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长枝叶,三年桃有花”出自白居易的《种桃歌》,在 openEuler Summit 2022 峰会上被 openEuler 开源社区技术委员会委员熊伟概括 openEuler 开源 3 年的技术发展。
在数字化浪潮下,操作系统作为数字基础设施的根技术已经成为数字变革的关键力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openEuler 作为国内操作系统开源社区的代表之一,开源 3 年发展快速。据悉,欧拉在中国服务器操作系统新增市场份额超过 25%。openEuler 委员会主席江大勇称,欧拉 2023 年的目标是市场份额超过 35%,成为国内新增市场份额第一。openEuler 为什么有这样的底气?
乘风开源夯实地基,openEuler 都做了什么?
顺着开源的线,我们可以看到 openEuler 的开源越发彻底,每年都有重磅事件。2019 年底,欧拉操作系统正式开源,让外界得以清晰看到华为在服务器操作系统上积累了十多年的技术能力;2021 年 11 月,欧拉系统全量代码等捐赠给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进一步加速开源步伐。2022 年底的这次大会上,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宣布 openEuler 项目群成立。这意味着 openEuler 此后将由开源项目工作委员会对开源项目的治理和运营负责,可独立审核准入子开源项目。
任何一个大型成熟基金会,都需要有非常核心稳定的技术软件项目做支撑,需要孵化更多的开源软件项目。openEuler 项目群成立,让欧拉未来有了加速基础软件领域的创新项目孵化,加速技术落地和生产验证,为超大型开源项目的发展进行开创性的探索和实践的客观条件。值得关注的是,继聘请倪光南院士成为欧拉顾问专家委员会委员后,此次大会期间,中国工程院廖湘科院士和中国科学院王怀民院士也正式受聘成为欧拉顾问专委会委员。
除了开源的东风之外,openEuler 能够快速发展也少不了自身技术实力的支撑。过去 3 年,openEuler 专注夯实内核能力、多样性计算支持、全场景支持,为数字基础设施开源操作系统落地打地基。
过去 3 年,openEuler 一共发布了 4 个创新版本和 2 个 LTS 版本共计 6 个版本,不仅形成了成熟版本发布的流程和规范,能够保证版本迭代频率,还完成了从服务器、边缘到嵌入式版本体系的构建。熊伟用“大而不乱”来描述 openEuler 社区。2022 年 openEuler 发布的 22.03LTS 和 22.09 创新版本让 openEuler 终于组齐了边缘侧和嵌入式侧的版本拼图,完成了真正全场景版本的构建。熊伟称,openEuler 目前已经初步搭建面向服务器、云、边缘和嵌入式场景的技术基座。
开发者社区建设方面,openEuler 在过去 3 年汇聚超过 12000 位开发者,据说有三分之一的开发者都进行了代码贡献,并且 openEuler 每次版本开发都有上千开发者参与。在熊伟看来,这是 openEuler 社区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标志之一。技术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创新,开发者汇聚在 openEuler 社区也将更有可能加速技术创新。根据 openEuler 公布的信息,如今欧拉共有 750+ 个企业加入,有 12000+ 名贡献者,组建了 99 个 SIG 组;从开源之初每日活跃开发者 300 人左右,到今天每日活跃开发者 3600 余人。
openEuler 也在过去 3 年聚集了大量社区共建上下游合作伙伴,如处理器多样算力厂商、操作系统厂商、行业 ISV 厂商、下游应用厂商等。在 openEuler 22.03 LTS 版本发布后,麒麟软件、统信软件、麒麟信安、SUSE、超聚变、新华三、中科创达、科东软件等企业也宣布推出了基于 openEuler 22.03 LTS 的商业发行版,将社区成果落地在更多行业场景。社区共建的力量让 openEuler 越发壮大。
据悉,openEuler 打通了从处理器、整机、OSV、ISV 的完整产业链生态,在金融、运营商、能源、互联网等行业核心系统上规模部署,累计装机量超过 300 万套。openEuler 技术委员会委员熊伟博士此前在《openEuler:走入深水区的社区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分享中提到,openEuler2022 年的目标是争取装机量两百万套,逐步提升的市场份额能让上下游的厂商都因此获益。
openEuler 正在逐步实现社区建立之初的愿景:成为一个“源于中国、融入全球”的大型基础软件开源社区。
深扎产业,走向全球,重新认识 openEuler
扎深产业的第一步是面向行业应用场景,持续进行技术创新。据熊伟介绍,在初步搭建面向服务器、云、边缘和嵌入式场景的技术基座后,openEuler 未来将在主要场景上深耕 8 个方向的技术创新,包括调度编排、实时并发、数据存储、端云协同、安全可靠、异构互联、开发体验和服务智能。
以调度编排为例,openEuler 在技术方向上要做可编程的内核。因为随着云大型部署数量越来越多,系统的复杂性越来越高,宏内核(单内核)虽然性能好但灵活性和可靠性不足,单点错误就容易导致整个系统崩溃。开发人员尝试将单个功能模块从内核中拆分出来,仅保留内核基础的支撑协作的功能,也就有了微内核架构。而 openEuler 要做的“可编程的内核”,指的是随着业务的变化,实时灵活编辑调度策略注入内核中,实现框架和策略分离。熊伟称,经过初步验证,这种变化能让性能提升 10%-20% 以上。
openEuler 委员会主席江大勇肯定了这一点。他表示,openEuler 在 2023 年以后将在内核可编程、分布式存储、大数据等场景进行加速,提升业务性能;通过直连聚合的技术,将实现应用可以在 DPU 与 CPU 之间无感流转;通过分布式数据管理,将实现数据可以在云端之间数据共享。
值得关注的是,峰会现场发布了 openEuler 的 RISC-V 商业发行版“傲来 2.0-RV”。据悉,傲来 2.0-RV 聚焦 RISC-V 指令集,可提供桌面、模拟器、硬件板卡等多种运行环境。倪光南院士在会中表示:“欧拉在支持 RISC-V 基础软件方面,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欧拉社区 RISC-V SIG 组于 2020 年 4 月成立,目前已经完成 6000+ 软件源码包适配,RISC-V 镜像 RPM 软件包数量超过 23000 个。
海外市场,也是 openEuler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关注的重点。一方面,openEuler 项目群的成立不仅将进一步壮大 openEuler 社区技术生态,还将推动社区治理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openEuler 与海外基金会 Linux、CNCF、OpenInfra 等的合作也在不断加深。
早在 2022 年 9 月欧拉就开设了海外社媒账号,启动国际化进程。如今,欧拉社区有专门的多语言 SIG 组,G11N SIG 通过自动翻译工具将社区的 issue、文档等实现中英双向翻译;openEuler 的网站、CLA 的注册等流程都是中英双语。
“我们在全球最主流的社交平台都开通了 openEuler 的沟通账号,通过多种形式:博客、技术开放日、迷你课程等积极推广我们的创新技术,并吸引了超千名的海外开发者。”如今,欧拉通过统一账号、统一构建工具、统一测试平台等实现了分布式、智能化的代码管理。欧拉计划与上下游合作伙伴一起共建产业根技术、共筑产业新生态、共创开源新模式、共启全球化进程。
“欧拉走出了一条既符合国际开源规则,又具备中国特色的基础软件发展道路”,中国工程院倪光南院士表示。从行业角度看,openEuler 的发展路线和成果在全球范围内对于国内企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们也希望看到 openEuler 成为一个“源于中国、融入全球”的开源的、繁荣的大型基础软件开源社区。
评论