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让你的 AI 模型尽可能的靠近数据源

  • 2019-10-24
  • 本文字数:2036 字

    阅读完需:约 7 分钟

让你的AI模型尽可能的靠近数据源

今天我们发布了一个 RedisAI 的预览版本,预集成了[tensor]werk 组件。RedisAI 是一个可以服务 tensors 任务和执行深度学习任务的 Redis 模块。在这篇博客中,我们将介绍这个新模块的功能,并解释我们为什么会认为它能颠覆机器学习(ML)、深度学习(DL)的解决方案。


RedisAI 的产生有两大原因:首先,把数据迁移到执行 AI 模型的主机上成本很高,并且对实时性的体验很大的影响;其次,Serving 模型一直以来都是 AI 领域中 DevOps 的挑战。我们构建 RedisAI 的目的,是让用户可以在不搬迁 Redis 多节点数据的情况下,也能很好地服务、更新并集成自己的模型。

数据位置很重要

为了证明运行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模型中数据位置的重要性,我们举一个聊天机器人的例子。聊天机器人通常使用递归神经网络模型(RNN),来解决一对一(seq2seq)用户问答场景。更高级的模型使用两个输入向量、两个输出向量,并以数字中间状态向量的方式来保存对话的上下文。模型使用用户最后的消息作为输入,中间状态代表对话的历史,而它的输出是对用户消息和新中间状态的响应。



为了支持用户自定义的交互,这个中间状态必须要保存在数据库中,所以 Redis +RedisAI 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这里将传统方案和 RedisAI 方案做一个对比。

1、传统方案

使用 Flask 应用或其它方案,集成 Spark 来构建一个聊天机器人。当收到用户对话消息时,服务端需要从 Redis 中获取到中间的状态。因为在 Redis 中没有原生的数据类型可用于 tensor,因此需要先进行反序列化,并且在运行递归神经网络模型(RNN)之后,保证实时的中间状态可以再序列化后保存到 Redis 中。


考虑到 RNN 的时间复杂度,数据序列化/反序列化上 CPU 的开销和巨大的网络开销,我们需要一个更优的解决方案来保证用户体验。


2、RedisAI 方案

在 RedisAI 中,我们提供了一种叫 Tensor 的数据类型,只需使用一系列简单的命令,即可在主流的客户端中对 Tensor 向量进行操作。同时,我们还为模型的运行时特性提供了另外两种数据类型:Models 和 Scripts。



Models 命令与运行的设备(CPU 或 GPU)和后端自定义的参数有关。RedisAI 内置了主流的机器学习框架,如 TensorFlow、Pytorch 等,并很快能够支持 ONNX Runtime 框架,同时增加了对传统机器学习模型的支持。然而,很棒的是,执行 Model 的命令对其后端是不感知的:


AI.MODELRUN model_key INPUTS input_key1 … OUTPUTS output_key1 …


这允许用户将后端选择(通常由数据专家来决定)和应用服务解耦合开来,置换模型只需要设置一个新的键值即可,非常简单。RedisAI 管理所有在模型处理队列中的请求,并在单独的线程中执行,这样保障了 Redis 依然可以响应其它正常的请求。


Scripts 命令可以在 CPU 或 GPU 上执行,并允许用户使用 TorchScript 来操作 Tensors 向量,TorchScript 是一个可操作 Tensors 向量的类 Python 自定义语言。这可以帮助用户在执行模型前对数据进行预处理,也可以用在对结果进行后处理的场景中,例如通过集成不同的模型来提高性能。



RedisAI 的数据类型和后端概览


我们计划未来通过 DAG 命令支持批量执行命令,这会允许用户在一个原子性操作中批量执行多个 RedisAI 命令。例如在不同的设备上运行一个模型的不同实例,通过脚本对执行结果做平均预测。使用 DAG 命令,就可并行地进行计算,再执行聚合操作。如果需要全量且更深的特性列表,可以访问 redisai.io


新的架构可以简化为:


模型服务可以更简单

在生产环境中,使用 Jupyter notebooks 来编写代码并将其部署在 Flask 应用并不是最优方案。用户如何确定自己的资源是最佳的呢?如果用户主机宕机之后,上述聊天机器人的中间状态会发生什么呢?用户可能会重复造轮子,实现已有的 Redis 功能来解决问题。另外,由于组合方案的复杂度往往超出预期,固执地坚持原有的解决方案也会非常有挑战性。


