和问题

时常会有身边的朋友或用户问:“这么多基金投资工具怎么选择呀?”、“我买的基金怎么总亏损?”“现在买什么基金赚钱?”…在这样困惑声音中我们陷入了深思,如何精准的触动用户需求,删繁就简,准确“开枪”?


2017 年北京的夏天,像每年一样的酷热。我们埋在数据和用户反馈中反复思索,理财用户激增的过程对产品和运营是一种挑战:


  • 获取用户后的有效促活

  • 理财用户投资理念培养教育

  • 教会初中级用户使用投资工具


这些问题很现实,如何精准“开枪”呢?如果你是操刀的产品狗,只允许动一刀,怎么做呢?


创意和思考

美国广告大师詹姆斯·韦伯·杨说过,“所谓创意,只是把原有的要素重新组合而已。”


我们将所有投资工具、内容、运营数据像拼积木一样罗列在一起,反复找关系,在某天傍晚忽然顿悟——如果精准定位到流量最大的入口,做一款投资教育+投资工具整合的产品会不会更好的解决用户的疑问呢?


在用户最能看到的位置,对用户基金持仓盈亏进行复盘,帮助用户分析盈亏原因,潜移默化的让用户懂得买基金赚钱的因素:踩对市场行情,看基金经理投资风格、正确使用投资工具等。将产品贯穿于用户的理财生命周期里,陪伴用户成长。


那一刻,竟然手舞足蹈起来。接下来,找领导、业务侧同学、身边理财朋友聊想法,大家意见还挺一致,有想用这款产品的冲动。得到多方的支持后,就进入“基金持仓诊断”的孵化期。


规划和落地

产品规划框架

从一个想法到产品规划落地,是一个呕心沥血的过程,每位产品都深有体会。基于个人习惯,产品规划框架总结了 4 个关键点:产品定位(对业务线、对用户的价值)、定位佐证(市场机会/竞品现状/内部优势/数据验证)、产品雏形(初稿原型)、阶段计划及效果衡量。具体到“基金持仓诊断”:


  • 产品定位:一款持仓服务产品,通过专业的持仓盈亏分析和整合投资工具,承接持仓流量培养用户理财意识及粘性

  • 定位佐证:2017 的夏天,竞品还是片蓝海,而我们也急需填补空白

  • 产品雏形:过程还是蛮虐的,就不赘述了

  • 任务阶段:根据产品雏形和优先级合理拆解


产品架构设计

从金融角度看,用户基金持仓盈亏和市场(A 股、港股、美股、债券等)正相关,各市场配置比例对持仓盈亏影响很大。所以,这里面会有一个资产配置的理念,基于这个思路继续下探,首先是基于用户大类资产配置分析,再是大类资产下面持有基金的盈亏分析,再是亏损建议等;


但是从产品角度出发,增加资产配置这层与之前的产品类似,而且在产品主界面中很难直观的触及用户痛点:持有的基金好不好?自我矛盾时习惯性的找身边的牛人碰撞想法,然后思考利弊,再做决定。其实,回归产品设计的本质运用“枪型思维”—简单、粗暴的直奔主题,那么为什么不去繁从简,直触“灵魂”呢!想通之后,大笔勾勒出了产品简版架构思路,如下:



产品架构图


“基金持仓诊断”1.0

整套产品需要考虑新、旧投资工具整合,涉及大量金融算法和复杂逻辑计算,挑战可想而知。经过和基金公司量化团队深度交流坚定信心后,我们进入新产品 0 到 1 孵化中,庆幸各方领导大力支持、核心团队小伙伴非常给力,聪明“发”少的海归 FRM 专家“辰轩”,业务精湛的航哥,老中医“欣晔”,情怀技术少年的房总,“铁壁防线”梅姐,还有我们的小鲜肉,数学精英“宏利”和推进能手“国福”,各个都是“武艺超群”,经过 100 多天奋战,项目 1.0 版本正式开放给了用户。



产品入口:“京东金融 app”->“基金频道页”-“我的持仓”-“持仓诊断”



产品主页



基金诊断详情


后记

更多功能还在紧锣密鼓迭代中,今年陆续与大家见面…


这一次,我们用“枪型思维”孵化出了一款产品,在流量最大的节点,用简约设计精准“命中”用户痛点。


2020 年 3 月 22 日 21:05214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发现更多内容

演讲经验交流会|ArchSummit 上海站

演讲经验交流会|ArchSummit 上海站

基金持仓诊断-Inf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