RedisAI 通过 Redis 企业级的数据存储方案,支持深度学习所需要的 Tensors、Models 和 Scripts 等数据类型,很好的实现了 Redis 和 AI 模型的深度整合。如果需要扩展模型的计算能力,只需要简单的对 Redis 集群进行扩容即可,所以用户可以在生产环境中增加尽可能多的模型,从而降低基础设施成本和总体成本。


最后,RedisAI 很好地适应了现有的 Redis 生态,允许用户执行脚本来预处理、后处理用户数据,可使用 RedisGear 对数据结构做正确的转换,可使用 RedisGraph 来保持数据处于最新的状态。

结论和后续计划

1、短期内,我们希望使用 RedisAI 在支持 3 种主流后端(Tensorflow、Pytorch 和 ONNX Runtime)的情况下,尽快稳定下来并达到稳定状态。


2、我们希望可以动态加载这些后端,用户可以自定义的加载指定的后端。例如,这将允许用户使用 Tensorflow Lite 处理边缘用例。


3、计划实现自动调度功能,可以实现在同一模型中实现不同队列的自动合并。


4、RedisAI 会统计模型的运行数据,用于衡量模型的执行情况。


5、完成上文中解释的 DAG 特性。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中间件小哥(ID:huawei_kevin)。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XKUI_J9Fc_CguoA7AEXrgQ


2019-10-24 09:561123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发现更多内容

黄瑾:做强坚实数据库底座,GaussDB与产业携手共进

平平无奇爱好科技

强化学习从基础到进阶--案例与实践[7]: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算法、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TD3算法详解

汀丶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强化学习 6 月 优质更文活动 DDPG算法

车载手势识别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数据堂

NineData入驻华为云“联营联运”商品,为企业数据提供安全保障

平平无奇爱好科技

企业如何数字化转型?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哪些挑战?

优秀

企业数字化转型

新应用爆发,开启5G的鱼龙之变

脑极体

5G

强渡大渡河!华为云GaussDB成功支撑华为MetaERP系统全面替换

平平无奇爱好科技

华为云GaussDB以技术创新引领金融行业分布式转型

平平无奇爱好科技

这年头怕数据泄露?全密态数据库:无所谓,我会出手

平平无奇爱好科技

亿级用户实时互动,GaussDB(for Redis)带您沉浸式体验迷你世界

轶天下事

华为云GaussDB入选“2022年数字技术融合创新应用解决方案”

平平无奇爱好科技

PostgreSQL插件那么多,怎样管理最高效?

平平无奇爱好科技

再获殊荣!华为云GaussDB喜提“科技进步一等奖”

平平无奇爱好科技

C++的重载运算符和重载函数

芯动大师

华为云GaussDB构建智能数据底座,助推中国数字经济发展

轶天下事

无惧百万级并发,GaussDB(for Cassandra)让华为Push推送服务更快触达

轶天下事

精彩纷呈!LLUG 2023 北京场活动回顾来啦 | 视频回放已上线

OpenAnolis小助手

开源 龙蜥社区 LLUG Linux中国 沙龙回顾

智能工厂 |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电梯智能工厂

工赋开发者社区

招行&华为云,科技进步一等奖!

轶天下事

车载手势识别技术的挑战和未来发展

数据堂

智能工厂中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及技术分析

工赋开发者社区

华为云GaussDB践行数字化,护航证券保险高质量发展

平平无奇爱好科技

技术驱动,数据赋能,华为云GaussDB给世界一个更优选择

平平无奇爱好科技

营销研发三年烧11.25亿负债200%,聚水潭的亏损反而是SaaS的“正面”鼓励

B Impact

强化学习从基础到进阶-常见问题和面试必知必答[7]: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算法、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TD3算法详解

汀丶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强化学习 6 月 优质更文活动 DDPG算法

产教融合,华为云GaussDB助推高校国产数据库课程建设

轶天下事

为什么MySQL单表不能超过2000万行?

轶天下事

【深入浅出Docker原理及实战】「Docker安装说明」零基础+全方位带你学习探索Docker容器开发实战指南(Ubuntu、Debian)

码界西柚

Docker 容器 容器化部署

莲子数据与阿里云开源PolarDB合作助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阿里云数据库开源

polarDB PolarDB-X PolarDB-PG

行业DBA走进华为,共建数据库生态

平平无奇爱好科技

重磅新品全球公测!华为云数据库又有大动作

平平无奇爱好科技

让你的AI模型尽可能的靠近数据源_云原生_Redislabs_InfoQ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